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粽子怎么包的詳細步驟慢動作包粽子4步慢動作講解
發布時間:2025-10-20閱讀(4)
“五月五, 麥子熟,包好粽子過端午。”在端午節這天,必不可少的傳統活動有:為了紀念屈原的吃粽子、賽龍舟,還有人們為了驅瘟壓邪的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等。

不少上班朋友的單位一般都會在端午節發粽子,一個包裝里有各種餡料,拿出來加熱后就可以吃,很方便。不過,也有不少朋友喜歡自己包粽子,就拿我來說,家里人都比較吃傳統的紅棗糯米粽,不太喜歡吃其他雜餡的,單位發的粽子還是老字號,不過紅棗粽里只有2個小小的紅棗,吃起來味道和口感都不太夠、不過癮,所以,我家里幾乎每年都會自己包紅棗粽,每個粽子里放上3、4個棗子,自己包吃起來倍感香甜。
一、粽子為什么要包成三角形?粽子的形狀是從古時沿襲下來的。在古代,粽子被稱為“角黍”,角是牛角,祭器;黍是糯米。在端午節這天,人們把糯米按在牛角里,做出三角形狀的“角黍”。由于屈原投河自盡了,傳說老百姓為了救他就用大米包成了帶角的粽子投在江里面喂魚,這樣就能卡住魚的嘴巴。于是粽子就做成了有角的形狀。

今天,我就來介紹傳統四角粽的包法,我總結為“1環2放3蓋4二折”的方法,喜歡的朋友不妨試試:
原料:糯米1斤,粽葉40片,紅棗4兩

制作方法:
1:糯米用清水投洗二遍后,再用清水提前浸泡一晚;干粽葉放入淡鹽水中浸泡2-3個小時后,用刷子將葉子刷洗干凈,再剪去頭尾的干葉和較硬的葉柄;紅棗清洗干凈備用。





2:“1環:環成圓錐形”取二片粽葉,正面朝上排好,用手捏住兩頭,環成一個圓錐形,在圓錐形的尖頭部位最好折出來一個小小的折痕,這樣可以避免包、煮時漏米。[注意這個圓錐形剛好就是一個粽子的大小,不要太大。]


3:“2放:放餡料”左手捏緊四片葉子的交接處,右手取少許糯米放入,然后再放入3、4枚紅棗,最后再蓋上糯米,并用勺子壓實。


4:“3蓋”左手握住錐筒,用拇指和食指掐緊前端成三角形,這時,右手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粽子的2個角,把上面的葉子折下,蓋在糯米上、蓋緊蓋實。

5:“4二折”把上面多余的葉子往下壓折時,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別松開、讓上面的葉子壓住下面的葉子,先把二邊壓平、折直,再把多余的葉子右折(或者左折),同時,左手大拇指幫忙固定好,這樣,三角形便牢固了。


6:最后用線繩捆實,如果手使不上力,可以用牙齒幫忙咬緊捆牢~


7:將包好的粽子放入蒸鍋,然后倒入沒過粽子的清水,上面蓋上篦子,大火燒開轉中小火煮2個小時。


8:關火后,讓粽子浸泡2-3個小時,取出再吃會更加香甜軟糯~

1:糯米一定要提前浸泡,最好泡發一晚,讓糯米粒變膨脹,這樣,煮出來的粽子吃起來更粘更香。
2:使用干粽葉時,有朋友喜歡將其放入熱水中煮過再用,我覺得在熱水中煮后會流失掉許多粽葉的清香。我一般是這樣操作的:
1) 用淡鹽水將干粽葉浸泡2-3小時,讓干粽葉通體變成綠色、吸飽水,這樣,粽葉會更加有韌性、不易斷裂。
2) 然后再用刷子反復將粽子葉上的灰塵及臟物刷洗干凈,就可以用了。
3) 如果家里人多,包粽子數量也多,要注意將粽葉放在水中,邊拿邊用,保持粽葉一直濕潤、不變干。
3:煮粽子是冷水還是熱水下鍋?
有朋友說應該像煮餃子一樣,水開再下粽子。不過,這樣的粽子容易外熟內生、或者松散、露餡。正確的做法是冷水下鍋,讓粽子和水一起均勻受熱,這樣煮出來的粽子一點兒不夾生、而且吃起來更加粘糯可口。
4:粽子吃不了怎么保存呢?
1) 由于粽子很難煮熟,所以粽子最好煮熟后再放入冰箱保存。
2) 煮熟的粽子放入冰箱之前,要先徹底冷卻、并且瀝干水分(否則很容易變質發霉),然后將粽子放入保鮮袋中,冷藏3-4天、或者冷凍半個月。
3) 從冰箱拿出的粽子再吃時一定時徹底加熱后再吃,免得吃壞肚子。

現在,市場上常見的粽子多為三角形的四角粽,不過,也有像枕形的長的湖州四角粽、四川馬蹄粽、廣東牛角粽、遂昌長龍粽等等,不論形狀如何,吃起來都是我們熟悉的味道。
雖說現在粽子想什么時候吃都能買到,但總感覺每逢端午時,與家人一起吃更應景兒,味道也更香甜~不知你家里今年包粽子了嘛?

每天的柴米油鹽讓我們對瑣碎繁雜的廚事早就沒有了“若如初見”的感覺,但可是然而but,“不計得失、渾然忘我、樂在其中”依然是我們每天的不懈追求。愛生活、愛美食,和你一起分享食物的美味和故事。本文系趴窗看雨的小龜編輯原創,碼字不易,嚴禁不良自媒體抄襲、搬運。喜歡我就~關注!~點贊!~支持我吧~-~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7911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