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職場>個稅的速算扣除數(shù)怎么計算?
發(fā)布時間:2025-06-25閱讀(10)
|
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適用3%——45%七級超額累進(jìn)稅率,超額累進(jìn)稅率是指將應(yīng)納稅所得額劃分為7個等級,分別適用各等級的稅率。為了簡便計算稅額,直接按照應(yīng)納稅所得額從高適用稅率再扣除掉多計算的稅額部分,就是納稅人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款。這里從高適用稅率多計算的稅額部分就是速算扣除數(shù),那么速算扣除數(shù)具體如何計算的呢?
本級的速算扣除數(shù)==∑上級各級應(yīng)納稅所得額×(本級稅率-各級對應(yīng)的稅率)上一級最高應(yīng)納稅所得額×(本級稅率-上一級稅率) 上一級速算扣除數(shù)
以綜合所得稅率表為例,第1級適用3%稅率,不存在速算扣除數(shù);第2級的速算扣除數(shù)=36000×(10%-3%) 0=2520元;第3級的速算扣除數(shù)=144000×(20%-10%) 2520=16920元;第4級的速算扣除數(shù)=300000×(25%-20%) 16920=31920元;第5級速算扣除數(shù)=420000×(30%-25%) 31920=52920元;第6級速算扣除數(shù)=660000×(35%-30%) 52920=85920元;第7級速算扣除數(shù)=960000×(45%-35%) 85920=181920元。 稅率表中直接給出速算扣除數(shù),我們在計算個稅時就不需要再分幾段計算了,直接應(yīng)納稅所得額從高適用稅率減去速算扣除數(shù)就是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款。 比如某納稅人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全年收入扣除基本費(fèi)用、“三險一金”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以及其他符合條件的扣除項目后的年度應(yīng)納稅所得額是40萬,分段計算下,需要分4段計算,36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36000——144000元部分(144000-36000=108000元),稅率為10%,144000——300000元部分(300000-144000=256000元),稅率是20%,400000——300000元部分(400000-300000=100000元),稅率為25%。 需要繳納的個稅稅款: 36000×3% 108000×10% 256000×20% 100000×25%=68080元。 在知道速算扣除數(shù)的情況下,需要繳納的個稅稅款=應(yīng)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400000×25%-31920=68080元。 除了綜合所得適用超額累進(jìn)稅率外,工資薪金所得預(yù)繳稅率(與綜合所得一致,3%——45%超額累進(jìn)稅率)勞務(wù)報酬所得預(yù)繳稅率(20%——40%的3級超額累進(jìn)稅率)以及經(jīng)營所得稅率(5%——35%的五級超額累進(jìn)稅率)都是超額累進(jìn)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的計算原理是一致的。 從個人所得稅的稅率可以看出,納稅人取得的收入越多,對應(yīng)的稅率越高,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稅款也越多,以綜合所得為例,超過96萬的部分,就要按照45%來繳納個稅,多取得1萬元,就要多繳納4500元個稅。 |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4867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