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游秀山旅游攻略(國慶游玉溪游秀山)
發布時間:2025-04-10閱讀(24)
國慶假期到通海
一大波精彩紛呈的文旅活動
讓你“嗨”不停~

通海縣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拜孔子、謝師恩、行“三禮”
“匾聯拓印體驗”“漢服秀”
......
讓你在多彩的文旅盛宴中
盡享節日歡樂時光

一、游玩推薦
(一)秀山歷史文化公園(4A級旅游景區)
秀山,位于云南省通海縣城南,距省會昆明130公里。漢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田勾町王毋波于秀山辟園林、建古剎,始奠勝境之基。后晉天福年間,南詔國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起兵逐楊干貞,建立大理國,又在秀山修廟宇、建亭軒。歷經宋、元、明、清千余年的擴建修葺,形成了規模宏廣、風格各異的?町王廟、三元宮、普光寺、玉皇閣、清涼臺、涌金寺、白龍寺七大古建筑群體及小巧玲瓏的亭、臺、樓、閣。

秀山,又名“青山”“玉隱山”,亦稱“尼郎勝境”,在明代被稱為云南四大名山之一。歷代數以百計墨客騷人的匾聯碑刻使人目不暇接,整個秀山無柱不聯、無額不匾、無壁不詩,享有“秀甲南滇”“匾山聯海”之美譽。秀山古樹佳木繁多,宋柏、元杉、明玉蘭堪稱秀山三絕,梅樁、桃樁枯木逢春,山茶吐秀。豐富的人文景致和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融為一體。登秀山,賞楹聯、觀花木、悅鳥聲、游目騁懷,可發古之幽思矣。朱德詩贊“秀山雄城后,林茂似玉壺;此地文物勝,花樁百樣殊”。2005年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2006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慶假期,秀山公園通過舉辦“三禮”活動,秀山匾聯拓印體驗,傳承紅色經典,解讀朱德與秀山,泡秀山氧吧、沐佛教文化,云裳花容——漢服尋蹤,逛秀山、品美食等活動,帶領游客沉浸式體驗秀山古典文化。
地址:秀山街道文獻里49號
3012193
(二)天禧玫瑰園
天禧玫瑰園位于四街鎮許家嘴路口(云南鑫海匯花業有限公司內),以玫瑰為主題,集智慧農業、休閑觀光、產業示范為一體,賞花拍照、 網紅景觀秀、插花DIY、科普示范、鮮花冷食,活動精彩豐富。其中食用玫瑰種植基地,游客可親自采摘制作玫瑰美食飲品。此外,天禧玫瑰園還經營露營、下午茶、燒烤等業務,游客可到天禧玫瑰園賞花品花,在綠茵草地、滿園鮮花園內和家人一起來一頓BBQ大餐,或在晚上躺在草地上數一數漫天繁星,或帶孩子DIY玫瑰美食,享受親子時光。
地址:天禧玫瑰(云南鑫海匯花業有限公司)
18008778597


(三)通海縣文化館
10月1日—3日19:30,通海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通海縣文化和旅游局聯合在通海文化館外停車場舉辦“華裳、國風、國運昌”沉浸式古風互動體驗大型傳統文化主題展演活動。舉辦文藝演出、漢服攜手古典吉他、懷舊老電影等活動,用一首首飽含激情的音樂作品獻上對祖國最真摯的祝福。


(四)大樹社區
秀山街道大樹社區位于通海縣城西北部,東接萬家社區,西鄰六一社區,南至過境公路,距縣城3公里。距離杞麓湖國家濕地公園南岸湖堤約1600余米,村莊環境優美。走在清澈見底的趙家大溝步道上,除了欣賞美景,還能目睹大樹生態蔬菜基地農民的勞作場景。大樹社區以萬畝田園綜合體為依托,探索發展鄉村旅游。通過開展摸魚節·長街宴、粑粑節、環湖觀光車、一日游和半日游等活動,不斷傳承鄉土文化,把樸實的村民、宜居的環境、綠色生態的食材來烹飪一道道追本溯源的通海菜肴,作為鄉村旅游新元素,加速產業結構優化,助推鄉村振興。
10月1日—7日,大樹社區將舉辦第四屆“摸魚節”活動,讓你體驗鄉村之旅的開心與快樂。

攝影
盧貴謙

攝影
蔡繼明

攝影
蔡繼明
二、美食推薦

涼糕

豆末糖

剪子糖

甜白酒

蔥花粑粑
三、伴手禮推薦
(一)銀飾
通海銀飾文化源遠流長,可上溯到元朝蒙古族入滇,歷時760多年。到了明代,隨著中原移民和文化的進入,中原手工藝精雕細琢的技法滲透到了通海銀飾品的制作中,銀飾除了美化與修飾作用,還承載了漢文化中吉祥文化的元素。
通海銀制工藝品的制作技藝世代相傳,不斷創新發展,在秉承化銀、拉絲、碾片、成型等傳統工序的基礎上,開創了掐絲、攢花、焊接、編結、銅胎掐絲琺瑯、花絲鑲嵌、鏨刻等工藝,并將形態各異、深淺相間的浮雕工藝鑲附在首飾中,產品呈現出較的強立體感和層次感,古典與時尚并存,新、奇、麗的特點更加鮮明。產品除了傳統的民族銀飾品外,還開發了各種現代時尚飾品、金銀餐具、酒具、擺件等各種生活用品和特色旅游商品。通海銀制工藝品由于工藝精湛、款式別致、造型奇特、寓意新穎、外表美觀、視感豐富以及品種繁多等原因,受到了省內外各民族的歡迎,并得到了日本、新加坡、泰國、緬甸等海外客商的青睞。


(二)茶刀
納家營位于通海納古鎮,東俯碧波蕩漾的杞麓湖,西仰層巒疊嶂的獅子山,南望群峰擁翠、名勝滿目的秀山,北臨花木錦簇、瓜果飄香的江川,祖祖輩輩在這里繁衍生息,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打制刀具,因而素有“手工刀具之鄉”的美譽。茶刀是茶道六君子之一,愛茶之人的標配。隨著茶文化的興起,茶刀也像茶的靈魂一樣浮出水面,形成了刀藝與茶藝的互通,互融。當品茶人拿出自己珍藏的茶餅準備沖泡時,會用一把精美的茶刀,小心地劃茶餅,細心到差不多是把茶葉一葉葉從緊壓的茶餅上剝下來。他們覺得,茶是有靈性的,用力大了,茶葉會疼。這溫暖深情的話語讓人明白——茶文化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上,更體現在每件茶刀中。


(三)銅器
在云南省通海縣楊廣鎮大興村,有一個名叫蔡家山的“銅匠村”。蔡家山人祖祖輩輩靠打銅為生,他們的銅制手工藝品從小山村里走出來,成為頗受附近城市和鄉村歡迎的生活用具。老一輩的人說,從明代洪武初年起,蔡氏先祖就以打制銅器為生。最初加工油翎帽碟、銅刀把、銅勺,后來發展到加工種類繁多的炊具、餐具、樂器、生活用具、馬幫用具等銅器。蔡家山的銅器不斷創新,品種豐富,遠銷海內外。


游秀山、逛古城、品美食
感受歷史文化名城的魅力
通海等你來~

資料:通海文化旅游在線微信公眾號
編輯:王鵬
審核:徐鳳祥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22442.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