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6-15閱讀(18)
眾所周知,心腦血管病是目前我國居民死亡的第一死因,最根本的防治措施是阻止延緩血管發生動脈粥樣硬化,這可不是單單靠藥物來解決的問題,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細節都與此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比如每天吃的食用油,就要做到科學合理地吃,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要知道,導致心腦血管病的血管病變,是因為血管發生了動脈粥樣硬化,在其發生過程中最主要的是因大量的脂肪沉積在了血管壁上,而主要沉積的脂肪被稱為飽和脂肪酸,而與之相反的不飽和脂肪酸既不易沉積在血管壁上,與飽和脂肪酸還存在競爭關系,有助于減少甚至清除沉積在血管上的脂肪。
因此,從保護血管阻止動脈粥樣硬化發生方面來說,我們希望每天攝入的脂肪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佳,而脂肪的主要來源之一便是食物用,這便是為什么要健康合理吃油的原因。
其次來看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多少種食用油,比如橄欖油、花生油、大豆油等等在所含脂肪種類上有什么不同。

橄欖油 它是食用油中富含不飽和脂肪酸,且是單不飽和脂肪酸最多的食用油代表,被稱為是一級食物油,從上面的介紹中可知它對防治動脈粥樣硬化是有益的;與之類似的還有菜籽油,價格比橄欖油經濟實惠得多。需要注意的是,此類食用油不耐高溫,更適合用于涼拌菜或是燉湯來吃。
花生油 相比于橄欖油,花生油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少,但比一般油含量稍高,所以被稱為二級食用油,也不是很耐高溫,可以用于炒菜,但不宜高溫煎炸。與花生油類似的還有芝麻油、米糠油等。
大豆油 此類油中也含有不飽和脂肪酸,但以多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在保護血管方面的作用比單不飽和脂肪酸略差一些,常用于日常的炒菜,不建議高溫煎炸使用。此類油常見的還有葵花仔油、玉米油等。
可能有人會說,既然如此只能吃橄欖油等一級食用油了?

需要知道的是,不同的油中除了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的差異外,所含有的其它有益身體的物質比如維生素也有不同,比如花生油中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米糠油中谷維素含有較多,芝麻油是維生素E的良好來源,葵花仔油所含有的多酚類物質有益于抗氧化等等。
所以吃食用油應當多樣化,可以把多種油輪換著吃,建議不要每次購買大量一種食用油,選擇不同的小包裝食用油經常換著吃。最為重要的是,不管吃哪種油,每天吃油量都不要超過25克也就是半兩,即便是一級食物油橄欖油,吃多了同樣也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可以使用帶刻度的限油壺幫助控制吃油量。
此外,日常食用的豬油、黃油、椰子油等,主要以飽和脂肪酸為主,所以吃起來口感上更“香”,也相對更耐高溫,可用于煎炸,但食用量也要相應減少,每天食用量不要超過15克。
【如果此文幫到了您,點個贊打個賞點擊關注吧,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推薦閱讀辟謠:蛋黃是高膽固醇食物,為防動脈粥樣硬化,老年人不能吃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47133.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