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天津最難考的大學(努力考上北京天津的大學)
發布時間:2025-03-19閱讀(29)
?


▲ 這樣的高校美食你吃過嗎?天大的砂鍋大嘴猴來源網絡,其他圖來源河北工業大學融媒體中心
-風物君語-
中國第九菜系是什么
學校食堂啊~
但凡提及中華美食,扯來扯去總躲不開八大菜系。在風物君看來,這顯然是不把創造力十足的學校食堂大師傅放在眼里。

▲中國農業大學公主樓二層食堂的口水雞。圖/中國農業大學校記者團
讀書時,你的學校食堂肯定有大于等于一位師傅,時常腦洞大開,敢想敢做,把你的餐盤裝點得極富想象力。各色“驚人”菜肴,乍看很是“哥特”,入口卻相當朋克。

北京到底哪所大學最好吃?
想念母校時,最先涌入腦海的,不是食堂阿姨抖三抖的打菜勺,就是校園“掃地僧”一般的食堂大師傅。大約是因為學校食堂,既安撫了我們的食欲,又封存著我們最多的青春過往。

▲ 中國人民大學東區食堂的新品:彩色蔬菜汁大餡水餃。圖/溫馨人大
在北京,究竟哪所大學食堂,最令你念念不忘?
誰最好吃?丨中國農業大學vs北京林業大學
每每盤點北京最具幸福感的高校時,中國農業大學的名字總能毫不費力地沖到榜首。畢竟這所“中國食堂大學”,讓你找不到不幸(吃)福(飯)的理由。

▲公主樓食堂二層的小火鍋。圖/中國農業大學校記者團
關于吃,農大的硬件和軟件都是碾壓式的存在。吃的菜是自己種的;喝的咖啡是教授自創的;甚至吃的肉,有的都是自己剛剛解剖過的。大多學校食堂的掌勺師傅,多數是個肚子圓圓的愛笑大伯,而在農大,你吃的飯,還有可能是機器人做的。


▲頤園食堂的芝士培根鐵板飯、啤酒烤鴨蓋飯。圖/中國農業大學校記者團
農大東校區,共有六個食堂。每個食堂,都有能確保自己“江湖地位”的知名菜。其中最負盛名的,當屬公主樓食堂。在這里,餅、面、菜、粥、肉,一應俱全。或許怕伙食太好,導致學生日漸發胖,農大食堂還貼心地開設了營養健身餐。


▲公主樓食堂一、二層的健康餐。圖/中國農業大學校記者團
在農大,如何證明自己是條錦鯉,要看你是否搶到過公主樓的松鼠鱖魚。這是條讓農大學生倍感驕傲的魚,這道極費功夫的宴席菜,能出現在學校食堂本身就是個傳奇。這道價格接近三百的蘇幫菜,在農大只需要8元(農大的同學們,現在漲價了嗎?)起初,只因一名學生想吃松鼠鱖魚,于是寫信給校長信箱,沒想到幾天后,學校食堂真的推出了這道菜。


▲松鼠鱖魚。圖/中國農業大學校記者團
松鼠鱖魚的制作,十分考究。對半片開的鱖魚,被雕刻出形似葡萄般的花紋,魚肉腌制后,掛上蛋黃糊入油煎炸至金黃,最后澆上一勺火紅的糖醋鹵汁,有種金碧輝煌的熱鬧氣息。對于很多學生而言,這盤酸甜脆嫩、極具“富貴氣”的菜肴,是自己三點一線的乏味生活中,最鮮亮的一抹色彩。
當我們在羨慕農大學生的時候,農大的學生卻在羨慕北京林業大學的學子。正如隔壁班的女生更漂亮一般,食堂也是別人家的更好吃。北林的飯有多好吃?可以從這句數來寶味兒的順口溜中一窺究竟,“北大的校園清華的漢,北外的姑娘北林的飯”。




? 左右滑動查看 ?
▲圖1:北林一食的茄汁雞排飯;圖2-4:呱呱食堂的咖喱牛肉飯、黃燜排骨及金針菇肥牛。圖1-3/微博@吃了嗎您bot,圖4/北京林業大學招生辦
別人的學校食堂叫食堂,而北林的食堂,則是個頂著食堂名號的美食城。每年校園文化節評選校園“十佳菜肴”時,是北林學生除學習之外,最認真、最專注的時刻。畢竟從醬香麻辣香鍋、15元一整條的萬州烤魚、滋滋冒油的石墨風情雞等海量美食中,僅挑選出十種菜肴,太!難!了!

▲麻辣香鍋。圖/微博@吃了嗎您bot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北林呱呱食堂的“地獄牛肉飯”。這道總能輕易上榜“十佳菜肴”之一的美食,正如其名,“氣勢洶洶”卻又有著莫名的誘惑力。加辣的牛肉飯,并非是傳言中的催淚彈。所謂“地獄辣”,反而是一點點“蠶食”你的舌尖味蕾,讓你在不經意之間“墜入”辣的極致體驗。在北林,如果你問一個妹子的口紅色號,你很有可能得到這樣的答案:“地獄牛肉飯號的?!?/strong>

▲地獄牛肉飯。圖/北京林業大學招生辦
有“地獄”般的辣,就有精致的甜。作為呱呱食堂的“限量款”,甜度適宜的菠蘿飯,完美戳中了不少學生的“少女心”。大塊的菠蘿和干果粒,為米飯蒙上一層馬卡龍濾鏡。這樣自帶美顏的飯,深受北林女生的喜愛。如果有女生邀請你一起去吃菠蘿飯,千萬別拒絕,這或許是她最委婉的表白。

▲菠蘿飯。圖/北京林業大學招生辦
誰最豐富?丨中央民族大學vs北京語言大學
同樣是多民族匯聚的學校,中央民族大學和北京語言大學的食堂,有著相似的包容性。但不同的是,中央民族大學的食堂,堪稱學院版“中華小當家”,而北京語言大學的食堂,則是“舌尖上的七大洲”。

▲韓庚滔滔不絕地講述母校的美食。動圖截取自微博@百度百科
是否被畢業生懷念,是檢驗一個學校食堂是否好吃的標準之一。中央民族大學的校友韓庚,甚至在畢業十多年后,還會在節目中懷念“便宜又好吃”的民大食堂。

▲地下風味食堂(第一學生食堂)的麻辣牛肉面。攝影/李祖岳
擁有5個食堂的民大,最廣為討論的,則是價格稍貴的風味食堂。在這個“地下餐廳”,不用“行萬里路”,就能吃遍大半個中國的美食。風味食堂分別以四川、湖北、西北、東北、臺灣、廣東等命名的14個窗口,集合了各地最地道的風味。琳瑯滿目的菜單,滿滿的人間煙火氣。這或許就是“食民大煙火”tag的來源。


▲清真風味(第五學生食堂)的風味肉馕和手抓飯。攝影/李祖岳
每到飯點,風味食堂總是“一座難求”,為此,民大學生甚至創造了以筷子占座的方式。在這里,只要16元,就可以吃到正宗的北京烤鴨。片狀的烤鴨,在白色的餐盤里排排坐,滲出油潤的亮光。圓圓的薄餅、黃瓜絲、蔥絲、甜面醬,在餐桌上一碟碟擺開,很有“排面”。大約是為了節省空間,清真食堂的每張餐桌下,還特意設置了兩個掛鉤用以安放書包。

▲燒臘拼盤。攝影/李祖岳
如果說中央民族大學的食堂最具民族風,那么北京語言大學的食堂則最有國際范兒。五層高的清晏樓,每層有每層的特色食物,而且菜名都是雙語的。


▲北語清晏樓頗有國際范兒的食堂及雙語菜單。攝影/張旭鴻
食堂的前三層,是傳統的學校食堂模樣。如果你在這里,看到金發碧眼的東歐姑娘,用一口流利的京腔,點了碗一樓的打鹵面,也無需驚訝,畢竟這是北語學生的日常。不同于前三層的“樸實無華”,清晏樓的四樓,則畫風突變,像是進入了國際美食交流大會現場,泰國菜、日料、韓餐比比皆是,在北語,你可以30元吃遍新馬泰。

▲清晏樓四層的鰻屋日本料理。攝影/木靈
或許是受學校氣質影響,北語食堂菜品的搭配,極為大膽。很多食材“跨界”,在這里碰撞混搭出特殊的美味,板栗雞塊、鵪鶉蛋紅燒肉等菜肴頗受歡迎。

▲鵪鶉蛋紅燒肉。攝影/木靈
紅白相間的紅燒肉,在燈光的照耀下,泛著誘人的亮光。紅褐色的湯汁濃稠粘連,為象牙白色的鵪鶉蛋涂抹上一層淡緋色的腮紅。一口蛋、一口肉,是北語人為鵪鶉蛋紅燒肉定義的正確吃法。唇齒開合之間,紅燒肉的湯汁被擠出,“撲向”碎裂的鵪鶉蛋,營造出微甜微咸的微妙口感。


▲北語學生的深夜食堂。攝影/木靈
學校食堂是否好吃,永遠是一門玄學。正如在外校學生看來,北語的清晏樓,是“朝圣”之地,但在北語學生心中,最惦記的,還是晚自習后,西門外的那排“深夜食堂”。
誰最有格調?丨清華大學vs北京大學
在你小的時候,你肯定糾結過,考清華呢還是考北大呢?現在又有一個問題擺在了你的面前,清華的食堂更好吃呢,還是北大的食堂更好吃?

▲清華大學清芬園的腸粉。攝影/劉曉松
作為“別人家”的大學,清華在飲食上都很有格調。“名廚進清華”及“中華小吃美食節”等活動的接連舉辦,讓清華的學生,在學校食堂既能吃到造型精致的烤鴨,又能滿足于醬汁馥郁的海南雞飯。


▲紫荊園的海南雞飯和烤鴨米線。攝影/劉曉松
在清華的多個食堂,都有個麻辣香鍋的小店。至于是紫荊園的麻辣香鍋更好吃,還是丁香園、清芬園的麻辣香鍋才是number one,這是清華內部的公案。




? 左右滑動查看 ?
▲從左至右:紫荊、清芬、桃李、丁香四大園的香鍋,你pick哪一個?圖/吃在清華
豐富的菜品在櫥柜中纖毫畢現,可任意挑選。自食堂窗口,可以清晰看到后廚師傅的旺火爆炒,飛揚的火苗為后續麻辣味覺的滲透,做好了十足的鋪墊。彈脆的牛肉丸、粘著芝麻粒的培根卷,以及伺機為舌尖送來味覺“暴擊”的青菜,在鍋狀的餐具中擺出最撩人的姿勢。

▲清華自制的招牌酸奶。圖/吃在清華
吃完麻辣香鍋,再來一袋清華飲食中心自制的酸奶,醇厚順滑的酸奶,及時地撫慰了麻辣香鍋帶來的燥辣。誕生于2000年的清華牌酸奶,是不少清華學生關于學校食堂、關于青春的的定義。
在北京大學的bbs論壇上,討論最熱烈的問題之一,是食堂的飯菜問題。在食堂飯菜這件事上,北大人有著學術研究一般的熱情。

▲燕南食堂芝士泡面鍋。圖/微博@吃了嗎您bot
幾乎所有好吃的、不好吃的菜肴,都曾在校內網上,引發了大量討論。比如在“三貴”的農園食堂,5塊錢就能點一盤濃油赤醬的醬鴨腿;燕南食堂的葷燃面,肉末臊子、梅菜、花生、甜脆蘿卜干等食材,可以堆成一座小山。

▲燕南食堂的燃面。圖/大眾點評
在燕園地下食堂,還隱藏著一道名菜,酒香壇肉。不過這道由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高炳義作為顧問特意指導燕園廚師研發的菜品,意義大于味道。畢竟很少有人,有勇氣去品嘗肥肉比例較大的肉方。

▲酒香壇肉。圖/微博@一君之一
如果讓北大學生選擇一道菜,來代表北大食堂,你很有可能會得到這一答案:雞腿飯?!笆裁磿r候能買到新鮮出爐的雞腿飯”,是未名bbs上經常出現的話題之一。這道經常被告知“賣完了”的飯,是北大“三俗”之一。

▲常年蟬聯“校園十佳菜肴”榜首的北大網紅雞腿飯。攝影/菜花花
至于雞腿飯為何如此火爆,北大人自己也說不明白。開心時,來份雞腿飯慶祝慶祝;不開心時,點份雞腿飯安慰一下自己。如果舍友在“中午吃什么”的問題上產生分歧,你的“雞腿飯”提議,很有可能獲得一致認同。

▲一份大雞腿飯只要7元錢,還無限續飯?動圖截取自微博@盜月社食遇記
據說北大雞腿飯的炸制技術,還申請了專利。碩大酥脆的雞腿,裹著一層薄薄的金黃脆皮。雞腿表層的脆皮和油潤的雞皮融為一體,香香脆脆的,絲毫沒有油膩的感覺。對著雞腿咬下去,表層的脆殼瞬間碎裂,雞腿里充盈的汁水在口腔內炸開。輕輕撕扯一下,飽滿的肉塊,瞬間填滿了齒頰間的空洞。
如果你覺得一只雞腿吃不飽,還可以單加,5元一個的大雞腿,甚至會比套餐里的更大。
誰更高級?丨首都經貿大學vs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沒飯吃大學和首都經貿大學,在食物本身,或許并未有較高“流量”,但食堂的“硬件”,卻是頂流。

▲“亞洲第一大食堂”——首經貿三號食堂的烤鴨及荷葉炒飯。攝影/喻欣怡
首經貿的學生經常自我打趣:沒有特色就是我們食堂的特色;首都經貿大學食堂攻略,略。這當然只是自嘲,畢竟敢將“亞洲第一大食堂”這一“囂張”標語印在就餐券上,食堂的食物,必然要有些真材實料。

▲牛肉湯。攝影/張茜
“亞洲第一大食堂”,并非指面積的大小,而是首經貿師生對于食堂菜色和服務的認可。尤其是褐紅色外墻的首經貿三食堂,各色風味小吃應有盡有。一層的小籠包、二層的缽缽雞、轉轉香小火鍋,三層的面砂鍋、黃金雞排飯,以及出油的咸鴨蛋……

▲二層正廳的餛飩。攝影/喻欣怡
幾乎每個學校食堂,都有一道傳奇菜。而在首經貿,這個傳奇就是第三食堂三層曾經最火爆的楊哥烤冷面。原本楊哥只在學校門口擺攤,攤位前總能排起長長的隊。后來因為攤位原因,楊哥決定搬離首經貿。然而楊哥的烤冷面實在美味,首經貿的學生已經無法忍受沒有楊哥烤冷面的日子,于是他們通過學生會,直接讓楊哥入駐首經貿食堂。

▲楊哥烤冷面已于2018年在首經貿“畢業”了,但首經貿江湖中依然有著他的傳說。動圖來源/王梓洲
淡黃色的冷面,裹上雞蛋,撒上洋蔥丁、小香蔥段、香菜末,在鐵板上翻幾次身,便能切開盛到紙盒內。剛拿到手的冷面,冒著裊娜的白煙,熱氣透過紙盒,把手心烘得暖暖的。用牙簽挑起,勁道的冷面塊,仍藕斷絲連。嗅著濃濃的蛋香,咬上一口,Q彈的冷面裹著微辣微甜的洋蔥丁,有種奇異的口感。

▲楊哥烤冷面。攝影/王梓洲
“人大四大怪,三層食堂安電梯?!?/strong>在食堂硬件上,人大也不甘落后。三層高的中區食堂,甚至還裝有透明觀光電梯。電梯運行時,透過玻璃,可以將外面廣場的風景一覽無余。不過令人大學生沒想到的是,兩層樓的北區食堂,后來也裝上了電梯。

▲裝有觀光梯的人大中區食堂外觀。圖/溫馨人大
但是在菜肴上,和上述幾所大學相較,人大學生的自嘲要多上不少,“人民沒飯吃大學”,“人民吃不起飯大學”等諢名,迷惑中透露著心酸。比諢名更迷惑的,是北區二樓食堂師傅的創造力,蘋果菊花排骨湯、青菜炒橘子……

▲曾經爆紅網絡的人大北區食堂力作——青菜炒橘子。圖片來自微博。
在人大,衡量友誼的標準,就是看能不能陪你去吃集天“食堂”的清香味烤魚。魚皮微微焦糊的烤魚,鋪陳在鐵盤中,甚為誘人。夾上一筷,雅白色的魚肉水嫩嫩的,魚刺很少。入口的清香味,讓這盤烤魚的口碑兩極分化。喜歡的,吃過之后感覺一天都清清爽爽;而不喜歡的,則認為這盤烤魚添加了雪碧和薄荷牙膏。

▲清香味烤魚。圖/大眾點評
事實上,人大并非“美食荒漠”。在中區食堂二樓,可以吃到全國各地的典型面食。不過最受人大學生歡迎的食物,是隱藏在匯賢超市旁的匯賢餃子。個大皮薄的匯賢餃子店門口,永遠都排著長長的隊,不同餡的餃子可以按個點。一口雞肉小蔥木耳,一口豬肉胡蘿卜玉米,一口豬肉蓮藕……只需要點8個餃子,就足夠吃飽。

▲大餡匯賢餃子。攝影/一木么

天津到底哪所大學最好吃?
自帶網紅屬性丨天津大學
天津這座城市,自帶網紅屬性,顏值高、心態好、會自嘲。恰好這幾個鮮明特征,天津大學食堂都有,這也就不難解釋,為啥天津大學的食堂能成為網紅。



? 左右滑動查看 ?
▲北洋園學三食堂的排骨、豌雜面和四川苕粉。圖/微博@天津大學
在天津大學,無論是老師,還是食堂師傅、宿管阿姨,都直接稱呼天大的學生為孩子。天大每年會組織兩次水果節,免費發水果給孩子吃。而這些水果,往往會被天大的“孩子”,雕刻成各種奇奇怪怪的樣子。




? 左右滑動查看 ?
▲天大水果節現場。圖/微博@天津大學
在天大,不存在不吃早餐的情況。距離主教學樓較近的學一食堂,各種面點、小菜、面條、蛋奶等早餐,是天大學生起床的動力。

▲大餅卷蛋。攝影/盧鑫
在眾多早餐中,大餅雞蛋傲視群“雄”。厚實的大餅,散發著麥香,從大餅的切面,還能看到一層一層堆疊的痕跡。熏雞肉、熏鴨肉、火腿腸、胡蘿卜絲、海帶絲、咸菜粒、藕夾、煎蛋等之類的食材,應有盡有,稍不注意,就容易把大餅卷得滿滿當當。一個雞蛋大餅下肚后,甚至到中午都沒有餓意。


▲工業風濃厚的衛津路校區學三食堂及墻面圖案。攝影/盧鑫
學三食堂是天大食堂的門面擔當。簡約明快的工業風元素,令人耳目一新。墻面繪有簡單的涂鴉,極為有趣。在這樣輕松的環境中,出現看起來并不開心的砂鍋大嘴猴、以假亂真的藍瘦香菇包、體型有些“膨脹”的素炒派大星,以及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春夏秋冬飯包等菜品,絲毫不足為奇。
最多選擇丨南開大學
作為南開老校區學生的百貨市場,校門口的西南村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小吃店遍布的西南村,美食遍布,是南開學生打牙祭的首選之地。曾登上天津口味評分第一的老王豆皮,就坐落在西南村。


▲老王豆皮。圖/大眾點評用戶@小熊貓nini
老王豆皮只做豆制品,以豆皮最為出名。長長微卷的豆皮,被鹵得很是入味。直接撈出,撒上老王自制的辣椒面和白芝麻,香氣馥郁。入口后,軟軟的豆皮,擠出咸鮮的鹵汁,而后與牙齒展開力量的角逐。

▲老陶包子鋪的各種經典包子。圖/大眾點評用戶@伊來
在西南村,和老王豆皮并駕齊驅的是老陶包子鋪。在天津,出名的包子鋪不在少數。作為后起之秀,老陶可以說是包子界的“融合系”之王。三丁包、黑芝麻包、奧爾良雞腿包、咸蛋黃超人包……各種“網紅”餡料,都能在老陶包子鋪找到。

▲八里臺校區三食堂的面。圖/微博@吃了嗎您bot
和西南村相較,南開的食堂,略有些乏善可陳。在擁有四個食堂的八里臺校區,究竟二食堂和三食堂哪個更為出色,南開學生之間也沒有定論。煎餅果子、麻辣香鍋、雞排飯、鴨腿飯、各種粥、各種套餐,都能在這里找到。不過,也有不少南開學生另辟蹊徑,直接前往鄰居天津大學的食堂用餐。
天天吃飯大學?丨天津師范大學
用天津話讀一下天津師范大學,很容易就變成“天天吃飯大學”。這當然并不僅僅是一個諧音梗,在B站上隨便一搜索,就能找到許多天師大學生的吃播視頻。




▲天師大二食堂的美食。圖/微博@吃了嗎您bot
天師大的校園內,共有三個食堂,其中二食堂的飯菜最好吃,是天師大學生的共識。二食堂一樓的水餃、餛飩,二樓的煲仔飯、雞腿飯,三樓的和暢炒面、和暢烤魚,都擁有不少忠實粉絲。

▲西門麻辣盆。圖/微博@來倆烤餅多刷醬Barca
不過,在天師大學生的心中,原學校西門的麻辣盆,是永遠的白月光。作為麻辣香鍋和火鍋的結合體,麻辣盆又香又辣,店門口永遠都在等位。郫縣辣醬爆鍋后,加入清水燉煮,而后依次放入各種食材。剛出鍋的麻辣盆,紅油飄散,襯得碗內的蔬菜,越發青蔥。鮮明的色彩對比,有種熱鬧的氣息。
天津?河北?丨河北工業大學
本文意在盤點京津高校食堂,但是坐落在天津的河北工業大學,讓風物君有些踟躕。


▲北辰校區食堂,文瀾閣的炸雞腿及面包。圖/河北工業大學融媒體中心
但是河北工業大學北辰校區的食堂,文瀾閣炸雞腿、各種餡餅燒麥,超大碗自選菜碼的湯面、雜糧煎餅、麻辣香鍋、瓦罐湯、水果玉米、面包房,又讓風物君不甘心不提這所學校食堂。

▲自選菜碼的面。圖/河北工業大學融媒體中心
尤其是西部大盤雞,味兒正到新疆兒娃子都要流下思鄉的淚水。西部大盤雞的土豆,軟糯香酥。雞肉的濃郁湯汁,完美浸入土豆,筷子稍稍用力一碰,大盤雞里的土豆就能瞬間“碰瓷”成土豆泥。

▲料超多的大盤雞拌面。圖/微博@河北工業大學
有多少人喜歡西部大盤雞,就有多少人表示從來都吃不慣這個味道。但提及學校食堂,河北工業大學的大多學生,還是會首先想到西部大盤雞的滋味。
大概學校食堂,就是那個你讀書時會罵,畢業后卻總是想念的地方。

▲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學三食堂的屏幕。攝影/盧鑫
- END -
文丨鶯時
圖片編輯丨DCzhang
封圖 | 中國農業大學校記者團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1536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