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張勇講海底撈服務(海底撈創始人張勇)
發布時間:2025-06-15閱讀(17)
觀察者網訊(文/盧思葉 編輯/莊怡)短短4個月,海底撈市值從4500億港元一路滑坡,跌至2000億港元以下。6月25日收盤,海底撈報36.95港元,較今年2月份的歷史最高位85.8港元已回調近57%,市值約1958億港元。
股價暴跌令其創始人張勇直接丟掉了新加坡首富的位置,2020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張勇夫婦以190億美元身家位列新加坡首富,而據福布斯富豪榜實時榜,張勇目前的排名已經下降至第4位。
與此同時,張勇回應海底撈不好吃的話題在近日沖上熱搜。對于“海底撈服務好,但是味道一般”的質疑,張勇回應稱,餐飲業和火箭上天是有差異的,火箭上天有標準,餐飲沒有標準。
張勇表示:“洞察人性很難講,比如消費者說海底撈不好吃,其實可能是嫌價格貴。我老婆說我回家晚,可能是我對她關心不夠。如果我信我老婆的話,每天都在家待著,我相信我老婆會更討厭我。”
此番言論來自6月15日張勇在投資者交流會上的發言,面對連月下跌的股價和業績大幅下滑,張勇在此次會議上回應了諸多問題,從這個創始人的發言中,可以窺見海底撈千億市值蒸發背后的些許原因。

海底撈創始人張勇
回應業績:對持續增長不抱希望,內部管理問題很大
今年3月海底撈發布的業績報告顯示,2020年全年,海底撈集團實現收入286億元,同比增長7.8%;全年凈利潤3.09億元,同比降幅高達86.8%。
這是海底撈首次出現業績下滑,此前2016年至2019年,海底撈業績一直在高速增長中,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海底撈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分別約為35.63%、36.24%、59.53%、56.50%;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分別約為169.6%、39.81%、60.16%、42.44%。
其中有疫情的影響,也顯現出海底撈的盈利疲態,而對于未來的業績增長,張勇并沒有表現出信心。
“我作為海底撈最大的股東,我是不抱有希望的,任何企業都不會持續增長…企業是組織,和人一樣有生命力。今年好,不一定明年好;今年不好,不一定明年不好。”張勇在交流會上稱。
對于業績下降的原因,張勇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內部管理問題,“內部管理始終存在,無論上市前還是上市后,我一直在公共場合強調海底撈管理弱的方面。”
張勇表示,比如制度建設方面,海底撈從創業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真正建立過完全科學的制度;比如流程化操作方面,組織大了會有各種層級,每個層級在操作中都可能會違反一些制度。
“為什么之前網上炒作海底撈制度很牛?因為被業績給掩蓋了,而且我每次說有問題,大家都說我是謙虛。”張勇稱。
張勇指出,把翻臺率定為考核指標的時候,員工會拼命去做高翻臺率,翻臺率到5時,消費者的等待時間就變長,影響消費者體驗;如果翻臺率降低到4.5,拉新率又會出現問題。拉新率、復購率加入到考核中還是有問題,經營指標會下降;然而經營指標好了,賺了很多錢,也未必就好,因為消費者吃虧了,可能兩個月之后就不來了。
張勇坦言,“這些指標是一個平衡,不能強調某一個指標,平衡是非常艱難的。我過去沒有能力解決這些問題,將來我也未必能夠真正解決這些問題。”
回應質疑:大家神話海底撈了,未來還會繼續擴張
從財報來看,業績下降很大程度來自于疫情期間海底撈仍在快速擴張,在2020年一季度餐飲門店紛紛關門停業時,海底撈還在激進擴張中。
2020年全年,海底撈新開業544家海底撈門店,全球門店網絡增至1298家,平均每天開出1.5家門店,創下公司成立以來開店速度的新高。
而疫情對餐飲影響遠超預期,海底撈試圖抄底卻被困于其中。對此,張勇也在交流會上反思稱是自己對趨勢的判斷錯了:“2020年6月份,我判斷疫情在9月份就結束,但是直到今天為止,我們臺灣、新加坡的店還受疫情影響開不了。現在看確實是盲目自信,當我意識到問題的時候已經是今年1月份,等我做出反應的時候已經是3月份了。”
在接近1300家門店的規模下,張勇3月才“做出反應”已經為時已晚,海底撈的盈利能力在不斷下降,海底撈其他高管在交流會上透露,海底撈的單店回收成本周期比2019年大大延長了。
數據上看,海底撈的翻臺率較2019年出現大幅下降,海底撈2020年在一線城市的翻臺率為3.4,在二線、三線及以下城市的翻臺率為3.6。其2019年在一線城市的的翻臺率為4.7,在二線城市翻臺率為4.9,在三線城市及以下城市的翻臺率為4.7。

為了彌補損失,海底撈曾嘗試將全線菜系漲價,卻引發了諸多消費者的反對,彼時海底撈就漲價一事致歉,并承諾將價格調回到漲價前的水平。但從財報上看,海底撈的客單價一直在上漲,從2019年的105.2元漲至2020年的110元,越來越多的負面評價稱,海底撈“味道一般還很貴”。
對于海底撈口味的質疑,張勇回應稱餐飲沒有標準,“只不過是有些企業強調口味,我們不重視而已。看報表,我們的營銷費用是零。”
而對于擴張帶來的困境,張勇表示,2015年之后,海底撈進入快車道,帶來了表面繁榮,現在遇到困難,等整合好這1000多家店之后,擴張還會繼續,不會因為現在的情況而對管理上進行大的調整。
“盲目擴張的事情肯定會發生,一旦我整合好現在的門店,我還會擴張,因為這是我的使命。穩定了我就沖鋒,不穩定了我就穩定,穩定下來就再沖鋒,直到海底撈倒下來為止。”張勇稱。
同時,張勇在發言中多次表示,輿論對海底撈過于關注了。“我個人不花錢長期占據各大頭條,別人想上都上不了,我就用幾個店試點下新產品都能上頭條,很尷尬…”
“大家神話海底撈了,我本人非常反感。你們要理性,投資要謹慎。我常常講,要想知道什么是名不符實,看看海底撈就知道了。所有餐飲企業面臨的困難,我們同樣面臨;所有餐飲企業不能解決的問題,我們依然沒有解決。”
“我有很大的野心,我從24歲創辦海底撈到現在,我的心還沒死,我還想折騰。我關注組織、供應鏈、新技術,如果三個方面能夠落實下去,我們是可以改變餐飲行業成本結構的。開個面館嘗試,投資20-30萬,失敗了又怎么樣呢?簡單的事情放在我們身上就被大家關注了。”張勇稱。
從這些發言來看,張勇強調企業發展有周期,且對海底撈的未來還是保持著堅定的信心,但在此時品牌力和滿意度下滑時,服務已經不再是海底撈的護城河,盈利能力是擺在海底撈面前的一道難題,未來的海底撈需要盡快恢復盈利能力,向資本市場做出自證。
(作者 盧思葉,關注零售、教育、消費、本地生活等領域,交流爆料歡迎lusiye@guancha.cn)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46808.html
上一篇:燙面蒜苔蒸餃(開胃解膩燙面蒸餃)
下一篇:什么是采訪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