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泡菜為什么這么多泡子(先追溯一下泡菜原料成因)
發布時間:2025-06-15閱讀(16)
#李子柒做泡菜視頻遭韓國網友圍攻#
一、白菜歷史追溯
白菜原產中國,古時叫“崧”。曾在西安新石器時代半坡遺址中出土的一個陶罐里有白菜籽,有6000多年的歷史;比其他原產中國的糧食作物要古遠。白菜春秋戰國時期已有栽培,最早得名于漢代。南北朝時是中國南方最常食用的蔬菜之一。唐代出現了白菘、紫菘和牛肚菘等不同的品種。宋代陸佃的《埤雅》中說:“菘性凌冬不凋,四時常見,有松之操,故其字會意,而本草以為耐霜雪也”。元朝時民間開始稱其為“白菜”。明朝中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菘性凌冬晚凋,四時常見,有松之操,故曰菘。今俗之白菜,其色清白?!薄侗静菥V目》記載了一些白菜的藥用價值。
明代以前白菜主要在長江下游太湖地區栽培,明清時期不結球白菜(小白菜)在北方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與此同時在浙江地區培育成功結球白菜(大白菜)。

18世紀中葉(康乾盛世)在北方,大白菜取代了小白菜,且產量超過南方。華北、山東出產的大白菜開始沿京杭大運河銷往江浙以至華南。魯迅在《朝花夕拾》的《藤野先生》一文中說:“大概是物以希(稀)為貴罷。北京的白菜運往浙江;便用紅頭繩系住菜根,倒掛在水果店頭,尊為‘膠菜’”。
大白菜是在明朝時由中國傳到李氏朝鮮的,之后成了朝鮮泡菜的主要原料。韓國電視劇《大長今》中有主人公試種從明國引進的菘菜(大白菜)的情節。
二、蔬菜儲存問題
而白菜有個最大的弱點,就是不易保存,容易腐爛。而古時沒有大棚蔬菜,只有暖房蔬菜,但是費用極其高額,平常人是用不起的。而且存儲條件也非常不好。于是,古人對各類蔬菜用很多種辦法儲存,有洞穴儲存,冰窖儲存,但費用都昂貴,后改為有晾干儲存。
至于腌制,因為古代時鹽并非廉價品,是屬于國控物質,并沒有普及開來。

而腌制用的辣椒則是在明末從美洲傳入中國的。起初辣椒只是作為觀賞作物和藥物進入中國,當時被人們稱為番椒。而最先開始食用辣椒的是貴州及其相鄰地區。在鹽缺乏的貴州,康熙年間辣椒起了代鹽的作用,可見與生活之密切。從乾隆年間開始,貴州地區大量食用辣椒。乾隆年間與貴州相鄰的云南鎮雄和貴州東部的湖南辰州府也開始食辣子。嘉慶以后,黔,湘,川,贛幾省辣椒已經普遍種植,嘉慶時有記載說,江西、湖南、貴州、四川等地已經開始種以為蔬了?,F在已經成為重要的蔬菜和調味品,種子油可食用、果亦有驅蟲和發汗之藥效。
三、朝鮮與中國關系
明朝末年滿清崛起,新舊勢力展開全面交鋒,而古代李氏朝鮮(以下古代李氏朝鮮*簡稱朝鮮)意外成了雙方正面接觸的戰場,眾所周知朝鮮視明朝為宗主國,對明朝十分敬畏,滿清興自東北,要想與明朝正面對抗,勢必要拿下朝鮮以示聲威。
公元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親自率領15萬八旗子弟渡過鴨綠江,全面進攻朝鮮,朝鮮軍事實力薄弱,多年來都是靠明朝扶持才安穩無事,此時明朝自顧不暇,根本分不出精力來管朝鮮安危,不出一年時間,清軍包圍漢城,朝鮮被迫接受和談。
為了從中打壓明朝,皇太極在談和條件中提出了十分苛刻的條件,首要是讓朝鮮放棄明朝,轉而成為清朝的附屬國,并且朝鮮王子需要作為人質,接受清朝看管,此外朝鮮每年必須向大清朝貢,對于滿清開出的條件,朝鮮人雖然憤怒卻又不得不接受。

而作為白菜在當時古代朝鮮仍屬于上層食用蔬菜。而朝鮮又是等級非常嚴謹的地區,依然有鹽引制,腌制菜在當時朝鮮仍屬于士大夫貴族用餐。
而辣椒使用是在中國乾隆時期才在貴州地區代替鹽大量使用。直至嘉慶以后,黔,湘,川,贛幾省辣椒才開始已經普遍種植。還是白菜儲存問題,和鹽管制問題,加之當地有中醫使用經驗所說的“溫中散寒,除風發汗,去冷癖,行痰,祛濕。”之用。以辣帶鹽的腌制品開始在中國出現。

綜上所述,朝鮮進行腌制泡白菜,應該在清朝嘉慶年之后才開始。而韓國所說泡白菜是朝鮮發明的,那就更是睜眼說閑話。更何況,目前韓國絕大多數人并不能讀識古代朝鮮的歷史書籍,因為這些歷史書籍都是古代漢語言文字書籍。而朝鮮朝鮮王國的世宗大王于1443年(世宗25年)12月創建訓民正音(即朝鮮諺文),在全國廣泛發布是1446年(世宗28年)。而真正在朝鮮普及是20世紀20年代,但依舊是朝鮮文和漢字摻合在一起使用。而韓國則是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才真正全面使用朝鮮諺文。
所以說諺文字才普及不到五十年的韓國,怎么能知道朝鮮的泡菜歷史呢。相信真正的韓國歷史學家絕不會信口開河說泡菜是朝鮮發源地的。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44601.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