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6-25閱讀(12)
|
今天的 A 股市場那可真是讓人驚掉了下巴,4800 只個股下跌,將近 200 個跌停板,這陣仗,就跟世界末日似的。上證指數跌了 0.73%,別小看這數字,它就像導火索,把整個市場的恐慌情緒都給點燃了。創業板指數表面上穩如泰山,可實際上,在這種市場環境下,誰也不敢保證下一秒會發生什么。再瞅瞅成交量,一下子萎縮到 1.5 萬億,這就好比市場的血液循環突然不暢了,資金都躲起來,不敢輕易在市場里流動。
那為啥會出現這么大規模的下跌呢?這里面的門道可深了去了。咱們先說說經濟數據這一塊。就拿 11 月份的數據來看,消費、投資、進出口增速都跟坐滑梯似的往下滑。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消費同比增速較上月回落了 0.5 個百分點,投資增速也放緩了 0.7 個百分點,進出口增速更是下降了 1.3 個百分點。這些數據意味著什么呢?簡單來講,就是整個經濟的活力在下降。老百姓的消費意愿降低了,像飲料、煙酒、服裝、金銀珠寶、化妝品、文具用品、中西藥這些日常消費領域,銷售額都在下滑。這反映到股市里,那些跟消費緊密相關的板塊,比如食品飲料、紡織服裝、醫藥商業等,首當其沖受到沖擊。企業的產品賣不出去,利潤自然就少了,股票價格能不跟著跌嗎? 這時候,有專家就說了,經濟數據的不理想,讓市場對企業未來的盈利預期大打折扣。中信證券的首席經濟學家指出,在宏觀經濟環境面臨壓力時,企業的營收和利潤增長面臨巨大挑戰,尤其是那些依賴內需市場且缺乏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在這種情況下,資金會從這些股票中撤離,轉而尋找更安全的投資標的或者干脆持幣觀望,這就加劇了股價的下跌。 咱們再聊聊上證指數的支撐點到底在哪。這可是個讓無數股民絞盡腦汁的問題。從技術分析的角度來看,有幾個關鍵的點位值得關注。首先是前期的一些重要低點,比如說 3400 點附近,這個點位在之前的市場調整中曾經起到過支撐作用。從歷史數據來看,過去幾年里,上證指數有三次在跌到 3400 點附近時出現反彈,反彈幅度平均在 5% - 8%之間。這是因為當指數跌到這個位置時,一部分價值投資者認為股價已經低估,會開始入場抄底,從而形成一定的支撐力量。另外,一些整數關口也有很強的心理支撐作用,像 3500 點。當指數接近這個點位時,很多投資者會在心理上認為這是一個比較重要的防線,會根據自己的倉位情況進行買賣操作。如果指數在下跌過程中能夠在這些點位附近出現成交量的明顯變化,比如成交量極度萎縮,那就說明拋售壓力在逐漸減小,支撐的有效性可能會更強。
不過,要想更準確地判斷支撐點,光靠技術分析可不夠,還得結合基本面。海通證券的策略分析師表示,如果后續政府出臺一系列刺激經濟的政策,比如加大基建投資,像之前的 4 萬億基建投資計劃推出后,相關的建筑、建材、工程機械等板塊都迎來了一波上漲行情,這會帶動市場信心回升,那么上證指數可能在相對較高的位置就穩住,甚至出現反彈。反之,如果經濟數據持續低迷,企業盈利狀況不斷惡化,那指數可能會繼續向下尋找支撐,甚至有可能跌破前期的重要低點。 那什么時候適合買入呢?這可是個技術活,得根據不同的投資風格來判斷。 如果你是短線投資者,那你得像個敏銳的獵人一樣,時刻關注市場的細微變化。當跌停股票數量開始大幅減少,比如減少到 50 只以下,同時市場的恐慌指標開始回落。這里有個恐慌指標,是根據市場的漲跌停家數、振幅等數據綜合計算出來的。當這個指標從高位回落 30%以上時,可能就會出現一些短線的買入機會。而且,這時候你得關注那些率先反彈的板塊,比如之前的科技板塊或者新能源板塊。以科技板塊為例,當板塊內有一些龍頭股開始放量漲停,并且帶動整個板塊的成交量明顯放大,比如成交量較前一日放大 50%以上,這時候你可以小倉位地參與一下短線交易。但一定要記住,短線交易風險極高,就像走鋼絲一樣,一不小心就可能血本無歸。所以,你必須設置好止損位,一旦股價走勢與預期不符,虧損達到你設定的 3% - 5%的止損線,就得果斷割肉離場。 要是你是中線投資者,那就得有點耐心了。你得等經濟數據出現好轉的跡象,這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看到的。比如說消費數據,得連續兩個月以上出現環比增長,投資增速也要開始企穩回升,進出口數據也得有改善的趨勢。這時候,你可以去挑選一些業績穩定、行業前景較好的股票。怎么挑呢?你可以看企業的財務報表,像那些凈資產收益率連續三年保持在 15%以上,凈利潤增長率穩定在 10%以上的企業,就比較靠譜。例如家電行業的一些龍頭企業,它們在行業內有較高的市場份額,品牌知名度高,技術研發能力強,即使在經濟環境不太好的時候,也能憑借自身的優勢保持相對穩定的業績。在買入的時候,別一股腦把錢全投進去,可以分批買入。先拿出 30%的資金建倉,如果股價繼續下跌,當跌到你根據技術分析和基本面分析確定的支撐位時,再買入 30%,這樣可以有效降低平均成本。 對于長線投資者來說,那眼光得放長遠,得看到國家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你得關注國家的長期發展戰略,就像國家現在大力倡導的科技創新戰略,對 5G、人工智能、芯片等高科技領域的支持力度那是相當大。從數據上來看,國家在這些領域的研發投入每年都以 20%以上的速度增長。你就可以選擇那些在這些領域里有核心競爭力的行業龍頭股,然后長期持有。比如華為雖然沒有上市,但像中興通訊這樣在 5G 通信技術領域有深厚技術積累和廣泛市場布局的企業,就值得長線關注。還有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科大訊飛,它在語音識別、智能交互等方面處于行業領先地位,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在各個行業的應用逐漸普及,從長期來看,這類企業有望實現業績的持續增長。只要企業的基本面沒有發生重大變化,比如沒有出現核心技術被替代、重大財務造假等情況,就可以堅定地長期持有,不要被短期的股價波動所影響。
以下是在面對 A 股下跌時,已持倉和準備買入的不同應對策略: 一、已持倉情況1. 冷靜評估持倉股票基本面 ? 首先查看公司的財務報表,關注營收、利潤、資產負債率等關鍵指標的變化趨勢。例如,如果一家公司在行業整體下滑的情況下,仍能保持穩定的營收增長,且利潤沒有大幅縮水,資產負債率處于合理區間(一般工業企業在 40% - 60%較為健康),那么說明該公司的經營狀況相對穩健,可考慮繼續持有。以貴州茅臺為例,在過往市場波動中,其憑借強大的品牌力和穩定的消費群體,業績持續向好,長期投資者在股價下跌時若堅信其基本面未變,就不應輕易拋售。 ? 分析公司所處行業的發展前景。若行業屬于新興產業且有政策大力扶持,如新能源行業,即使短期內股價因大盤下跌而受挫,但從長遠來看,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企業有望受益,可繼續持有相關股票等待行業紅利釋放。相反,如果持倉股票所在行業是夕陽產業,且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技術替代風險,如傳統的膠卷相機行業在數碼時代的沒落,就需要更加謹慎地考慮是否繼續持有。 2. 檢查投資組合的分散性 ? 查看自己的投資組合是否過于集中在某一板塊或少數幾只股票上。如果是,當該板塊或這幾只股票受到市場沖擊時,整個投資組合的風險就會被放大。例如,若投資組合中 80%以上都是科技股,在科技板塊整體回調時,組合凈值可能會大幅下跌。此時,可以考慮適當減持部分漲幅過高或基本面相對薄弱的股票,將資金分散到其他相關性較低的板塊,如消費、醫藥等防御性板塊,以降低組合的整體風險。 ? 評估股票在投資組合中的權重是否合理。根據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確定每只股票在組合中的合適比例。例如,對于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者,單只股票的權重不宜超過 10%;而對于風險承受能力較強且對某只股票有深入研究和信心的投資者,其權重可以適當提高,但一般也不宜超過 30%。如果發現某只股票的權重過高,可在下跌時適當減持,調整到合理比例。 3. 依據技術分析確定止損或加倉時機 ? 利用技術指標判斷股價走勢。如移動平均線,如果股價跌破了重要的長期移動平均線(如 200 日均線),且成交量放大,這可能是一個較為強烈的賣出信號,投資者可以考慮止損。但如果股價在下跌過程中,在某一關鍵支撐位(如前期低點、整數關口等)獲得支撐,且技術指標如相對強弱指標(RSI)進入超賣區間(一般低于 30),同時成交量開始萎縮,說明拋售壓力可能逐漸減弱,此時可以考慮適當加倉,降低平均成本。例如,某只股票在前期低點附近,RSI 指標為 25,成交量較前期大幅減少,投資者可在此時少量加倉,后續若股價反彈,可根據情況進一步調整倉位。 4. 關注市場情緒和宏觀政策變化 ? 密切留意市場的整體情緒。當市場恐慌情緒蔓延,媒體普遍唱空,投資者大量拋售股票時,往往可能會出現過度反應。此時,如果自己持倉的股票基本面沒有實質性變化,可以保持冷靜,避免盲目跟風拋售。例如,在 2008 年金融危機時,很多優質股票被錯殺,那些能夠克服恐懼、堅守優質資產的投資者在后續市場反彈中獲得了豐厚回報。 ? 關注宏觀政策的調整。政府出臺的貨幣政策(如利率調整、貨幣供應量變化)和財政政策(如稅收優惠、政府投資計劃)對股市有著重要影響。如果政策轉向寬松,如降低利率、增加貨幣投放量,這通常對股市是利好消息,在股價下跌時可考慮繼續持有甚至適當加倉。反之,如果政策趨緊,如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可能會進一步打壓股市,此時需要更加謹慎地評估持倉風險。 二、準備買入情況1. 精選優質標的 ? 從行業龍頭中篩選。行業龍頭企業通常在市場份額、技術實力、品牌影響力等方面具有優勢,更有可能在市場波動中保持穩定并率先復蘇。例如,在白酒行業的五糧液,它在釀造工藝、品牌知名度和市場渠道等方面都有深厚的積累,即使在白酒板塊整體調整時,其抗跌性相對較強,且一旦市場回暖,也有較大的上漲潛力,是可以考慮買入的優質標的。 ? 關注高股息率股票。這類股票能夠為投資者提供較為穩定的現金流回報,在市場下跌時可以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比如一些大型國有銀行股,如工商銀行,其股息率常年保持在較高水平,且業績相對穩定,在股市下跌期間,投資者買入后可以獲得相對穩定的股息收入,同時等待股價回升。 ? 尋找被錯殺的成長股。由于市場恐慌或短期業績波動等原因,一些具有良好成長潛力的股票可能會被市場過度拋售。投資者需要深入研究公司的業務模式、市場前景和財務狀況,挖掘出那些被低估的成長股。例如,某家科技創業公司,雖然短期業績受到研發投入增加的影響而下滑,但它在新興技術領域有著獨特的技術優勢和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在股價大幅下跌時就可能是一個不錯的買入機會。 2. 采用分批買入策略 ? 設定合理的買入區間。根據對股票的估值分析,確定一個大致的買入價格區間。例如,通過市盈率、市凈率等估值方法,計算出某只股票的合理估值范圍,如果當前股價處于這個范圍的下限附近,可以開始考慮買入。以某醫藥股為例,經過分析其合理市盈率在 20 - 25 倍之間,如果股價下跌使得其市盈率接近 20 倍,就可以先買入一部分。 ? 分批建倉。不要一次性將資金全部投入,可以將資金分成三到五份,在不同的價格點逐步買入。比如,先買入計劃資金的 30%,如果股價繼續下跌,在跌到下一個關鍵支撐位或估值進一步降低時,再買入 30%,以此類推。這樣可以避免因一次性買入后股價繼續下跌而導致的巨大損失,同時在股價反彈時也能獲得較好的收益。例如,投資者計劃買入 10 萬元某股票,先在股價 50 元時買入 3 萬元,如果股價跌到 45 元,再買入 3 萬元,若股價繼續下跌到 40 元,買入剩余的 4 萬元。 3. 結合市場趨勢和技術分析擇時 ? 觀察市場整體趨勢。當大盤處于下跌趨勢時,應盡量避免大規模買入,可先觀望,等待市場趨勢出現反轉跡象,如指數日線級別出現底背離(指數新低但技術指標如 MACD 沒有新低),且成交量開始溫和放大時,再考慮逐步買入。例如,在 2019 年年初,上證指數經過一段時間的下跌后,出現了底背離現象,隨后成交量逐步放大,開啟了一輪反彈行情,那些在此時買入的投資者就獲得了較好的收益。 ? 利用技術指標輔助判斷。關注一些短期技術指標如 KDJ 指標,當 KDJ 指標在超賣區域形成金叉(K 線向上穿過 D 線)時,可視為短期買入信號。但需要注意的是,技術分析只是一種參考,不能單純依賴技術指標進行投資決策,還需要結合基本面分析和市場環境綜合判斷。例如,某只股票 KDJ 指標在超賣區域金叉,但公司剛剛發布了業績大幅下滑的預告,此時就需要謹慎對待,不能僅僅因為技術指標的買入信號而盲目買入。 |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4829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