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利川美食耗兒魚鲹子魚肉質細嫩
發布時間:2025-10-22閱讀(4)
鲹子魚肉質細嫩
文/范敬貴

?子魚是我比較喜歡吃的一種魚,這種魚,味道很鮮美,就是細卡特多。但肉質細嫩,味道很鮮美。
?子魚,在寶應比較常見,三五寸長,指頭般寬,楊樹葉一樣狹長,扁平,魚鱗細密晶亮。這種魚叫翹嘴?,嘴巴高高翹起,鱗青白色,身子細長。?子魚有硬?和軟?之分。硬?魚的嘴尖硬而小,皆游竄于水面,一眼便見。軟鲹魚的嘴大且軟翹,常潛藏在水底。
記得兒時,家門前就是一條小河,?子魚很多,夏天我只要下河,就能用籃子弄到十多條。當然,什么鯽魚、草魚、黑魚,甚至于虎頭鯊,都能弄到。

以前,小河里的魚多得不得了,而且不費多大的事就能捉到魚。吃過午飯到河邊洗碗,油花兒浮起來,飯粒子沉下去,一群群的小魚就來了,隨手用碗就可以舀到了;有時抓住毛巾的兩角,像蕩秋千一樣蕩幾下,也能弄到幾條魚。那時的小河里除了弄到各種名樣的魚,抓蜆子、螺螺、“歪歪”(方言)就是河蚌,是舉手之勞。
夏天的午后,我經常拿個籃子,系上長長的繩子,把籃子往河里一沉,然后再把籃子拎起來,淘一淘,不是魚就是蝦子就進了我的籃子。家門口小河里的水,最深處也有一兩米,小時候我水性好,有時潛下水,腳在河底水草里蹚,只要蹚到了魚,一個猛子扎下去,準能把魚抓上來。魚捉到以后,交給母親,母親不是紅燒,就是煨湯,美美地吃了一頓魚可以說是家常便飯。
從前,我們家門前的那條小河,水很清澈干凈,魚蝦螃蟹比較多那,我們“霞子”(方言,小孩子)自由自在。那些小河里的河鮮,連著童年的樂趣,如今只能在舌尖上回味,記憶中重溫了。
寶應的?子魚,吃法不復雜,我們家吃?子魚一般是將魚洗干凈了,用鹽漬著,面粉裹著,香油炸著,一口咬著,又酥又脆,這種吃法有鄉土的味道。對于?子魚,其實吃法很多,可以清蒸,也可以紅燒。如果把?子魚做成魚干也很好吃,把?子魚清洗后,用細鹽腌制一兩天,曬干。吃的時候把?子魚干子放在碗里,拌上菜油、姜蔥和醋,放在鍋里蒸。蒸好后,鲹魚干子那誘人的香味從鍋蓋里彌漫出來,魚的味香濃烈四溢。吃鲹魚干子的時候,連頭帶尾嚼,又脆又香。

鲹子魚還有一種做法,就是把鲹子魚下到沸水鍋中汆至五成熟,撈起,裝在盤子里,澆上煸香的姜末、蔥花、花椒與熬好的尖角椒,做好后白黃紅綠的顏色皆有,色香味俱全。
說夸張一點,?子魚味美無比,在我們寶應鲹子魚基本上都是野生的。這是我喜歡吃鲹子魚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喜歡隔三差五的去買上一兩斤鲹子魚,放點辣椒串湯煮。講究一點的吃法,鍋燒紅后,放油,把鲹子魚兩面在鍋里都煎成夕陽顏色,看上去絢麗燦爛,再加姜蒜,紅尖椒,大火煮,小火燜,起油皮一層后,香味鮮味甜味,一切該有的味道都在屋間游走彌漫。
我欣賞鲹子魚的美味,一旦想鲹子魚吃,一向不買菜的我,也會跑到大橋菜市場去買,大橋菜市場沒有就去樂意樓菜市場,只要多跑幾個菜市場,總能買到鲹子魚。
鲹子魚一般在野魚塘里比較多,河里、湖里也不少。鲹子魚,不像鳊魚鯽魚體積大,它身子細長狹小,扁擔形狀,手指般長,游動靈活,它鱗片細小雪白,閃閃發光,似晶瑩閃爍的星星。湖里的鲹子魚比河里的鲹子魚好吃,河里的鲹子魚又比野魚塘里的鲹子魚好吃。原因在于水的流動性,越流動的水養育的鲹子魚肉質越鮮美,越甜潤。

前段時間,老同學從南京回來,他不想去飯店,更不想吃雞鵝鴨,肉類就不用說了,偏偏想吃鲹子魚,我就清晨跑到湖邊,找人買了兩斤鲹子魚招待他,鲹子魚雖小,但老同學吃得有滋有味。用鲹子魚來下酒,喝一口酒,夾一箸鲹子魚,那情景,神仙窺見,也會跳墻。更重要的是吃的是一份真情。
本文系澤文夢筆(ID:zewenfjg)出品,寶應生活網經授權發布。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9987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