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油炸雞米花鬼畜(雞屎藤...美食的終極藝術是)
發布時間:2025-06-15閱讀(14)


名字不好聽,
但東西是真好吃!
最近,平地刮起一陣“鴨屎”風。一款叫“鴨屎香”的茶異軍突起,突然橫掃了大大小小奶茶店的菜單。
某些奶茶品牌直接玩起“花活兒”,把一系列“鴨屎香”做底的奶茶丟進菜單。C位的鴨屎香寶藏茶包裝更勇猛,“鴨屎香”三個碩大的黑字印在橙色的紙杯上,旁邊還此地無銀地注明“我真的很香”。

剛采摘的鴨屎香,看起來就是普通的樹葉子。攝影/恒道壹品
微博上,話題“鴨屎香奶茶到底有多好喝”快被網友玩壞了。
這款頂著“鴨屎”之名的茶到底是什么?它所代表的“名稱勸退”派食物在中國是一個隱藏的狠人派別,各種硬核氣味、詭異生物在這個門派中爭奇斗艷。敢不敢來一波?

戰勝鴨屎香,
還有一堆來自洪荒的氣味在等你
鴨屎香的走紅,一半以上的功勞來自“鴨屎”二字,獵奇的名字是打開年輕人心扉的鑰匙,但鴨屎香,它到底是鴨屎味,還是香味?
鴨屎香到底是什么味?
鴨屎香名字雖野,卻正兒八經出身名門,是潮汕茶葉大族鳳凰單樅的直系。鳳凰單樅產于潮州鳳凰山附近,是烏龍江湖里出了名的耐沖泡、強回甘、香氣高揚,江湖人稱“茶中香水”,香到經常被誤會加了香精的那種。

鳳凰山的鴨屎香制作現場。攝影/恒道壹品
甚至有粉絲放過狠話:“鐵觀音‘七泡有余香’就讓人津津樂道了,而鳳凰單樅茶,你完全可以把前七泡直接倒掉!連最普通的鳳凰單樅都可以沖十二泡以上。”算你狠!
鳳凰單樅甚至直接用香型來命名品種,只要在市面上看到什么黃枝香、芝蘭香、蜜蘭香、桂花香、肉桂香、茉莉香,那都是鳳凰一族的。
從這種意義上來說,鴨屎香還真的沒有虛假宣傳,它是真的香。

鴨屎味,哦不,香味仿佛穿過屏幕撲面而來。攝影/Holo-Zhang,圖/圖蟲·創意
至于為什么以“鴨屎”命名,流行的說法有兩種。一說它引進后種在“鴨屎土”(即黃土壤)上;二說因為當地人喝過之后都說好,茶農怕被人偷去,便丑化命名,謊稱這叫鴨屎香。

茶農制作鴨屎香。攝影/恒道壹品
鴨屎香雖然不是最老的品種,但這些年在鳳凰家族里已小有名氣。它易種植、易管理、易采摘易加工、早成熟、產量大,優勢多多,因此被大范圍引種,紅起來靠的也是實力。
你以為鴨屎香就是氣味巔峰了嗎?
“鴨屎”之后還有“雞屎”。雞屎藤原名叫雞矢藤,是一種植物,清熱祛濕,流行于廣東、廣西和海南,做餅,做糕,做粑,做糖水,百變身姿,無所不在。
雞屎藤本身有臭味,至于像不像雞屎,那就各說各話了。不過雞屎藤糕餅,倒是清甜可口;加面搓成條狀,搭配椰奶或紅糖做糖水,又成了消暑圣品。


雞屎藤糖水和雞屎藤糕。上圖/匯圖網,下圖/圖蟲·創意
有了“屎”,怎么能少了“尿”。撒尿牛丸和“瀨尿蝦”(粵語“瀨尿”即普通話“拉尿”的意思)就是這一趴的代表。
可惜撒尿牛丸早就于多年前攻陷全國,失去了激發好奇心的原力。瀨尿蝦就是皮皮蝦,因為它離開水面時,會排泄一股水,才得了這個名字。


暴躁網紅皮皮蝦其實非常兇猛,可不要隨意惹它。圖/網絡
屎尿江湖也并非廣東人獨占,氣勢上壓倒撒尿牛丸的狗澆尿就來自千里之外的青海。
雖然名稱帶“尿”,但這東西跟湯水并不沾邊,而是正兒八經的干貨——“餅”。
這種青稞面撒上苦豆粉、用菜籽油煎的薄餅,就是在青海幾乎人人喜愛的日常面食。作為群寵,它還被開發出了不同的吃法,有的在面中加入滾燙的開水,有的在面中摻入焜洋芋,有的在出鍋時撒白糖,全看當地人的口味。

真正優秀的餅,才敢直面慘淡的姓名。圖/圖蟲·創意
這個名字充分展現了群眾想象力的偉大。早年油很珍貴,人們舍不得多用,烙餅時只用小油壺沿鍋邊澆油,猶如狗在墻根撒尿,就有了"狗澆尿"這個名字。
撇開這個名字,它其實是一張優秀的餅,出鍋時色澤金黃,咬上去香甜柔軟,帶著青稞面的韌勁。這一賣相和口感足以讓來自北方各大“餅”省的人民忽略這個名字,撲上去大快朵頤。
來自”腳“的宇宙神味
包腳布這么“接地氣”的食物,讓人很難聯想到永遠引領時尚潮流的大上海。
生煎包、小餛飩之外,上海傳統早餐避不開的就是包腳布了。明清時期在上海的戲園子門外就有包腳布賣了,還是當時女眷散戲后的宵夜標配。上世紀八十年代,包腳布在上海最受歡迎早點排行榜上穩居第六。

包腳布在上海歷史悠久。圖/視覺中國
來頭相當不小了。
關于包腳布最大的爭議不是它的名字,而是,它到底是不是煎餅果子?
賣相上看來,極薄的餅皮,配著亮紅的甜面醬、青翠的小蔥、嫩黃的雞蛋和熱油條。
確實有點像。

所剩不多的老上海風情的包腳布攤。圖/網絡
但這茬一提起,他們會用節奏不可匹敵的上海話有理有據地告訴你:天津煎餅果子用的綠豆面,而“包腳布”的面漿則摻了雜糧,而且烤制過程中不用油,是干烤,所以做出的餅更香更脆。
醬料也得正宗:“用豬油炒過醬料,并加了一些碎碎的蝦皮或者開洋”。這一點點蝦正是鮮味的點睛之筆,再撒上細碎的芝麻、香菜,入口時的鮮香就拿捏了。

圖為煎餅果子攤位,訴說著同樣的城市記憶與風情。攝影/昊東Howard,圖/圖蟲·創意
正宗包腳布里面一定要夾油條,所以好吃的包腳布攤子,一定是挨著油條攤頭的。
早餐時的包腳布是多少上海人童年的記憶,但上海阿姨的正宗包腳布攤子現在已經很少見到了,被煎餅果子替代的包腳布也許是很多老上海心中關于世事變遷的惆悵。
襪底酥來自隔壁的蘇州。
傳說(又是傳說),一個秀才去考狀元,正值鬧饑荒,秀才的妻子擔心干糧在路上被搶走,就把餅做成橢圓形和鞋底一般大小,讓秀才便把干糧藏在鞋里。

看著是挺好吃的。攝影/勃艮第紅,圖/匯圖網
傳說的真實度已不可考,但看這形狀,還真有一點被腳和鞋塑造的樣子。
但襪底酥跟襪子的氣味南轅北轍。這種酥餅制作的原料和工藝都十分講究,表皮要起酥,中間要漏空一線,露出內中餡料,衡量標準是酥而不散,過實和過散都不能算好。

開顱吃腦娃娃卷餅,cult風來襲
告別了氣味組,我們來到器官組,參賽的有貴州絲娃娃,山西栲姥姥、頭腦,南京美人肝。
絲娃娃是貴陽街頭排名第一的小吃,類似卷餅,但吃法略有不同。
絲娃娃一吃配菜,二吃蘸水。配菜達13種之上,綠豆芽、折耳根、酸蘿卜絲、腌蕨菜、脆哨必不可少。

小盤子可可愛愛,跟絲娃娃這個名字很搭。攝影/amoi狗哥,圖/圖蟲·創意
其他還有海帶絲、香酥黃豆、萵筍絲、酸藠頭、芹菜絲等,一個托盤一種菜,一份絲娃娃會有十幾只可愛的小圓托盤。
絲娃娃的餅皮較小,只有巴掌大,卷法類似烤鴨,但量以一口吞下為佳。因為包好的面皮酷似嬰兒的襁褓,所以叫“絲娃娃”。

包娃娃全教程。圖/網絡
包好之后,澆入一勺蘸水,一口一個吃進嘴里,菜脆、皮軟、汁水鮮,消夏的清爽就在這一口里。
栲姥姥其實叫“栲栳”,又是一個毫無營養的諧音梗。栲栳由柳條編成,是上下一致的圓筐,也叫笆斗。

栲姥姥真身。攝影/藍太陽TNT,圖/圖蟲·創意
它是山西西北部高寒地區的民間美食,在河北和內蒙古也有。栲栳就是莜面窩窩,當地人在蒸莜面時會將莜面卷成一個個小卷,排好放在蒸籠里上,因為形狀相似而被叫作栲栳。

有點像把餃子皮卷起來。攝影/小七貝貝,圖/圖蟲·創意
這種諧音也讓它帶上了“牢靠”的美好寓意,成為逢年過節或招待客人的臺面食物。
頭腦是山西太原特有的一種湯狀食物,常作早點。里面有黃芪、煨面、蓮藕、羊肉、長山藥、黃酒、酒糟、羊尾油,因此又叫“八珍湯”。特點就一個字,”補“。
頭腦論碗售賣,不分大小,而論單雙。“雙碗”不是兩碗,而是比“單碗”多出一個小碗頭腦,叫“副碗”,里面沒有羊肉、山藥和蓮藕,僅僅是面粉糊。

一碗頭腦,看著就很補。圖/網絡
太原人早起吃頭腦叫“趕”頭腦,中間還有一套黑話:“一單”是一個單碗頭腦,“一雙”是雙碗頭腦,“一壺”和“一兩”分別表示一壺黃酒和一兩稍麥。假如對收銀員說“一單一壺一兩”,稍后上桌的就是單碗的頭腦、一壺黃酒和一兩稍麥。
加了黃酒的頭腦還得配黃酒吃,太原人的生猛,一碗早餐就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傳說中的美人肝。圖/網絡
都是器官,美人肝聽起來就精致婉轉了許多。不過美人肝里既沒有美人,也沒有肝。作為“鴨都”金陵的代表菜之一,它是由鴨胰配雞脯,加鴨油爆炒而成的。
這道菜是南京清真老菜館馬祥興的招牌菜。生鴨胰顏色粉紅,宛若美人,熟鴨胰似鴨肝,故稱美人肝。但由于原料難得,不少老南京也表示,能不能吃上這道菜,“主要還得看運氣”。

接下來是老鼠和蒼蠅,準備好了嗎?
蒼蠅頭是一道臺灣人和四川人都沒聽說過的臺灣自創川菜。所有提到這道菜的人都說,這是在臺灣大大小小的餐館都有的日常炒菜。
食材是韭菜花、肉末、豆豉、辣椒,切丁放在一起炒,是“一菜干三碗”的白飯殺手。

沒太見過這么美觀的蒼蠅頭。圖/圖蟲·創意
作為香味的點睛之筆的豆豉,在一堆鮮紅、翠綠的菜丁里面黑亮油光,十分搶眼,像極了一個個的蒼蠅頭。這就是這道菜名字的來源。
老鼠粄是客家小吃,流行于廣東梅州一帶,以粘米、肉碎、蔥花、胡椒粉等為主要食材制作。
老鼠粄入口一股豬油香,非常勁道,光滑而富有彈性。細嚼,胡椒粉和肉醬、湯的咸香溢滿齒間。

高湯鮮美,既當飯又當菜,適合冬天。圖/網絡
在客家語中,粄是各類糯米、粘米糕點的統稱。至于為什么叫老鼠粄,有人說因為它的外形像老鼠尾巴;還有人說,很難用勺子打起,像老鼠一般,溜來溜去。
這些名字大都來自形似或諧音,其他則來自傳說故事。奇怪的名字通常生動形象,更加親切,更加好記。
鴨屎香曾被改名“銀花香”,狗澆尿改名為“青海甘藍餅”,怎么都覺得失去了原有的趣味,正襟危坐,讓人難以親近。這大概也它們沒有流行起來的原因。

夫妻肺片,怪名好味。攝影/VSI美好景象,圖/視覺中國
這類食物早已深入我們的生活,比如狗不理、獅子頭、夫妻肺片、叫花雞、麻婆豆腐。”賤名好養活“是中國人的樸素信條,”狗剩“”狗蛋“是大人對孩子最真摯的祝福。同樣,這些奇怪的食物名稱代表著大家對它們喜愛,也是這種樸素感人的文化最真實的體現。
來源:地道風物(id:didaofengwu)
作者:二寶
編輯:園

關注“廣東共青團”B站、抖音、微博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43819.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