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一年一度元宵節吃什么(這些習俗你都知道嗎)
發布時間:2025-05-17閱讀(21)
央視財經(《回家吃飯》)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上元佳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元宵節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歷”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元宵節的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燈,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燈節,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
中國情人節
同時,元宵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中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游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所以元宵節可以說是地道的中國情人節,而不是七夕哦。

花燈寄寓
元宵節花燈種類甚多,或是仿照事物的形象編制的形象燈,如龍燈、虎燈、兔燈等等,或是根據民間故事編制而成的活動燈,如牛郎織女、二十四孝等等,表現忠孝節義的民族精神。各種花燈制作工巧,一展工匠的智慧和技能。
隨著時代的發展,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盛大,民族特色越來越濃,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民間制作傳統花燈手藝人
放天燈
“放天燈”,來由是過去人們在躲避盜匪侵襲而四散逃逸之后,以燃放天燈為互報平安的信號。由于避難回家的日子正是元宵節,從此以后,每年這一天,人們便以放天燈的儀式來慶祝,所以又稱天燈為“祈福燈”或“平安燈”。其后逐漸演變為向上天祈福許愿的民俗活動。天燈上寫滿了心里的各種祈愿,希望天燈能上達天庭,帶給人無限的希望和光明。

猜燈謎
燈謎在春秋時代就有,那時叫“隱語”,到漢魏時才開始稱為“謎”,南宋時有人將謎語寫在燈上,在上元節讓人猜燈謎。南宋后,賞花燈、猜燈謎讓元宵節的氣氛熱鬧而溫馨。由于燈謎都難以猜中,如同老虎難以被射中一樣,所以也稱為“燈虎”(也叫文虎)。傳統燈謎的制作講求一定的格式,需運用巧思才可以制出十分高妙的燈謎,是中國獨創的文學藝術。

節日食俗
元宵節,古時候家家戶戶自制元宵,元宵古稱“浮元子”,是一種雅俗共嘗,甜而不膩,膾炙人口的民間小吃,全國流行。
近千年來,元宵的制作日見精致。光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高梁面、黃米面和苞榖面。餡料的內容更是甜咸葷素、應有盡有。甜的有所謂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錦、豆沙、芝麻、花生等。咸的有豬油肉餡,可以作油炸炒元宵。素的有芥、蒜、韭、姜組成的五辛元宵,有表示勤勞、長久、向上的意思。
制作的方法也南北各異。北方的元宵多用籮滾手搖的方法,南方的湯圓則多用手心揉團。元宵可以大似核桃、也有小似黃豆,煮食的方法有帶湯、炒吃、油氽、蒸食等。不論有無餡料,都同樣的美味可口。元宵已成了一種四時皆備的點心小吃,隨時都可以來一碗解解饞。

經典燈謎 (謎底在文章最后)
1.最早的一條完整的燈謎
謎面:黃絹幼婦外孫齏臼(打一詞)
2.最長的燈謎
謎面:把《鄭板橋全集》一書拆成散頁,一一張貼。(打《三國演義》中兩個人名)
3.最短的燈謎
謎面不著一字。(打一中草藥名。)
4.最家常的燈謎
謎面:前面來只船,舵手在上邊,來時下小雨,走后路已干(打一日常用品)
5.最好笑的燈謎
謎面:臭豆腐(打一歌手)
6.最具國際化的燈謎
謎面:索馬里難民大戰楊貴妃(打一成語)
7.最難猜的燈謎
謎面:無邊落木蕭蕭下。(打一個字)
8.最一語雙關的燈謎
謎面:天運人功理不窮,有功無運也難逢。因何鎮日紛紛亂?只為陰陽數不同。(打一個物件)
9.最簡單的燈謎
謎面:一加一(打一字)
10. 最寂寞的燈謎
謎面:春雨連綿妻獨宿(打一字)
1. 謎底:絕妙好辭
2. 謎底:鄭文、費觀
3. 謎底:白芷(紙)
4. 謎底:熨斗
5. 謎底:莫文蔚
6. 謎底:骨肉相殘
7. 謎底:日
8. 謎底:算盤
9. 謎底:王
10. 謎底:一
今天,來自山西的趙玉仙阿姨就給我們做個豆角燜面!
豆角燜面是中國北方地區的家常面食,南方則很少見。燜面是利用水蒸氣將面條、豆角燜熟,所以一定要保持小火,燜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剩余的湯汁,中途還要挑動一下面條,讓周圍的面條也能吸收湯汁,確保面條均勻的成熟。
面條最好用新鮮面條,這樣燜熟后口感比較好,千萬不要將面條提前煮熟,或者使用干面,這樣做很容易爛在鍋里;配菜可以選用豆角、圓白菜和西紅柿,豆角加入清水后燜的時候要稍長一點,如果最后感覺豆角還是有點硬,可以再淋入一點清水。前提是一定要確保豆角完全做熟,否則容易食物中毒哦。沒有經驗的朋友們,建議提前將豆角焯燙一遍。
五花肉和配菜炒好后,把面抖散放入鍋里,加水和花椒水燜煮。出鍋前用蒜末、陳醋、雞精、花椒水勾兌一個汁倒在燜面上,有畫龍點睛的妙用,最好不要省略,這樣一盤香噴噴的豆角燜面做好啦!用一句山西話來講就是“吃完美嗒嗒的!”
不過,看到這兒,某些肉食主義者有點兒不甘心,雖然這燜面里有些五花肉,可還是太少了!
莫著急!接下來咱們的特級廚師劉東就給您來一道過油肉!
過油肉雖然在江蘇、上海等地都有,但山西過油肉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色澤金黃鮮艷,味道咸鮮聞有醋意,質感外軟里嫩,汁芡適量透明,不薄不厚,稍有明油。
先將豬肉切成薄片上漿,注意,除了淀粉,雞蛋,還要加入一些黃醬,黃醬可以去腥上色,然后滴點兒香油可以封味,也便于滑肉。漿好的肉需要煨大約二十分鐘,這樣才能入味,您可得有點兒耐心。
“過油肉”一菜以油傳熱,因過油而名,火候對此菜最為重要,是成敗的關鍵。操作時油溫要求165℃左右,過油最佳,可使肉片達到平整舒展、光滑利落、不干不硬、色澤金黃的效果。油溫若高了,肉片粘連,外焦內生,油溫低了又易脫糊、變形、肉片柴老干硬。
肉片炒好出鍋前,當然少不了山西特色:醋,沿著鍋邊烹入一點,立馬香味十足!這也許就是山西過油肉的與眾不同啦!
本期節目菜譜
豆角燜面
材料:細面 五花肉 豆角 香蔥 圓白菜 西紅柿 姜 蒜 老抽 陳醋 雞精 花椒 海鹽 糖
做法:
1.五花肉切片,豆角、香蔥切成段,圓白菜、西紅柿切塊,姜切片備用;
2.鍋里倒入油燒熱,炒糖色,下入五花肉煸炒;
3.加入香蔥、老抽、海鹽,下入西紅柿、圓白菜、豆角;
4.入味之后,放花椒水,剛剛沒過菜;
5.細面切成三段,放入鍋里,一半菜一半面;
6.蓋上鍋蓋,中火燜大約5~10分鐘;
7.蒜切碎,加花椒水、陳醋、雞精攪拌均勻,灑到燜面上,然后繼續燜一會;
8.開蓋,挑面,一手挑面一手撥菜。
過油肉
材料:通脊肉 黃瓜 木耳 冬筍 蒜 大蔥 雞蛋 香油 黃醬 醬油 米醋 花椒油 海鹽 花椒 淀粉 五香粉
做法:
1.將通脊肉切成片,加入雞蛋、花椒水、黃醬、淀粉、五香粉、香油上漿,放入冰箱靜置20分鐘左右;
2.黃瓜、冬筍、蒜切片,大蔥切段,備用;
3.調汁:將水淀粉、醬油、海鹽、適量水拌勻;
4.炒鍋上火倒入油,待油溫到五成熱時下入肉片,劃熟后下黃瓜、木耳、冬筍,然后撈出瀝干;
5.炒鍋上火,將蔥、蒜煸出香味,下入剛剛過油的原料,加入米醋和調好的汁翻炒,出鍋時加入花椒油即可。
今晚18:30分央視財經頻道播出的《回家吃飯》,一定要仔細看啊!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