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紅肉致癌的說法(紅肉被列為致癌物)
發布時間:2025-06-30閱讀(14)
“中國人癌癥高發就是吃肉太多惹的禍!”
“豬肉、牛肉在國外都被列為致癌物了,就我們中國傻傻地還在吃很多。”
……
中國確實是一個肉類消費大國,甚至一年就能吃掉世界上一半的豬,2014年,美國農業部統計,中國人一年吃了5716.9萬噸豬肉,占全球市場的52%。
隨著國民經濟的提升,我們對豬肉的消費能力也大大增長,如今豬肉在餐桌上已經十分常見,值得注意的是,包括豬肉、牛肉在內的紅肉,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2A類致癌物,難道中國如今癌癥高發的局面,是吃肉太多惹的禍嗎?

一、中國癌癥高發是吃肉惹的禍?
致癌因素與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每個人都可能會得癌。由國家癌癥中心赫捷院士和陳萬青教授牽頭的發表在《柳葉刀——全球健康》的論文中分析了中國常見癌有相關性的致癌風險因素,危險因素竟高達23種!
4種行為因素:
吸煙、二手煙、飲酒、缺乏鍛煉
7種飲食因素:
水果、蔬菜、膳食纖維、鈣攝入不足
紅肉、加工肉類制品、腌菜攝入過多
2種代謝因素:
體重超標、糖尿病
2種環境因素:
PM2.5污染、紫外線輻射
8種感染因素:
幽門螺桿菌、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丙肝病毒(HCV)、艾滋病毒(HIV)、EB病毒(EBV)、人乳頭瘤病毒(HPV)、華支睪吸蟲、人類皰疹病毒 8 型(HHV - 8)。

通過具體風險因素可以看出,紅肉、加工類肉類制品攝入過多只是其中之一,雖然該因素被列入為2A類致癌物,但要明確,癌癥的病因相當復雜,它是多種因素導致的共同結果,不能“以偏概全”把癌癥高發甩鍋在所有的紅肉、肉制品上,也不能拋開劑量來談危害。
二、豬肉、牛肉被列為2A類致癌物,還能吃嗎?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王思露表示,近幾年人們被各種“紅肉與某癌風險增加存在關系”之類的研究給“洗腦”,導致忘記了肉本身能給人體帶來的營養價值。
首先,我們要知道“致癌物清單”一共分為4類,而2A類致癌物的意思是,對人致癌數據有限,但是對動物會致癌。也就是說豬肉、牛肉等肉通過動物實驗確實證明了它存在致癌性,但對人體的作用并不明確。并沒有說,吃了肉之后,就一定會致癌。
其次,我們不要把致癌物想得太可怕。致癌物在嚴格意義上來講只是可能會提高致癌風險,風險是講究概率的,不代表100%,更何況癌癥機制相當復雜,如果真得只是吃肉就能得癌,那么對于人類而言,控癌就好控多了,也不會存在癌癥無法攻克的難題了。
最后,我們要清楚紅肉中富含優質蛋白質、血紅素鐵、維生素A、D等,對于人類的成長發育是非常重要的營養來源之一,不能僅僅因為它可能致癌,就否定紅肉肯定可以帶來的全部價值。

記得之前曾有網友留言:紅肉致癌,那我替換成白肉絕對安全。
在討論白肉能否替代紅肉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它們各自的營養價值:
紅肉:飽和脂肪、膽固醇含量更高;礦物質豐富;富含維生素B12、B6、煙酸等。
白肉:優質蛋白來源,更易被人體吸收;脂肪含量更低;海產品所含DHA對提升腦部有益;富含維生素及鈣、磷、鉀、碘等礦物質。
如此看來,紅肉、白肉在營養上各有優勢,而且并不重疊,可以說對于不同人群,面臨的營養需求不一樣,需要的營養也就不一樣,兩者誰也不能取代誰。
四、吃肉,記住這一安全劑量致癌風險是可以“避免”的,針對紅肉和加工類肉制品,限制食用量,既可以滿足營養所需,又可以降低患癌概率,可謂皆大歡喜。那么肉該怎么吃呢?南醫健康管理科林錦彥醫師表示,吃多少,選擇哪一部位,什么方式吃都是有講究的。
1、份量推薦
參照中國膳食指南建議,成人平均每天宜攝入畜禽肉40-75g,水產品40-75g。
2、肉的種類推薦
從肉的種類上來說,四條腿的(如豬牛羊等畜肉)不如兩條腿的(如雞鴨鵝等禽肉),兩條腿的不如沒腿的(魚等水產品類)。

3、肉的部位選擇
挑選脂肪含量較低的部位,凡是味香的,柔嫩的,都是高脂肪肉類。凡是不香的、發柴的都是低脂肪肉類。例如雞胸肉、兔肉、里脊肉。
4、烹飪方式選擇
肉類在烤或油炸時,不僅營養損失大,而且熱量也升高很多蒸、白灼、水煮、少油煎炒都是相對更健康的烹飪方式。
對于小艾這個食肉星人而言,一天不吃肉,感覺就像沒吃飽。肉類是很好的蛋白來源,吃得對,比戒掉肉,更容易實現,也更有益于身體。不說了,今晚就去做一個手撕雞胸肉。#健康科普大賽##健康明星計劃#
參考資料:
[1] 《中國常見癌癥的23種致癌因素公開了!避開了,癌癥不易找!》. 健康時報.2019-03-19
[2] 《白肉比紅肉好?這樣吃才最健康!》.焦作市第二人民醫院互聯網醫院.2021-10-25
[3] 《【科普】肉該怎么吃?吃多少最好?來,收好這份健康吃肉指南!》.南方醫院.2020-05-12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5657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