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區(qū)美食
發(fā)布時間:2025-07-13閱讀(14)
永定區(qū)美食有永定全牛宴、客家錘圓、永定筍粄、菜干扣肉、牛肉兜湯等。1、永定全牛宴:全牛宴是從牛頭部的舌頭開始,到內(nèi)臟的百葉、牛肝、牛心、牛肚以及牛筋、牛鞭、牛尾、牛血,最后還有一道牛雜湯。全牛宴的每一道菜都會選用牛身上的不同部位。2、客家錘圓:捶圓,又名波圓、肉圓,福建小吃,屬閩菜系,主要品類有豬肉圓、牛肉圓、牛筋圓、魚圓、蝦圓、雞圓等,牛肉圓以永定最為出名,永定下洋的牛筋圓以味道鮮美受到人們的贊譽。3、永定筍粄:筍粄(下洋人的叫法),高陂、坎市人喊捏甲(就客家話)、釀粄、包粄,其制作包括粄皮和肉餡兩部分,粄皮以薯粉為原料,用開水搓,配以適量煮熟的芋頭或番薯,制成薄圓粄塊,肉餡則以半肥豬肉及竹筍(毛竹筍、冬筍為好)為主,分別切碎,再配上蝦米、魷魚絲、香菇、胡椒粉、鹽等,然后用粄皮裹住肉餡,捏穩(wěn)封口成半月形,放進開水鍋蒸煮或者油鍋煎熟,便可加上佐料食用。4、菜干扣肉:菜干扣肉是永定名菜,是用三層肉或少量瘦肉與永定菜干烹制而成,氣味濃香,肉酥菜嫩,鮮香醇厚。5、牛肉兜湯:兜湯,傳統(tǒng)小吃,屬于客家菜。兜湯名字來由,有兩種:做兜湯的時候,所有食材都是放在一個漏罩里兜著,燙熟后再放入碗里,所以有兜著做的意思,因此叫兜湯。客家語中,端(本意是端在手上)發(fā)成兜,端著吃的湯。為什么端著吃,因為這類湯的最早是穿大街走小巷的商販制作的(在古代所有商販都是挑著擔(dān)滿街走),后由于美味可口,因此客家人習(xí)慣性把這類做法的湯取名叫兜湯。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69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