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喝什么湯不容易發胖湯喝多了容易變胖
發布時間:2025-07-10閱讀(9)

俗話說,寧可食無肉,不可食無湯。在秋分這個涼颼颼的天氣里,喝上一碗暖呼呼的熱湯,啊~瞬間就感受到了充沛的陽光和溫和的風,幸福得讓人原地轉圈圈!

身為廣東人,對細火慢熬的「老火靚湯」自然是情有獨鐘,雖然平時工作忙會懶得下手,但是到了周末,總會花個幾小時,從選料、開火到慢火細煮,最后加料上桌,煲一鍋料足味濃的湯好好犒賞自己。

上周我就如法炮制了一鍋胡蘿卜玉米排骨湯,永遠在減肥的朋友一開始還說,“我不喝我不喝”,最后果然放開肚皮喝了滿滿三大碗,事后有點懊惱,“唉,又要胖了,你們廣東人怎么經常喝湯也不見胖啊?!”

其實,廣東人的湯譜里也是藏有“小心機”的,想要喝上美美的湯有沒有罪惡感,請仔細朗誦全文并背誦要點。你會發現,你胖……可能只是你吃的方(真)法(的)不(太)對(多)。
精挑細選的湯料是靈魂
小的時候,聽媽媽說今天給你煲湯,簡直就像聽報菜名一樣有趣,因為各種食材的搭配組合層出不窮,比如說我最愛喝的花膠雞湯(不是花椒是花膠),節瓜蠔豉瘦肉湯、霸王花無花果豬骨湯以及粉葛赤小豆鯪魚湯……

那綿密而清潤的口感,就來自這豐富的湯頭:
烏雞、瘦肉、豬骨、雞爪、排骨、豬肚、鯪魚、甲魚……

讓人忍不住分泌口水的花膠雞湯
一口咬下去,是鮮嫩軟爛、清淡甜美的蛋白質;對于尊重食材本味的人來說,一口湯、一口肉,越喝越濃郁,越嚼越有味道,這一碗簡直散發著光芒。
而且,飯前一碗湯,把里面的雞肉、排骨等食材吃完,已經補充了一天營養所需的一半,也填滿了胃里的空虛感,從而讓人放慢了吃飯的速度,也更容易吃飽,后續攝入的熱量也要比平常少。
(雖然湯里的肉鮮美軟爛,但是卻相當于是清水煮的,熱量堪比你經常點的雞胸肉)

一碗羊肉湯下肚,已經有個4成飽了
有研究表明,飯前喝湯可以減少后續15%熱量的攝入。
而相比起那些高碳水的淀粉類食物以及火大油多的高脂肪食物,廣東人更尊崇蒸、煮、燜、炒的本味主義,以及每頓飯都不能少的青菜,這種慢慢吃飯滿足味蕾的健康飲食方式,要夸!

用雞湯煮的上湯時蔬
而令人目不暇接的滋補湯料,更是暖胃又暖心的加分食材:
健脾補氣的黃芪、黨參,活血的當歸,清暑解熱的無花果,潤肺止咳的羅漢果,利于降血糖的粉葛,溫胃祛濕的陳皮,還有玉竹、海底椰……
(不要問能不能吃,只要你咬得動,都可以吃)

因為廣東地處南方沿海,潮濕燥熱,因此什么時節煲什么樣的湯,也是有講究的:
春季祛濕溫補,夏季清暑解熱,秋季潤肺養陰,冬季滋潤進補。廣東的母親總會在秋季給孩子煲薏米眉豆排骨湯,并叮囑道,這一碗,坐定定,給我喝完哦。

一碗熱湯入肚,不僅寒意消了一大半,而且肚子也飽飽的,相比之下,「上過舌尖」的美食,也抵不過這「暖到胃里」的湯湯水水。

湯料有干貨,做法也有干貨
1、準備好新鮮的食材之后,煲湯的第一步,肯定是以姜片佐肉,加水煲開至沸騰,或者直接在開水中汆燙,稱之為“飛水”,把血絲和部分油脂去除。

2、然后,把肉類濾干水,加足山藥、玉米或者當歸茯苓等等底料,加入冷水,開火煮到沸騰,再以小火煲2小時左右,講究“沸而不滾”。
冷水煮:因為蛋白質在高溫下易凝結,不易煮出鮮味,冷水不僅能釋放出食材的鮮味,而且保存了肉質本身的營養;
小火煲2小時:能減少湯中的飽和脂肪酸含量,以及痛風高血壓人群害怕的嘌呤;如果用的是電子燉鍋,通常用時會更少,這樣才不會喪失中藥材的功效。

3、一鍋好湯,講究的是色、香、鮮、純。最后一點就體現在,煲湯的過程中,不會加油、鹽、料酒、醬油、蔥、姜等任何調味料。直到湯出鍋前的一刻,才有可能佐以少許的鹽上桌。
不然,這一鍋湯就喪失了它的靈魂。
而像豬肚雞、當歸紅棗烏雞湯等油脂豐富的湯,在盛之前,你還會見識到除了用開水燙碗之外的另一項廣東人專屬長項——撇油大法。

這樣下來,一碗雞湯的油脂也趨于普通偏低水平,更別提本身油脂更少的排骨、羊肉和豬骨湯(廣東人煲湯前會把一部分脂肪剔除)。
粗略計算,100g枸杞雞湯的熱量大約是87kcal,熱量比酸奶還要低,吃膩了低脂沙拉餐,可以適當來上一碗,保證營養更豐富,味蕾更滿足。

在食指大動的秋天,品嘗清淡鮮美里的絲絲甜,極其誘人。做法也不難,只要提前準備好材料就好,多余的還可以儲存著以后備用
烏雞半只、山藥半根、當歸適量、黃芪適量、枸杞適量、紅棗3~4顆、花菇3~4個(提前泡發)、無花果一粒
1)烏雞洗凈,放入冷水里小火煮至沸騰,去水,把雞肉沖洗一下
2)把烏雞和材料一并放入鍋里,小火煮至沸騰,撇去浮末,然后轉小火煲2小時
3)出鍋前10分鐘加入枸杞和少量鹽,最后關火上桌

美味的湯要熱著喝,想瘦瘦瘦的你,還不趕緊安排?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65252.html
上一篇:鴨血怎么燒比較嫩不要直接下鍋炒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