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情感>心理學家明白了無中生有
發布時間:2023-11-08閱讀(31)
作者:趙小明 編輯:楊利華 崔貫利
承接上文:世界著名心理學家榮格為什么提出內在小孩概念?受道家元嬰啟發
上文中講述了中國古代的道教的修煉過程,讓成年人狀態回歸嬰兒的狀態。來源于中國哲學理論的一個假設。本文我們繼續探討。
(一)
無中生有這個意思實際上就是中國道家文化的精髓。
首先萬物都是從無所開始的,從無極進入到太極,太極就是代表著從一個0現在有一個1了,相當于這個概念就從零到一的過程,就是從無極到太極的過程。從太極再分出陰陽來,從陰陽再分出四象來,從四象再分出八個不同的方位,再分出更多具體的世間的萬物。
道教認為世界上的萬物都是從無到有的這么一個過程,但是當我們從無到有的發展過程中,其實我們發展出一個具體的一種思維形式,具體一種身體的形狀,具體的某一個成年人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的各種狀態并不好,這就是道教認識到的。
(二)
你看任何一個成年人,他的人格是不是越來越固定了?
能夠固定看起來是好事兒,但他有壞處,壞處就是他就沒有可塑性了,他已經不夠靈活了,對吧?因為他有了很多先入為主的一些觀念。我們每個人是不是都有自己的先入為主的觀念,還有自己的思維方式,還有自己的價值觀,這些都代表著我們已經有很多固化的一些東西了。
(三)
首先從我們的每個人具體的具象化的身體,通過道教的修煉方法,再慢慢的回歸到嬰兒的狀態中。比如說從八卦八個方向再回到我們說的四象從四象再回到陰陽,從陰陽再回到太極,從太極再回歸無極。
那么,這樣一種回歸的過程,其實也可能源于物理學里面的一個大家都知道反熵的行為。
因為整個世界和宇宙的發展變化,它是一個熵不斷的增加的過程,熵不斷的增加,實際上就代表著宇宙最終會走向毀滅。所以他要實現反熵。生命的最大特點,他是反熵反過來的一種發展。反過來的發展,才可能求得生命的長久。
(未完待續)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17.html
上一篇:腌豬肉制作方法(做臘肉的竅門)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