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4-10閱讀(14)
雞肉這個家庭常吃的食材,營養豐富,采買簡單而非常的家常。之前分享過一個湖南椒炒雞(《看著都流口水的青椒小炒雞 》),味道香辣,全程都是通過烹炒來完成。今天分享一個先炒后燉,沒有那么辛辣、口味適中的家常生炒雞。制作過程和用料的不同,決定了炒出的雞肉的味道的不一樣。通過熬燉,雞肉會更能吸收料汁的香味,雞肉吃起來更加的鮮香、軟嫩,非常適合老人孩子的口味。

1、在超市買一只一斤半左右的雞,請商家幫忙切成小塊,用來生炒的雞要盡量切小一點,這樣好入味(尤其注意,讓人幫著把內臟、雞爪子的長指甲之類的該剔除掉的剔除掉,否則會影響菜的品相和口感)。回家后用清水反復清洗,洗凈雞肉中的血水,然后用一個漏勺裝好瀝干水分(沖洗6遍左右就差不多了,洗出的水中就不會有什么血水了)。

2、準備兩個青椒或者是大青菜椒切成小塊,半個洋蔥切成小塊;準備四個干辣椒,20粒左右的花椒,兩片香葉,四個八角,一大塊生姜用刀拍散后切成小塊,五瓣大蒜用刀拍碎后去皮即可(無需用刀切)。

3、起炒鍋,開大火,鍋內放入一大鍋底的食用油(比普通炒菜的時候需要放的油略多一些),待油加熱至開始冒煙后,將火調整至中火,放入準備好的八角、香葉、姜塊、蒜塊、干辣椒和花椒,快速翻炒1分鐘,就能炒出這些調料的香味。把已經瀝干水分的雞肉塊倒入鍋中,均勻翻炒5分鐘左右的時間,此時雞肉塊中的水分會被炒干,雞肉的顏色略微呈現出焦黃色,同時鍋內的油也會變得清亮。

4、加入一湯勺半的柱候醬,繼續翻炒1分鐘將醬汁和食材炒勻后,再加入半湯勺老抽、兩湯勺生抽、一湯勺糖、一湯勺蠔油、一湯勺料酒和三分之一湯勺的食用鹽(因為已經放了醬和老抽、生抽,可以根據口味不放鹽或者調整放鹽的量),均勻翻炒2分鐘,把雞肉上色均勻。然后添加開水,開水的水量要與鍋中所有食材齊平,蓋上鍋蓋,燜煮20分鐘。

5、等燜煮時間到了,打開鍋蓋,會看到鍋中還會剩余少量的湯汁,倒入先前備好的青椒塊和洋蔥塊,把火調轉至大火,再均勻翻炒3分鐘時間,用來炒熟青椒和洋蔥并給菜收汁。最后在起鍋前加入一湯勺的雞精,攪拌均勻后就可以關火、出鍋了。

做這個菜有兩個重要的關鍵步驟,第一個就是在配菜的時候,需要把雞塊剁的比較小(大概3厘米左右的寬度和長度),這樣較小的雞塊才能在炒制和燜煮的時候容易快速排干水分以及能夠容易吸收料汁的香味。第二點就是在烹炒雞肉塊,排干其內部的水分,這個步驟很重要,只有這樣處理后,才能使雞塊在熬燉的時候能更好的吸收料汁、充分的入味,而且做出的雞肉塊的肉質吃起來會更軟嫩。在炒制的時候以鍋中油的亮度的變化作為依據進行判斷雞塊的水分是否被炒干了。

這道家常生炒雞的主要食材是雞肉塊以及少量用來搭配調味的洋蔥和青椒,要先要對雞肉塊進行炒制,排干雞塊內部的水分后再進行燉煮,高溫烹炒后雞塊的肉質會緊縮,在料汁中再燉煮后,雞肉又會伸展開,能更好的吸收料汁進入肉中,這么處理后炒出的雞肉表皮口感略微酥硬,但內部的雞肉卻很香軟,吃起來非常有味道。整個烹制步驟簡單、明確,從配菜到出鍋大概需要30多分鐘的時間,適合在家庭生活中隨時制作,不是很受時間的限制。做出的雞塊肉香味美,吃著軟嫩,口味適中,非常適合家庭所有成員的口味。

這道生炒雞經過熬燉后雖然所剩的湯汁不會很多了,但僅剩的這一點湯汁絕對可以稱得上是美味,里面容納了雞肉的鮮味以及青椒和洋蔥略獨有的香辣味道,可以說是這道菜的另外一個精華,能舀出來加在米飯中或者拌在面里,一定可以給這些主食帶來味覺上的顯著提升。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2473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