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3-25閱讀(26)
大家好,我是天津旅游本地君。
天津古文化街是天津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我平時也很喜歡來這里逛街休閑。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天津這座古文化街。

大家游覽古文化街一般從戲樓進入街區。這里是海河游船碼頭上下客的地方,也是天津旅游團進行人員集合的地方,在過年、媽祖皇會等慶典中用來表演節目。

穿過戲樓下面的門洞,就是宮前廣場了,這是古文化街的核心。而代表碼頭文化的天后宮,就是在廣場正對面。廟內集中展現了媽祖文化和天津的地方信仰。

宮前廣場匯集了天津幾乎所有的特色工藝和美食,如天津泥人張、楊柳青年畫、風箏魏、刻磚劉等等,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古代經典工藝品,如泰山石敢當,老北京布鞋等。每逢節日活動,這里都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古文化街的商業街以媽祖廟為中心,分為南北兩段。
南段是美食街、服裝、鞋帽等,偏向安靜,適合大家買一些紀念品帶回家送給親戚朋友。

在步行街的最南端,立有“津門故里”的牌坊,牌坊的背面是“晴雪”二字,意為這里是天津衛的起點,“晴雪”表示風調雨順。這里也是津門十大景點之一。
商業街北段就比較喧鬧了,各色店鋪林立,這里有筆墨紙硯,玉器陶瓷,更像一個古代的集貿市場。

這里的很多店鋪招牌,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有民國名人李叔同的墨跡,也有周汝昌、馮驥才等人所書。你知道他們都是書寫的哪些店嗎?
在步行街的最北端,也有一座牌坊,上書“沽上藝苑”,背面是“金鰲”。意思是匯聚津沽文化的地方,又是一個賺錢的商業市場。
走出牌坊,前面有一塊大石,上書“天津古文化街”。這塊石頭就是文化街中最古老的存在。它是從薊縣中上元古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運來的,有十幾億年的歷史了,見證了天津滄海桑田的變化。

明清時,三岔河口作為天津漕運的轉運樞紐,每天有大量人員出入。漕運的工人師傅們都篤信海神媽祖,經常在這里聚會。于是媽祖廟周邊也就隨漕運的興盛而成為商業中心。
現在的古文化街就是仿照清朝時期的繁榮景象建設的。清朝末期,海運漸漸代替運河漕運,這里也就失去了商業功能。這里變成了旅游景點,又漸漸恢復了昔日的繁榮。

古文化街位于海河西岸,東馬路和通北路交口,可以乘坐天津地鐵2號線,東南角站下車,步行500多米就到了。門票免費,里面商品繁多,還可以聽聽相聲,看看京劇。

[what]那么,你對天津古文化街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大家留言分享和討論哦!
?[送心]關注@天津旅游本地君,了解更多天津的旅游攻略和資訊信息。
#天津頭條##天津##天津本地新聞#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1788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