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丘特市海蠣子我的叔叔于勒中介紹的海鮮美味
發布時間:2025-10-20閱讀(4)
#生蠔#

莫泊桑是近代法國著名的短篇小說文學家,它有很多經典的作品,其中就有一篇《我的叔叔于勒》長期入選了中學語文課本的。文章中的主要人物“菲利普”夫婦,帶著全家穿戴整齊在碼頭上盼望著于勒從南美洲回來——但此時于勒正在一條客輪上賣“牡蠣”。



然后,文章中對于勒賣牡蠣,客船上的游客吃牡蠣,描述還特別詳細呢:父親忽然看見兩位先生在請兩位打扮得漂亮的太太吃牡蠣。一個衣服襤褸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開牡蠣,遞給兩位先生,再由他們遞給兩位太太。她們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著牡蠣,頭稍向前伸,免得弄臟長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動,就把汁水吸進去,蠣殼扔到海里。


這種吃法,當然是新鮮的牡蠣,生著吃了。學習了多年這個課文以后,對本文的主要內容,中心思想印象都不夠深刻了。就記著一個事兒了——這個牡蠣實在“太好吃了”。
牡蠣,是一種海洋中的“軟體動物”,就動物分類學角度來講,它屬于軟體動物雙殼綱牡蠣目牡蠣科。而且種類還挺多的,據不完全統計,有經濟價值能吃的就有20多種了。比較出名的則有亞洲長牡蠣、歐洲平牡蠣、熊本牡蠣、巖牡蠣等等。
按照我們普通人的叫法,這個東西叫做海蠣子就可以了;美食家們則喜歡很文雅地把牡蠣叫做“生蠔”等。當然,也可能“海蠣子”屬于個頭比較小肉少的牡蠣;生蠔屬于肉比較多的牡蠣了。


和很多海洋軟體動物一樣,牡蠣也喜歡附著在其他的東西上。但是它又不同于珍貴的鮑魚必須在海底的礁石上,近海、淺海的礁石或者人工投放的連接著浮標的繩索或者浮筏上面也可以。于是,牡蠣很快就解決了人工養殖的問題,而且產量還是比較大的,成了比較便宜或者說價格親民的海鮮了。



牡蠣的分布可以說比較廣泛了,我國南北方的近海海域都出產也都能養殖它。比如我們山東威海的縣級市乳山市,就能夠養殖牡蠣。而且乳山牡蠣這些年宣傳得挺多,已經挺有名了呢。



接下來要說說牡蠣的吃法了,《我的叔叔于勒》那個時代的工業化水平還不是很高海水也沒怎么被污染,所以牡蠣完全可以生吃,沒有問題了。但是,現在海洋海水環境不能和那個時代比了,所以牡蠣還是烹飪過了吃熟食比較好。


最簡單的烹飪方法,并不需要太多的技巧,蒸了吃或者煮了吃都可以。很多自助餐廳里面就有一托盤的簡單蒸煮過了的牡蠣,只是殼子厚里面的肉并不多了。然后,再一種比較“流行”的吃法就是烤了吃了,這些年吃“燒烤”很盛行呢。燒烤中有一道名菜那就是烤牡蠣了。只是能用來燒烤的牡蠣是大號的個頭大肉多,那價格肯定不菲呢。然后,大多數牡蠣是硬殼太多太硬但是里面的肉太少了,吃起來太不夠“過癮”了呢。于是,又有美食愛好者費點兒勁把牡蠣殼子里面的肉先剔出來,然后烹飪——炸了吃或者油煎了吃。于是,兩道好菜(或者說著名小吃)就出來了:這就是炸蠣黃和蚵仔煎了——一北一南,都是著名小吃啊。





牡蠣不僅僅是好吃的海鮮,它的提取物(熬出物)是一種著名的調料,就是蠔油了。這蠔油當然是個好東西了,有人拿它代替醬油使用,也有人在制作簡單菜肴或面食比如炒青菜、下面條或者拌黃瓜的時候往里面加入一點兒。能夠讓平淡的菜肴里面多一些海鮮的味道了。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7897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