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饅頭蒸出來突然癟了什么原因蒸熟的饅頭癟了
發(fā)布時間:2025-10-22閱讀(3)
饅頭,饃也。它是北方人的主食之一。街上有賣的,大多數(shù)家庭也自己蒸著吃。大家一定遇到過剛準備出鍋的一籠饅頭,揭掉籠蓋,傻眼了。又大又白的饅頭中,卻總有一個或幾個“變小”又硬的。怎么會這樣?同一塊面團,同樣的制作方法,又是同時放入蒸籠開蒸的。由于原因一時半會找不出,也說不出其中的道理,在民間把這種癟了的饅頭叫“x捏饃”。意思是被外面有雙“無形”的“手”給“操作”了。

也有行內(nèi)人認為,或是用的面粉筋力不足,或是揉面揉胚不到位,或是堿用得少了等等,那么為什么自磨的面粉,使用的是饅頭機,還是酵母發(fā)酵的,也同樣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
其實,只要通過長期的觀察、總結和摸索,饅頭出鍋時癟了,還是在蒸制這一環(huán)節(jié)上的問題。水蒸氣才是導致饅頭癟了的直接原因。
這些癟了的饅頭表面會布滿小水滴滴過的痕跡。原來是因為水蒸氣凝聚而成的冷凝水(即蒸溜水)滴在了饅頭的生胚上,才是生胚不能膨脹,使饅頭變得又小又硬。

由此可以說,這種癟了的饅頭在開蒸以后,上氣的過程中已經(jīng)遭釘蒸餾水的“迫害”,是蒸餾水惹得禍。揭去籠蓋只是看到的結果。
這種蒸餾水是怎么產(chǎn)生的?饃是靠水蒸氣的蒸發(fā)而熟透的。而水蒸氣來自于大火加溫,蒸鍋水的沸騰。大火一直不停,必然會使水蒸氣過量。一般來說,鋁制籠屜封閉都比較緊密,水蒸氣無法通過籠屜縫隙而溢出。勢必會向最頂層籠屜及籠蓋齊聚,而鐵制籠屜極易散熱變冷,形成冷凝液滴在了生坯上,這樣饅頭的生坯不能再膨脹起來。即使再加熱蒸制,這些受到“傷害”的饅頭便不會再也食發(fā)的機會。出鍋后的饅頭自然就癟了下去,像“捏”過了一樣。

既然明白了饅頭癟了的主要原因,那么就要“對癥下藥”,做出防范的措施。若是鋁等金屬籠屜,可以在最頂層的籠屜上覆上籠屜布或者蒙上棉質(zhì)的布。這樣,即使水蒸氣過量了,有了冷凝水,有了這個“隔層”,也不去“傷害”饅頭的生胚。

另一種方法是當大火上氣后,要立馬改用中火,這樣也能防止水蒸氣的過量產(chǎn)生,避免出鍋的饅頭癟了下去。
饅頭都是北方人的主食之一,以其口味而增加人們的食欲。對蒸制饅頭有興趣的不妨去試著去做一下,看看效果如何?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99573.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