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各國如何吐槽泡菜國竟然人均比我們多活6.3年
發布時間:2025-10-20閱讀(5)

過去韓劇有三寶,車禍、癌癥、治不好。

如果你看過《藍色生死戀》、《玻璃鞋》、《愛在哈佛》等韓劇(不小心暴露了年齡),想必對里面白血病的老梗已經見怪不怪了。
這就讓人起疑了,難道吃多了泡菜還容易得白血病?!畢竟韓國作為泡菜國的名聲可不是浪得虛名的。
韓國政府曾做過一項統計,發現韓國有95%的人每天都有吃泡菜的習慣,還有60%的韓國人那是一日三餐都是離不開泡菜的,每年韓國人就能吃掉90萬噸的泡菜!這么一算的話,那就是一個韓國人一年平均吃掉35公斤的泡菜。

果然是妥妥的泡菜國啊!
這么可勁兒的吃泡菜,真的不會 zuo shi 嗎?
帶著好奇心,忍不住上網查了下,結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圖片數據來自:
https://www.worldlifeexpectancy.com/world-life-expectancy-map
韓國人的壽命竟然在全球排名第9。你可別小瞧這個數字,中國作為排名51的國家,這 人均可比人家少活6.3年吶。
這是什么概念?
6.3yr ≈2299.5d ≈ 55188h ≈ 3311280min ≈ 98676800s

為什么韓國人天天吃泡菜,新鮮蔬果那么貴,還能那么長壽呢?說好的吃泡菜會致癌呢?難道韓劇里都是騙人的嗎?
其實早在多年前,韓國泡菜就被美國雜志評選為世界五大健康食品之一。
what?難道我們都被騙了?
泡菜作為韓國的著名食品,是用益生菌發酵蔬菜制成。因此,泡菜可以被認為是一種蔬菜益生菌食品,對健康有益,就像酸奶和乳制品一樣。
泡菜中營養成分:
卡路里:18千卡/ 100克
維生素:維生素C、β-胡蘿卜素、復合維生素B......
礦物質:鈉、鈣、鉀、鐵,P.....
膳食纖維:干燥的基礎上還有24%
其他功能組件:辣椒素,烯丙基化合物,姜辣素,異硫氰酸酯,葉綠素......
看完這個表,我就想說,

這么一看的話,泡菜好像很健康的樣子嘛?!
事實上,泡菜的確是好處多多。
抗誘變和抗癌作用
艾姆斯用小鼠胚胎細胞暴露于致癌物時,在培養基中形成病灶(機體上發生病變的部分)。而后泡菜提取物被添加到測試系統中。隨后,培養基中病灶數量明顯減少。這是因為,泡菜的抗癌作用主要是由于對癌細胞凋亡的調控和對炎癥的抑制;泡菜提取物有增強自然殺傷細胞和巨噬細胞的免疫功能。
泡菜中高含量的乳酸菌也有抗癌作用。乳酸菌能促進致癌物質的排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了腸道菌群結構,抑制某些腸道內的細菌酶,特別是具有催化致癌物前體向致癌物轉化功能的糞便酶,降低腸道內前致癌性物質向致癌物質的轉變,進而降低腫瘤的發生率。
并且,泡菜對黃曲霉毒素和單功能烷化劑甲基硝基亞硝基胍(MNNG)有抗誘變作用。而這兩種物質在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中,都在一類致癌物質中。
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在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在20周的時間內在每周固定的時間用自外協照射兩組老鼠,并給其中一組喂食泡菜。結果顯示,小鼠的表皮厚度在泡菜喂養組較厚由此可見,泡菜對促進皮膚健康有積極的作用。
研究還發現,喂食泡菜的無毛小鼠肝臟表達的脂質氧化反應遲緩,超氧陰離子、羥基自由基和過氧化氫含量也低于對照組,表現出更強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葉綠素、酚類化合物、維生素C、類胡蘿卜素、膳食纖維、實驗室等植物化學物質從原料和發酵過程中都顯示出抗氧化和抗衰老的活性。而菜中的抗氧化化合物可以清除體內作為氫供體形成的自由基。
抗肥胖
研究表明,泡菜有助于維持老鼠的正常體重。紅辣椒中的辣椒素可以通過刺激脊髓神經從而激活腎上腺兒茶酚胺的釋放,從而導致體內脂肪的流失。這種化合物增加新陳代謝和能量消耗。Choi報告說,鼠的體重與只喂食高脂肪食物的鼠相比,喂食含有紅辣椒粉和高脂肪食物的鼠體重明顯下降。泡菜中的紅辣椒粉是產生泡菜紅色色澤的主要原料,但是,事實上,食用泡菜比單獨食用紅辣椒粉有更好的減肥效果。同時,白泡菜(不含紅辣椒粉的白泡菜)也有較好的抗肥胖作用。
降低膽固醇
Kwon et .研究了102名年齡在40到64歲之間的韓國健康成年男性每天食用泡菜及其降血脂效應。除了食物記錄、口味偏好和個人生活習慣外,還對血液的物理和生化參數進行了檢測。研究發現,隨著泡菜攝入量的增加,膳食纖維和鈣的攝入量也會增加,泡菜攝入與HDL膽固醇呈正相關,與LDL膽固醇呈負相關。他們認為食用泡菜有助于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身體脂肪、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Kwon et. 報告說,在喂食泡菜的大鼠中,血漿膽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較低。泡菜的攝入量降低了低密度的脂蛋白膽固醇水平,然而它顯著增加了血清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泡菜中高水平的膳食纖維有助于捕獲膽固醇和三酰甘油,并通過排泄清除它們,而泡菜的發酵過程增加了原料中的功能成分。
(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都屬于載脂蛋白,是血脂在血液內轉運的一種形式,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功能是轉運內源性膽固醇,是將脂類由肝臟向外周轉運,如果LDL增高的話,會引起血漿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形成高脂血癥。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功能是逆向轉運膽固醇,是將脂類由外周轉運至肝臟分解代謝。換種說法,就是LDL增高是不利于脂類代謝的,而HDL增高則利于脂類分解代謝,也就是對人體有好處的。)
泡菜中的乳酸菌本身也能降低血清膽固醇,乳酸菌代謝飲食中的膽固醇,解毒結腸中的膽汁鹽,防止它們在肝臟中重新吸收,從而降低血清中的膽固醇水平。
其他健康益處
研究發現泡菜有降血糖和抗糖尿病的作用。在之前的小鼠實驗中,泡菜喂養組與對照組相比,血清胰島素濃度升高,胰腺細胞功能的評估升高,糖化血紅蛋白降低。用泡菜喂養的實驗組空腹血糖較低,葡萄糖耐量較好。這項研究表明,泡菜有一些抗糖尿病的作用。

看完這些泡菜的好處,還是會有人擔心吃泡菜會致癌,那么事實上是怎么樣呢?
一般認為泡菜中會有亞硝胺(又叫亞硝酸銨)這種致癌物質,吃多了會致癌。
其實這是種錯誤的說法,因為亞硝酸銨這種物質,
壓 根 不 存 在 !
在實驗室的檢測報告中顯示,泡菜中的亞硝胺水平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遠遠沒有達到致癌的標準量。因為泡菜中的維生素C、多種酚類化合物、辣椒素及其代謝產物可以防止二氧化氮和仲胺形成亞硝胺。在發酵過程中,乳酸菌幾乎耗盡了所有的二氧化氮,也顯著降低了亞硝胺的誘變性,在泡菜發酵過程中二氧化氮的含量過低而不能形成亞硝胺。
所以在商業泡菜中,完全不必擔心亞硝胺的超標而致癌。
但是!

這里要說但是,事實上,整個韓國,雖然整體壽命很長,但是有個很嚴峻的問題是,這個國家胃癌的發病率在全球范圍內也是很高的。
不是說泡菜不會致癌,甚至可以抗癌嗎!那為什么還有那么多的胃癌患者呢?
上面提到,商業泡菜中的亞硝胺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在某些手工泡菜中,或者更直白點說,泡菜在發酵的前期,其亞硝胺的含量是比較高的。在泡菜發酵的第一周,亞硝胺含量會持續上升,過了一周后,其含量才會下降。所以,愛吃泡菜的朋友,為了你的健康,請食用成熟的泡菜,切勿猴急。

另外,泡菜的含鹽量也會影響其抗癌性。實驗顯示,高鹽泡菜(含鹽量9.5%-10.5%)不但沒有抗癌效果,反而會對癌變產生協同增效作用,也就是說,泡菜中含鹽量過高,有致癌的危險。不過,一般的商用泡菜,其含鹽量一般在3%左右,在這個鹽量水平的泡菜,確實會有一定的抗癌性。
不過,小伙伴也不用太注重壽命的平均長度,畢竟影響整體壽命長度的因素很多。泡菜對壽命的影響,放在生活中來說,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相對來說,注重保養,保持心情愉悅,家庭和睦,適當運動等,都能對延長壽命起到積極作用,這些都比吃泡菜對壽命的影響要大得多。
不過,由于手賤,小編又去查了下資料,發現了一組心塞的數據

圖片數據來自:
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sp.dyn.le00.in
收入竟然還會影響壽命?!
看來,不僅是有錢人的快樂是我們想象不到的,有錢人的健康也是我們難以得到的。
既然沒有那么多錢保養身體,那就從基礎做起!早睡早起,飲食健康。
最后,還是要好好勞動好好賺錢呀,畢竟 Money 使我們長壽。


Reference:
1. Choi MW, Kim KH, Kim SH, Park KY: Inhibitory effects of kimchi extracts on carcinogen-induced cytotoxicity and
transformation in C3H10T1/2 cells. J Food Sci Nutr 1997;2: 241–245.
2. Hur YM, Kim SH, Park KY: Inhibitory effects of kimchi extracts on the growth and DNA synthesis of human cancer cells. J Food Sci Nutr 1999;4:107–112.
3. Park KY, Rhee SH: Nutritional evaluation and anticancer effect of kimchi. Proceedings of 8th Asian Congress of Nutrition, Seoul, 1999, pp. 149–152.
4. Park KY, Baek KA, Rhee SH, Cheigh HS: Antimutagenic effect of kimchi. Foods Biotechnol 1995;4:141–145.
5. Hwang SY, Hur YM, Choi YH, Rhee SH, Park KY, Lee WH: Inhibitory effect of kimchi extracts on mutagenesis of aflatoxin B1. Environ Mut Carcino 1997;17:133–137.
6. Ryu JC, Park KY: Anticlastogenic effect of baechu (Chinese cabbage) kimchi and buchu (leek) kimchi in mitomycin Cinduced micronucleus formations by supravital staining of mouse peripheral reticulocytes. Environ Mut Carcino 2001;21:51–56.
7. Raznikoff CA, Bertram JS, Brankow DW, Heidelberger CL: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studies of chemical transformation of cloned C3H mouse embryo cells sensitive to post confluence
inhibition of cell division. Cancer Res 1973;33:3239–3429.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8098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