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廈門最正宗沙茶面(流行百年的廈門十大美食)
發布時間:2024-12-10閱讀(29)

國慶假期
清新文藝的廈門成了很多人的出行首選
這里的美景可以治愈心
而令人挑花眼的美食更能慰藉胃

來到廈門,
品嘗傳統地道的閩南小吃那是必不可少,
很多百年老字號也成了必打卡之處。
問題來了,
百年前的廈門,
大家最愛吃什么?
按照現在的流行,
很多人會想到沙茶面。

事實并非如此,
從舊時廈門各大旅游指南中,
均未見沙茶面的記載 ,
可見這款如今的網紅美食在百年前還不盛行。

《廈門工商業大觀》
廈門在改革開放后才出現專營沙茶面的攤販和店鋪。

濃稠的湯頭,加入大腸、豆腐、鴨血、瘦肉等配料,再撒上香菜等調味品,再美味不過,能流行起來也是早晚的事。
時代朝前,美食也跟著變遷。那么,百年前廈門最有人氣的十大小吃都有哪些呢?
1
蝦面

《廈門工商業大觀》記載的蝦面商鋪
百年前,廈門流行美食榜首是蝦面。據《廈門工商業大觀》記載, 當時街上大大小小的蝦面店幾十家,思明南路的“泉發”、打鐵街的“泉湧” 、大同路的“章記”都相當有名。
“章記”是廈門蝦面的首創,曾三遷地址,最后落腳在思明北路,可惜今已無處可尋。
烹制蝦面關鍵在于蝦湯的調制,將蝦洗凈,剝掉蝦頭、蝦殼、搗碎,反復洗出蝦汁,濾渣后,將蝦汁倒入炸蔥頭油的鍋里滾沸成蝦湯,和以豬骨湯,即成色澤赤紅、味道鮮美的蝦面湯。

曾經最紅蝦面雖然被沙茶面取代了,但美味依舊,檳榔蝦面弟、明月蝦面、新廈蝦面都是現在有名的蝦面店。
2
薄餅

《廈門大觀》
舊時,廈門大街小巷能輕易找到另一種美食就是薄餅(春卷)。廈門最早做薄餅生意的有“玉仁師傅”,將狗蝦熬出來的湯摻入到薄餅的菜料中一起熬煮,做出的薄餅甜美可口,口味極佳。

薄餅是廈門人的一大發明。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6年),曾任潮州太守的同安人李春芳,將其女兒嫁給金門蔡厝人蔡復一。后來,蔡復一官至總督云貴湖廣軍務兼貴州巡撫,公務繁忙,日理萬機,廢寢忘食。蔡夫人心疼其健康,就將一些魚、肉、蝦、菜、筍、豆等用微火燉熟,用面皮包卷,置于夫婿案頭,讓他邊吃邊辦公。這種菜便被稱為“婆餅”,廈門話“婆”“薄”同音,便又稱為“薄餅”。
現在每逢“清明節”、“三月節”、“春節”等節日,閩南許多地方都有吃薄餅習俗。
3
韭菜盒

《新廈門指南》(1940年)
老廈門的韭菜盒作坊集中在思明南路附近,“二舍廟韭菜盒”(今定安路一帶)和妙香路(今大陸百貨旁)的“安樂窩韭菜盒”都十分有名。

老廈門的韭菜盒攤
現在韭菜盒子依舊是廈門的金牌美食,瘦肉、豆干、韭菜、紅蘿卜、葛薯等,切碎成餡,表皮層層酥脆,美味可口。現在菜媽街的韭菜盒子就獲得許多旅友的喜愛。

4
油蔥粿

《新廈門指南》
油蔥粿很早在廈門便已盛行,曾有木金師傅和奕然師傅分別在思明西路民主大廈和海關邊上擺攤賣油蔥粿,其中奕然師傅還有個花名叫“海關怣仔”(“怣”讀gong,同“憨”,廈門話為“笨”的意思)。

1938年思明西路街景
油蔥粿現在也是閩南街頭巷尾都熟悉的"古早味",主料有米粿、肉茸和蔥頭油。三樣看似簡單的食材,經過巧妙融合,產生十足的好味道。

油蔥粿又叫九層炊,做法考究,需一層一層細火慢蒸,才會達到最好的口感,洪金寶家的油蔥粿就很值得前往饕餮一番。
5
五香

《廈門指南》
老廈門街頭的鹵味攤,除了賣香腸、灌蹄、鹵肉等,還會兼賣“五香”。當時比較有名的攤鋪有中華路的“苞記” 和海關邊上的“麻方(貓方)五香”。

五香,將豆皮包裹精肉、馬蹄等,形狀如同春卷,入鍋油炸,切段蘸醬就可食用了。豆香濃郁,香脆酥滑,葷素搭配,營養價值高。目前知名的五香店有八市的“阿杰五香”,據說回頭客爆滿。
6
肉粽

《廈門指南》
廈門的燒肉粽歷史悠久,香甜嫩滑,油潤不膩,精工細作。歷史上較有名氣的有設在開元路“泉三”號和坐落于賴厝埕的“好清香”。

舊時開元路街景(楊羽翔 收藏)
現在比較出名的粽子店是中山路上的朱氏燒肉粽。肉粽遠近聞名,加了香菇、五花豬肉、雞蛋、蝦干、粟子等,很香,糯米也很粘口,蘸著酸辣醬,配著閩南風味的湯,吃得人眉開眼笑。

7
馬蹄酥

《新廈門指南》
馬蹄酥,原為唐代的宮廷食品,是閩南的聞名佳點,廈門同安的最為著名。《新廈門指南》記載有數十年經營歷史的中華路雙虎,已消失。現在較為知名的老字號有同安的“雙鹿”、“金吉”、“慶春”等幾家。

馬蹄酥采用上等面粉、赤豆為原料,加果仁為輔料,用糯米發酵后制成;制作時將餅貼在豎爐壁上烘烤,餅呈馬蹄形,故稱, 不過現在一般都是圓形。
8
魚丸

《廈門大觀》
魚丸因既可以作為點心,又可以作為下飯的湯料,因而深受人們喜愛,老廈門知名的魚丸店有 “三益”和“碰記”。

開在中山路的三益魚丸由汕頭人陳榮根開設,專制無餡魚丸。而由廈門人蘇碰水與其妻子傅云治經營的魚丸店則專制包肉餡的魚丸,兩家魚丸雖做法不同,卻都具有滑潤清脆,新鮮可口的特點。

清晨街巷里的魚丸清香,便是廈門人的故鄉印象。尤其是湯色紅亮、略帶微辣的廈門沙茶面上鋪著的幾顆魚丸,鮮香、入味,最是勾魂。 現在開元路的“永豐魚丸”和 鼓浪嶼龍頭路上的“龍頭魚丸”均較知名。
9
四果湯

《新廈門指南》
很早以前,廈門的四果湯是以榭榴子、亞達子、西米、格粉圓加入白糖沖上開水制成,或用蓮子、亞達子、薏仁、花生搭配,也可做成另一種四果湯,一碗四果湯里的配料一定不能超過四種。

對于許多人來說,與夏天最配的就是這碗流傳已久的四果湯了。如今,簡易攤位、街邊小店、老牌字號到處都有售賣,要品嘗這份清涼甜蜜也是輕而易舉。
10
土筍凍

《廈門指南》
土筍凍是一種歷史悠久的閩南小吃,在明朝的《閩中海錯疏》與清初的《閩雜記》中皆有記載。《廈門指南》便有記載,不過被記作“土蚓凍”。

大白艦隊訪問廈門,清政府招待之國宴

1908年大白艦隊訪問廈門時的國宴菜單(翻拍自《廈門飲食文化》)
1908年美國大白艦隊訪問廈門時,清政府曾為這6000名官兵在演武場舉辦了盛大的國宴,在接待美提督及各國官商來賓的“高配版”菜單中出現一樣菜叫“路筍凍”,即“土筍凍”,當時土筍凍的地位可見一斑。

看看這份舊時廈門的爆款美食清單,跟現在出入不大。時代變遷,不變的美味依舊可以虜獲人心。
★來源:廈門手繪地圖 精彩閩南 百度百科 驢媽媽旅游 豆瓣
?編輯:陳錦華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00940.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