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如何形容美食好看又好吃除了入口即化肥而不膩
發布時間:2025-10-21閱讀(4)
小時候寫作文,老師一定是循循善誘哼哼教導你:要仔細描寫、要具體形容。比如寫春游,不能記流水賬,不能寫“看到了一座山”,要寫“這座山看起來像臥佛”,也可以像大象、像靈芝、像釣魚翁,像什么都行,總之不能像座山,這樣就生動了,就是一次有意義的春游了。

你去各地景點看導游詞,清一色這類形容,都是語文老師教的。
我們小時候的作文不太會寫到吃的,愛吃是件羞恥的事,是挺丟人的低級趣味。如果要寫到食物,必須是為了贊美農民的辛勞:鋤禾日了個當午,汗滴禾了個下土。。。有次分組勞技課我問老師,我們小組可以包餛飩么?老師認為可以,于是我們小組在全班同學們無比艷羨的目光下,去一個同學家包餛飩了。幾個小學生忙了一下午,在天黑時終于吃上了皮開肉綻支離破碎看起來像餛飩、吃起來也像餛飩的,一碗餛飩。。。。并且在作文中一致認為,這是全世界最好吃的餛飩!
狠多年以后,每當我回憶起那個包餛飩的下午,以及那篇寫餛飩的作文,總是自我暗示說,那確實是一碗最好吃的餛飩,至于是否屬實,關我P事,反正在時間的長流中,人不可能兩次吃到同一碗餛飩。

老師說,你們為什么不多用一些成語來形容餛飩的美味?在老師啟發下,我們又紛紛加入了:食指大動、垂涎欲滴、津津有味、回味無窮、齒頰留香。。。等成語。
這些成語就像單位里迅速升職的年輕人一樣各有來頭,但也都面目可疑:食指大動,意思是別的手指不動?垂涎欲滴,滴到餛飩里怎么辦?津津有味,唾沫有味道?回味無窮和齒頰留香更是細思極恐,是吃完餛飩沒漱口沒刷牙吧?不衛生。
就這么幾句不科學、不衛生的成語,卻被大家用了幾十年。我們學生寫作文混混卷面也就算了,作家們拿這領稿費評職稱,好意思伐?

后來有了美食節目,主持人吃一口菜,表演一下咀嚼,眉眼之間展露一些欣喜,然后吞下食物,接下來開口描述這道菜,大家最熟悉的形容就是入口即化,反正吃什么都能入口即化,口活兒厲害,極具毀滅性;其次是肥而不膩,吃肥肉吃肥腸吃再肥的東西也不會膩。。。除了這兩句經典,排名第三的是外酥里嫩吧?反正炸過的煎過的皮都是酥脆的里面都是嫩嫩的。。。
不過我想了想,這三大絕句用來形容成都串串好像都不合適。

你以為主持人不想說點別的?那你太小看他們了。節目編導說了,隔著屏幕觀眾根本不知道你吃下去是什么感受,只能用大家聽得懂、能共情能想象的字眼來描述。人類在描述美味方面的字眼并不多,一個“鮮”字就是大家都能理解的味覺,說太復雜了觀眾就茫然:你吃了半天就告訴我這個?
有次我去烹飪比賽做評委,連續兩位選手的菜我都說:蠻好的,蠻好吃。編導不滿意,啟發我要多說點細節,而且表情要豐富:看一下什么感覺?嘗一下什么感覺?進去什么感覺?下去又是什么感覺?
哦冊那,問那么多細節干嘛,五作伐?

我在朋友圈征詢大家熟知的套路用語,你會發現,基本上寫美食都是翻來覆去在用這些詞,包括我自己也常用:
鮮嫩多汁、吸飽了汁水、咬開都是汁水
(水分未免太多了吧)
咸甜適中、濃淡適中、軟硬適中、大小適中
(怎么就這么適中)
兒時的味道、媽媽的味道、初戀的味道
(沒有大表哥的味道)
這個甜品不甜的、鹽焗雞不咸、我們羊肉沒膻味
(總之味道不對)
一生必吃、死前必吃、沒吃這個就白活了
(要么儂自噶起西)
還有:酥而不爛、皮QQ的、滑嫩爽口、味蕾大開、舌尖爆炸、好吃不胖。。。沒了這些詞,還能如何描述美味?

雀巢速溶咖啡剛進入中國時,廣告語是:味道好極了。同樣是速溶咖啡,麥斯威爾的廣告語是:滴滴香濃,意猶未盡。看起來麥斯威爾的句子更美妙,但對市場來說,顯然是雀巢這句話贏了,秒殺一切形容美味的用語,全中國人民億口同聲。

(請注意,本文不是雀巢的廣告)
細致描寫美食真不是件容易事,我既不想用上述這些俗語,又沒能力自創語言體系,也無法像村上春樹煮個意大利面也能寫得無限惆悵。所以寫了那么多吃的,寫來寫去經常就是一句:好吃。好吃的、好吃哦、好吃喲、哦冊那好吃!這樣顯得不太尊重讀者,但真要寫又太累,于是越寫越少、越來越懶得更新。各位讀者,要不我們互相妥協、來個約定吧?你們接受這種寫法,我多推薦些真實美味?

我是地主陸,帶你們吃喝玩樂的地主陸
dizhuluweixin
跟著五郎吃東京:壽喜燒小店
終于等到這一碗黯然銷魂飯
孤懸于北大西洋的這個荒島,隱藏著愛爾蘭人的愛恨情仇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91507.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