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6-25閱讀(12)
|
在當今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下,全球航線正經歷著深刻的變革與調整。從“停飛潮”到部分區域航線的復蘇與拓展,這些變化不僅反映了地緣政治、經濟形勢的影響,也預示著未來航空業的發展趨勢。 近期,國際航線領域的諸多事件引發廣泛關注。日本試行免簽政策的消息一出,攜程平臺日本站中國目的地搜索熱度環比增長 112%,直飛航班查詢量大幅上升。此前對韓國試行免簽后,航班預訂量增長 130%,這些都彰顯出政策對航線熱度的顯著推動作用。 從 2024 年 11 月至明年 3 月的新航季,共有 194 家國內外航空公司計劃每周安排客貨運航班 11.8 萬班,同比增長 1.2%。中國國際航班恢復態勢良好,預計明年上半年完全恢復。然而不同區域間差異明顯。中美航線恢復尚不足 2019 年的 30%,近半年多國有航司退出與中國航線運營,如澳大利亞、英國、德國等國的航空公司。同時,中美航權對等原則也限制了航班數量的增加。澳洲航線恢復同樣緩慢,澳大利亞簽證政策收緊致中國旅客減少,中國新開中澳航線分散客流,使澳航舊航線盈利困難。受這些因素影響,國航占比上升,外航占比下降。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部分區域航線的火熱。“一帶一路”沿線區域成為新增航線集中地。中國企業出海促使航線拓展,如南方航空開通深圳到墨西哥城航線。中東地區與中國商業往來和旅游需求增長,沙特、阿聯酋等國與中國航線增加。傳統熱門區域中,日韓、東南亞承接大量中國出境游需求,往返日韓航班接近飽和,東南亞因免簽政策和季節因素成為熱門目的地,新增航班集中于新一線城市與這些地區之間。歐洲雖直飛通航點有所減少,但仍是國航重要區域,十一黃金周等因素推動中國游客赴歐興趣激增。 從城市維度看,國際航班向一線城市集中,市場份額提升至近 6 成,其他城市則有不同程度下降。這反映出一線城市在國際航空運輸中的核心樞紐地位進一步強化,資源集聚效應明顯。 一、國際航線恢復受阻的現狀與原因(一)地緣政治因素引發“停飛潮” 就拿中美航線來說吧,這恢復情況簡直慘不忍睹,到現在連 2019 年的 30%都沒達到。為啥呢?這地緣政治因素可占了大頭。自從俄烏沖突爆發后,歐美那些國家對俄制裁,這就導致飛往中國的航班得繞開俄羅斯領空。您可別小瞧這一繞,那成本“蹭蹭”地往上漲。比如說從美國東海岸的紐約到北京,原本的飛行路線挺順溜,現在一繞飛,時間就多了 1.5 小時左右。這多飛的時間,那可都是錢啊!飛機得多燒油吧,粗略算一下,如果是波音 777,這多出來的 2.5 小時航程,光油耗就得增加近 20 萬人民幣。而且,為了裝更多的油,載貨量就得減少,按照 10 元一公斤的價格算,又損失了 18 萬。再加上空乘和飛行員的小時費增加,輪崗員工人數也得增多,這么七七八八算下來,平均每位乘客的成本至少增加了 1100 多塊。可這機票價格呢,在淡季的時候,從中國飛往歐洲如德國法蘭克福的機票價不過兩三千元,這繞道的額外支出,哪個航空公司能扛得住啊?所以啊,像澳大利亞、英國、德國等不少國家的航空公司,都紛紛退出了與中國之間的航線,這就引發了一小輪“停飛潮”。 (二)客源不足與市場需求變化 除了地緣政治因素,客源不足也是個大問題。就說中美航線,以前那可是熱熱鬧鬧的,2017 年特朗普上臺第一年,赴美中國游客數量達到了 317 萬的高峰,2019 年雖然略有下滑,但也有 282 萬。可這幾年呢,情況急轉直下,中國游客開始呈跳水式銳減,只剩下每年不到 40 萬。您想啊,沒了客源,這航班開著不就是賠錢嘛。再加上中美之間有航權對等原則,如果美國航司不增加航班,中國也沒辦法單方面增加。今年初,兩邊約定每周可以運營 100 班定期航班,兩邊各 50 班,結果中方的 6 家航司都把額度飛滿了,美國航司那邊卻還剩著。這就是因為他們客源不足,不敢輕易增加航班。還有像紐約到上海的航線,需求也不旺盛,這也嚴重影響了航線的恢復。 (三)簽證政策與旅游市場競爭 簽證政策對國際航線的影響也不容小覷。就拿澳大利亞來說,由于內政原因,他們從去年底開始收緊了簽證政策,這一下可不得了,導致近兩年預期移民人數減半,中國也從原本澳方最大的旅客來源國,降到了第四位。今年 3 月,國內的旅澳人數僅為 2019 年同期的 43%。您看,沒了游客,航空公司的生意肯定不好做啊。而且,中國現在新開了不少中澳航線,這客流一分流,澳航在舊航線上就沒法盈利了,最后只能被迫停止運營。再看看旅游市場競爭,現在全球旅游市場競爭那是相當激烈。東南亞一些國家推出了各種免簽政策,吸引了大量中國游客。比如說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這些地方,又好玩,簽證又方便,很多游客就不去歐美澳這些地方了,這也使得歐美澳的一些航線客源進一步減少。
二、航空板塊發展的整體趨勢分析(一)國內航線與國際航線的分化 在國際航線恢復受阻的情況下,國內航線和國際航線就出現了明顯的分化。國內航線這邊呢,隨著國內經濟的復蘇和人們出行需求的增加,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就拿今年前三季度來說,國內旅游市場那是相當火爆,這就帶動了國內航線的客流量大幅增長。航空公司也紛紛加大了在國內航線的運力投放,新開了不少航線,加密了一些熱門航線的班次。比如說一些旅游熱門城市之間的航線,像成都到三亞、上海到昆明等等,航班數量都增加了不少。而國際航線呢,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些受阻因素,還面臨著國際局勢不穩定、各國防疫政策差異等問題,恢復起來困難重重,整體運力和客流量都還處于較低水平。 (二)航空公司的戰略調整 面對這種情況,航空公司也在積極調整戰略。一些航空公司開始把重點更多地放在國內航線的優化和拓展上。比如提高國內航線的服務質量,推出一些特色航班,像親子航班、商務專享航班等等,來吸引更多的旅客。同時,也在加強與國內旅游企業、酒店等的合作,打造一站式旅游服務產品,增加客戶粘性。在國際航線方面,航空公司也沒有完全放棄。他們開始尋找一些新的國際市場機會,比如說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航線合作。像南方航空開通了深圳到墨西哥城的航線,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條航線不僅是中國航空史上最長的航線,也是目前中國唯一直飛墨西哥和拉丁美洲的客運航線,為中國與拉美地區的經貿往來和旅游交流提供了便利。還有一些航空公司在國際航線的運營上,開始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和效益提升。比如通過優化航班計劃,合理安排機型,提高客座率等方式,來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三)行業競爭格局的變化 國際航線恢復受阻也使得航空行業的競爭格局發生了一些變化。在國內航線競爭加劇的情況下,一些小型航空公司可能會面臨更大的生存壓力。因為他們在航線資源、資金實力、品牌影響力等方面都比不上大型航空公司。大型航空公司可以憑借自己的優勢,進一步擴大在國內航線的市場份額。比如說中國國際航空、東方航空、南方航空這三大航,他們在國內主要城市的航線布局已經相當完善,而且在服務質量、機隊規模等方面也有很強的競爭力。在國際航線方面,那些能夠率先突破地緣政治等障礙,恢復和拓展國際航線的航空公司,將會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比如說一些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良好合作關系的航空公司,他們可能會在新興國際市場上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 三、關注國內空中經濟(一)國內旅游市場的帶動 國內空中經濟的發展主要得益于國內旅游市場的強勁帶動。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旅游消費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而且,隨著國內交通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乘坐飛機出行旅游。比如說一些偏遠地區的旅游景點,以前因為交通不便,很少有人去,現在有了直飛航班,游客數量大幅增加。像新疆、西藏、云南等地的一些旅游景點,近年來就因為航空運輸的便利,迎來了大量游客。這不僅促進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也帶動了航空運輸業的繁榮。航空公司通過增加這些旅游熱點地區的航班班次,提高了客座率,增加了收入。同時,也帶動了機場周邊的酒店、餐飲、購物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也就是所謂的空中經濟。 (二)國內商務出行需求的支撐 除了旅游市場,國內商務出行需求也是國內空中經濟的重要支撐。隨著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之間的商務交流活動日益頻繁。特別是一些跨地區的商務合作、商務會議等,都需要乘坐飛機快速便捷地到達目的地。比如說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是國內商務活動的中心,每天都有大量的商務旅客在這些城市之間穿梭。航空公司為了滿足商務旅客的需求,推出了一系列的商務服務,像貴賓休息室、快速登機通道、機上辦公設施等等。這些服務不僅提高了商務旅客的出行體驗,也增加了航空公司的收入。而且,商務旅客的消費能力相對較高,他們在機場周邊的消費也會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進一步促進國內空中經濟的繁榮。 (三)國內空中經濟的區域發展差異 不過,國內空中經濟的發展在不同區域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一線城市和一些旅游熱點城市的空中經濟發展相對較快。比如北京首都機場、上海浦東機場、廣州白云機場等,這些機場不僅航班數量多,而且機場周邊的商業配套設施也相當完善,形成了龐大的航空城。而一些二三線城市的空中經濟發展則相對滯后。這些城市的機場航班數量較少,機場周邊的商業開發也不夠成熟。但是,隨著國內經濟的均衡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這些二三線城市的空中經濟發展潛力也很大。比如說一些新興的工業城市、區域交通樞紐城市等,隨著產業的發展和人口的聚集,對航空運輸的需求也會逐漸增加,未來空中經濟有望迎來快速發展。
四、值得關注的航空板塊個股分析(一)中國國航(601111) 中國國航是國內航空業的龍頭老大,它在國際航線方面有著豐富的運營經驗和廣泛的航線網絡。雖然國際航線恢復受阻,但它在國內航線的優勢依然明顯。它在國內主要城市的航線布局非常完善,而且與國內眾多企業、政府機構等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商務客源穩定。同時,它也在積極拓展國際航線,特別是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航線布局上有一定的進展。從財務數據來看,它的資產規模龐大,資金實力雄厚,抗風險能力較強。不過,它也面臨著國際油價波動、匯率變化等風險。投資者在關注這只股票時,要密切關注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以及公司在國際航線拓展和國內航線優化方面的戰略舉措。 (二)東方航空(600115) 東方航空在國內航線和國際航線的發展上相對比較均衡。它在國內的航線網絡覆蓋了大部分主要城市,并且在長三角地區有著很強的市場競爭力。在國際航線方面,它在亞洲、歐洲等地區的航線運營也有一定的特色。比如說它的上海至巴黎、上海至東京等航線,客流量一直比較穩定。東方航空注重服務質量的提升,在機上服務、機場服務等方面都有不錯的口碑。財務上,它的營收結構比較多元化,除了客運收入外,貨運業務也有一定的規模。但是,它也面臨著與其他航空公司類似的成本壓力和市場競爭壓力。投資者可以關注它在航線優化、服務創新以及成本控制方面的表現,來判斷其投資價值。 (三)南方航空(600029) 南方航空的優勢在于它的航線網絡覆蓋范圍廣,不僅在國內有密集的航線布局,在國際航線方面也有很多亮點。如前面提到的它開通的深圳到墨西哥城的航線,這顯示了它在開拓新興國際市場方面的積極態度。南方航空在華南地區的市場份額較大,并且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航線合作上有很多機會。從財務角度看,它的運營成本相對較高,主要是因為它的機隊規模較大,航線運營較為復雜。但是,如果它能夠在國際航線拓展和成本控制方面取得平衡,未來的發展潛力還是很大的。投資者在考慮這只股票時,可以重點關注它在新興國際航線的運營效益,以及在國內航線與旅游市場結合方面的創新舉措。 (四)春秋航空(601021) 春秋航空是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它在國內航線的競爭中有著獨特的優勢。它的票價相對較低,吸引了大量對價格敏感的旅客,特別是一些旅游散客和年輕旅客。它在國內旅游熱點城市的航線布局比較靈活,能夠根據旅游市場的需求及時調整航班計劃。而且,它在成本控制方面做得非常出色,通過簡化服務流程、提高飛機利用率等方式,降低了運營成本。不過,它也面臨著品牌影響力相對較小、航線資源相對有限等問題。投資者可以關注它在低成本運營模式下的市場拓展能力,以及在提升服務質量和品牌形象方面的努力,來評估其投資前景。 (五)吉祥航空(603885) 吉祥航空在國內航線市場上以服務優質著稱。它注重旅客的出行體驗,在機上服務、機場服務等方面都有很多特色服務。它在國內主要城市的航線布局也在不斷完善,并且與一些旅游企業、酒店等有合作關系,打造了一些特色旅游航線產品。在國際航線方面,它也在逐步拓展,特別是在亞洲地區的一些國際航線有一定的市場份額。財務上,它的盈利能力相對較強,資產負債率較為合理。但是,它也面臨著市場競爭激烈、國際航線拓展難度大等挑戰。投資者在關注這只股票時,可以重點關注它在服務創新、航線合作以及國際航線拓展方面的動態。 在國際航線恢復受阻的大背景下,航空板塊的發展面臨著諸多挑戰和機遇。投資者在關注航空板塊個股時,要綜合考慮公司的航線布局、市場競爭力、財務狀況以及行業發展趨勢等多方面因素,謹慎做出投資決策。同時,也要密切關注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國內旅游市場和商務出行需求等外部因素的變化,這些因素都可能對航空板塊個股的表現產生重要影響。
|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4932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