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古話說算計不會窮(俗語吃面省攤餅費)
發布時間:2025-05-12閱讀(23)
在農村,過去大伙家里都不富裕,基本上都是“一窮二白”的走過來的!在如今,雖然農村的生活好了,家里的溫飽也解決了,但是對于上了歲數的父母這一輩人來說,憶苦思甜,總會想起過去生活的點滴!在那時,家里的主要收入大多來自地里的收成,家庭人數又多,交完公糧后剩下的才能自己留下吃,在那時,大伙都是“省著省著,窟窿補著”,一身衣服打滿補丁,不知多少人穿過,在那時,曾記得父母說“吃面省,攤餅費,煮了餃子多搭贅”,現在想來,依然十分親切!

但是,老農為何有這種說法呢,這句俗語又有什么道理呢?今天,小編就“憶苦思甜”盤點下農村生活的那點事!
“吃面省”,的確在過去的那年年代,吃面也并非全是“白面”的,其中不少摻雜了許多的雜糧,如地瓜,玉米,高粱等等,在那時,家里都會種上一些“鬼子姜”,并腌制成咸菜,將面粉搟成面條,也不需要炒菜,大伙吃點蒜頭,就著咸菜,就能湊合一頓飯!

“攤餅費”,在我們北方的很多地方,有煎餅和“單餅”(很薄的),而這里的“攤餅費”其實就是指的“單餅”,之說以說費,主要是攤餅不僅要人工,而且多是三個人,并且還需要“鏊子”,下邊生火,一張一張的“攤”!既費時,也費料,而且攤好的餅好吃,每人能吃7~8張,確實很費!

“煮了餃子多搭贅”,餃子在那時估計只能到過年的時候,才能吃到,而且,吃餃子,不僅需要很多的面粉,而且餡料中還要準備一些肉,蔬菜,以及各種調味品。因此,在過去那個困難的年月,這也太奢侈了,也只能過年能吃到!

其中,這句俗語講述的是在農村那個貧困的年代,作為家庭主婦必須要精打細算,否則,很難挨過來年,這也是時年的印章!不過,在如今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家家戶戶的生活都好了,想吃什么不用自己動手做就能買的到了,這也是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2842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