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3-25閱讀(23)
早上起來,吃了一套熱乎乎的煎餅,就引得我一天都想寫寫煎餅果子。
現在,您無論走到中國的哪個角落,都有可能碰到煎餅攤。但是,要說好吃又純正的煎餅果子,我覺得當之無愧的要算天津煎餅果子。
天津的煎餅果子好吃,那是因為天津人對吃食有一種執著的講究。就拿攤煎餅皮的綠豆面來說吧,都是在前一天先把精挑細選的綠豆泡一整天,用笊籬撈盡浮在水面的豆皮,半夜起來用石碾子磨成糊,在摻和小米面(可不加)、五香粉、蝦米碎、醒發數小時,再加入牛羊骨高湯和面而成的。如果不是純綠豆面的餅皮,那絕對算不上“老味兒”的天津煎餅果子。

磨綠豆面的碾子
如果說綠豆面餅皮是天津煎餅果子的“臉面”,那么,馃子和馃箅兒絕對是它的“靈魂”。馃子在其他地方都叫油條,馃箅兒在北京被稱為薄脆。但是,它們和油條、薄脆在風味、顏值、口感上還是不能相提并論的。馃子好像更有韌勁,馃箅兒似乎也比薄脆更酥脆,反正,除了天津,您再也找不到這個味道。

天津的馃箅兒
餅皮卷上馃子或者馃箅兒之后,就要一次刷調料了。依次抹上甜面醬,醬豆腐,愛吃辣的,再來點辣椒醬,最后,撒上蔥花。濃濃的綠豆面清香中夾雜著雞蛋的鮮香,馃子的酥香、和著醬香,在口中碰撞、融合、升華,對味蕾的刺激達到了極致,隨之,這一天的好心情大概就從這套煎餅果子開始了。

夾馃子的天津煎餅
郭德綱的相聲曾經這樣形容好吃的天津煎餅果子——“一口下去,絕了,這邊吃,那邊槍斃你爸爸都不心疼。”
正因為天津煎餅果子有這樣的好味道,所以,他既能征服“草根”,也能征服“高富帥”。據說,當年民國四大公子之一的張伯駒,少年時曾在天津讀書,就最愛天津煎餅果子。
隨著天津煎餅果子,沖出國門,走向世界,各種改良煎餅果子紛紛出現。現在,天津人做煎餅果也會些許改良,比如會夾香腸,夾魚排蝦排等等,但天津人說,那都是給外地人吃的,老天津人還是固執的喜歡那口老味兒。也許正是這種有些近乎偏執的講究,那味道才讓人念念不忘,讓人一想到煎餅果子就會想到天津這座城市。一想到天津這座城市就會想到煎餅果子。
也許,煎餅果子對于天津人早已超出了美食的涵義,而成為了一種情懷,一種鄉愁。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1840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