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雞蛋怎么煮不會破殼又好剝(為什么難剝又破殼)
發布時間:2024-12-16閱讀(7)
最近雞蛋的價格又漲了一些,但是畢竟生活中離不了,該買的還是得買,因為雞蛋的營養價值高,記得以前上學的時候,每天的早飯里必定有一個雞蛋,要么是水煮蛋,要么是荷包蛋或者是蒸蛋,但總是少不了的。

今天我們就來看下水煮蛋,有人說水煮蛋不是最簡單的嗎,但是往往越是簡單的越容易做不好,比如煮好的雞蛋老是破殼,蛋清流像是泡沫一樣流出來凝固到外面也不美觀,又或是煮好的雞蛋一剝殼全扯著蛋白下來了,剝好之后只剩下蛋黃外面包著的一層蛋清了,造成了浪費,畢竟現在雞蛋價格也不便宜,還有可能就是口感上的問題了,記得以前自己剛開始煮雞蛋的時候,煮出來的雞蛋蛋清吃著還有點發澀,一點也不嫩等,所以雖然是簡單的煮雞蛋,也是有技巧的,學會之后再煮出來的雞蛋不破殼還好剝,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我們先來看下下鍋的時間,雞蛋應該是在冷水的時候下鍋還是在水開的時候再下鍋呢?這里的答案是冷水下鍋,冷水下鍋也是雞蛋殼不易破裂的保障,熱度是慢慢傳遞到雞蛋內部的,有點“溫水煮青蛙”的感覺,要是雞蛋熱水下鍋,雞蛋殼容易破不說,煮出來的雞蛋可能還會有夾生現象,這樣腥味也就比較重,影響口感。

在雞蛋下到鍋中的時候,我們在鍋中加入少許的食用鹽和白醋,白醋用一勺子放半勺就可以了,不用放太多,我們知道,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白醋是酸,兩者反應會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吸附在雞蛋殼的細小的縫隙中,可以防止雞蛋殼上的細小的裂紋,給雞蛋形成一層保護膜,這樣煮出來之后不容易破殼,而且更加好剝殼了。

加食用鹽也是一樣的作用,雞蛋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質,蛋白質會和鹽結合,防止雞蛋上的細小裂縫裂開蛋清跑出來,而且食用鹽也有殺菌的作用。

有人說怕里面不熟所以多煮會,其實煮的時間太長的話容易導致營養物質的流失,一般煮6-8分鐘左右再燜5分鐘左右就好了,等水燒開之后煮上5分鐘,然后關火再燜上5分鐘左右撈出來就可以了。撈出來之后可以放到涼水中或者等雞蛋稍微冷卻一下,這樣可以幫助蛋清冷卻定型,讓雞蛋更好剝。

另外還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我們在煮雞蛋之前要清洗一下雞蛋,因為蛋殼表面比較臟,一些散裝雞蛋表面還有明顯的血污或者是雞屎等,還有一些細菌,所以煮雞蛋之前先洗一下,還有就是如果洗了就盡快煮,不要再放回冰箱了,因為洗了之后雞蛋表面的保護膜也就掉了,這樣再放到冰箱中,冰箱中的細菌等會入侵到雞蛋里,加速了雞蛋的變質。

以上就是關于水煮蛋的問題了,雖然簡單,但是掌握好上面幾個小技巧之后,煮出來的雞蛋不破殼還好剝,趕緊試試吧,如果你還有更多的看法,歡迎在評論中交流呀。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04532.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