當前位置:首頁>美食>東北人愛吃的美食有哪些(南方人不敢吃的東北)
發布時間:2024-12-10閱讀(17)
十種“另類”的東北美食,你敢下嘴嗎?
東北殺豬菜
東北殺豬菜必須用老湯燉,而老湯必須有豬下水及骨頭和肉經過長時間烀,才能出來一鍋濃稠油膩,稍微帶點臭味的地道的殺豬菜老湯。

首先把分割好的豬下水(心、肝、肚、肥腸)、大骨、排骨、方子肉(五花肉切方塊)等一起下到鍋里三個小時左右,這時在下涮菜繼續燉半個小時后出鍋,因有豬下水尤其肥腸,所以略有臭臭的味道。
東北蘸醬菜
東北蘸醬菜就是各種能生吃的蔬菜,如生菜、小蘿卜菜、小白菜、苦苣、香菜、水蘿卜、黃瓜、小蔥、干豆腐等拼一盤。

如果是剛開春則有野菜,如蔢蔢丁、柳蒿芽、薺薺菜,到了5月中上旬還會增加山野菜,如刺老芽、刺五加、老厥菜、猴腿等。醬是東北農家人自做的地地道道的東北黃豆醬。有生吃的,但大多數是做熟了,有肉醬,有雞蛋醬。
干煸繭蛹
繭蛹又稱蠶蛹,就是蠶在吐絲結繭后,過幾天變成的紡錘狀的蛹。

蠶蛹富含蛋白質,而且味道非常香,東北人很喜歡吃,干煸、燒烤、水煮、油炸,從小到大,逢年過節,都會做上一盤。
凍秋梨
凍秋梨,將花蓋梨或安梨冷凍之后變成烏黑色。

在八九十年代,那個時候冬天沒什么水果,人們在秋季的時候會把梨或者蘋果凍起來,冬天的時候拿出來,用清水泡一下,緩一緩,坐在熱炕頭上吃一個凍秋梨,那冰涼爽口、酸酸甜甜,特別過癮,是兒時冬季的必不可少的美食。
大醬
大醬是用東北產的黃豆做成的。
每年的二月份烀醬,把黃豆煮得軟爛,做成長方體的醬坯,自然發酵至四月初八、十八或二十八中的任意一天,開始下醬。下醬的缸要放在室外陽光充足的地方,每天用醬扒打發,其實就是把醬從底到上的攪和,使其充分接觸陽光,這也是慢慢的發酵過程,逐漸地就有了醬的清香飄出來,這樣堅持一個月以后就可以吃了,特別鮮美。
狗肉
狗肉尤其在吉林省盛行。因為在東北吉林省居住著很多朝鮮族人。朝族人多愛吃狗肉。就是當地人想要吃地道的狗肉,也是去朝族狗肉館的。吃法多樣,但大多水煮白切沾特制的醬料吃,味道鮮美且大補。烀肉的湯放些香蔥、香菜末、食鹽調味,又是一道鮮美的湯品。
烤毛蛋
東北的燒烤攤必備的就是烤毛蛋和實蛋。

毛蛋就是在蛋殼中沒有孵化出來的小雞,很多地方都不吃就直接扔掉了。但是在東北卻是美味,煮熟后串成串,然后放在炭火上面烤熟,抹上各種醬料,味道非常香。很多外地人看到這種美食都不太敢下口,但是東北人卻當作美味佳肴。
酸湯子
酸湯子又稱馇條、馇子,將玉米磨成粉,和成面糊之后,經過發酵。
鍋中加入清水燒開,然后用專用的模具把發酵好的玉米面糊擠入沸水中,迅速燙熟后,撈出來配上炸醬或者鹵子,就可以吃了。由于酸湯子是經過發酵,所以口感微酸,順滑爽口,吃起來Q彈。
紅燒蛤蟆
蛤蟆又叫林蛙,每年的十月中旬,市場上有售。買回來放到裝有清水的盆里,鍋中放入足的水,然后把洗好的蛤蟆涼水放入鍋中并扣蓋,防止蛤蟆跳出來。
水溫七八十度時停火撈出。控干水份,另起鍋,用蔥姜蒜等調料爆鍋,倒入紅燒肉罐頭翻炒,加入控干水份的蛤蟆,添湯沒過蛤蟆。扣蓋燉,開鍋十分鐘后大火收汁出勺。
出勺后的蛤蟆依然是整只。母蛤蟆肚大并且四只腿彎屈,公蛤蟆的四只腿是直的。吃的時候要從頭部開始下嘴,一口把頭部咬下來。目的是把腹中的腸子等帶出來扔掉(力道掌握好,不能一下咬斷,否則腸子就出不來了)。因此民間流傳著“會吃蛤蟆嘴對嘴,不會吃蛤蟆吃大腿”的說法。
拱嘴蘑
拱嘴蘑被稱為長白山特產一怪,不但味道鮮美無比,營養價值奇高。
最大的特點是拱嘴蘑是靠喝柞樹漿汁長大的,雖然好吃,但有毒。一定要經過簡單的處理,用農村燒火后的稻草灰揉搓,然后用清水洗凈,焯水后涼拌,口感好,“有咬頭”,比木耳好吃。
雖然好吃但必須仔細處理,否則嘴部會引起過敏反應,發熱、腫脹,狀如豬嘴。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9882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