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6-25閱讀(14)
|
中國的傳統節日并不是十二個,而有十七個,按先后順序,分別是春節、元宵節、龍抬頭、社日節、上巳節、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下元節、冬至節、臘八節、小年、除夕。 最為出名的中國十二傳統節日就是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臘八節、小年和除夕。 春節的簡介 春節即農歷新年,是一年之歲首,意為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為歲首、新春、新歲、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等。 我國過年悠久,在傳承發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習俗,例如辦年貨、掃塵、貼年紅、團年飯、守歲、壓歲錢、拜歲、拜年、舞龍舞獅、拜神祭祖、燒炮竹、燒煙花、游神賽會、年例、押舟、祈福、廟會、游鑼鼓、上燈酒、賞花燈等習俗。 元宵節的簡介 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農歷正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www.Ws46.com) 元宵節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民俗表演。
龍抬頭的簡介 龍抬頭(農歷二月二)又稱為春耕節、農事節、青龍節、春龍節等。 農歷“二月二”,既是“龍抬頭節日”又是土地神誕辰“社日節”。南方”二月二“龍抬頭主要以祭社(土地神)習俗為主,祭龍習俗主要在龍升天的仲夏端午。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 寒食節簡介 寒食節歷史悠久,是源傳于我國北方的傳統節日,寒食節期間的習俗,主要有禁火、冷食、祭祀。歷史上,寒食節活動由紀念介之推禁煙寒食為主,逐步演變為以拜掃祭祖為主。
清明節的簡介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節期在仲春和暮春之交。 習俗:全國因各地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上或細節上的差異,各地節日活動雖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共同基本禮俗主題。每逢清明時節,人們無論身處何方,都會回鄉參加祭祖活動,緬懷祖先。 端午節簡介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時間為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 習俗:端午節在傳承發展中雜糅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食粽子與扒龍舟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七夕節簡介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乞巧節、雙七、牛公牛婆日、七姐誕等i,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題的綜合性節日。時間為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七。 習俗:七夕節是世界上最早的愛情節日,七夕夜晚坐看牽牛織女星、訪閨中密友、拜祭織女、祈禱姻緣、切磋女紅、乞巧祈福等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七夕習俗。 結語: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國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51762.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