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美食>民以食為天有哪些美食書中美食頂半邊
發(fā)布時間:2025-10-22閱讀(3)
小時候看電視,有句臺詞令我印象深刻。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后來,我知道這是曹操《短歌行》中的一句詩。曹操說“靠什么排憂解悶?唯有狂飲才能解脫。”
曹操愛喝酒,我愛吃美食。打小身為吃貨,我對曹操這句話非常有共鳴。
心情不好的時候,吃一頓就完事兒了。如果一頓不行,那就兩頓。
現(xiàn)在長大了,知道暴飲暴食不可取,又因?yàn)橄矚g看書,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改為看書解悶了,從書里一樣能體會到美食的趣味。

我特別喜歡看豐子愷、汪曾祺等人關(guān)于美食的文字,因?yàn)樗麄兊奈淖帜馨褌€不起眼的吃食寫到令讀者垂涎三尺,若是想知道我的感受,不妨從《人生苦短,再來一碗》中尋覓這種令人垂涎欲滴的滋味。
《人生苦短,再來一碗》書中集結(jié)了20世紀(jì)20位文化大家的美食散文。他們寫街頭餛飩攤子上飄著的煙火氣,他們寫精心裝點(diǎn)糕點(diǎn)外觀的巧思,他們寫一蟹多種吃法的鮮美,他們寫吃咸看淡的三餐四季。每一篇都讓人熟悉的食材,卻偏偏讓你從文字中品出不同的“芝蘭香”。

唐魯孫寫我們?nèi)粘5拿媸常貏e講了餛飩:肉餛飩講求肉餡兒肥瘦比例三七開,面皮兒講究不粘牙。
梁實(shí)秋寫躍躍欲試佛跳墻,調(diào)侃它是:“一鍋煮得稀巴爛的高級大雜燴”,實(shí)則寫文火慢燉的冰糖壇子肉。
蘇青談寧波人吃的紅燒鰻,說祖母把它們放在火罐里燉上大半天,待拿出來吃時揭開蓋便嗅到一陣肉香。

如果要問我,從大家們關(guān)于美食的論述中,有什么影響特別深刻的,當(dāng)屬豐子愷在《胡桃云片》中談松江人做的胡桃云片。為什么呢?
因?yàn)樗山俗龅暮以破皇呛唵蔚赜酶夤虾遥恰霸诟獾乃闹苡眉t色的線條作一黃金律的緣,而把胡桃的斷面裝點(diǎn)在這緣線內(nèi)”。“宛如在一幅中國畫上加了裝裱,或是在一幅西洋畫上加了鏡框,畫的意趣就更加煥發(fā)了”。
這哪里是在談吃食,明明是在鑒賞藝術(shù)了。
豐子愷用欣賞藝術(shù)的眼光鑒賞美食,用他自己的話來講便是“若要說吃,我吃這種糕是并用了眼睛和嘴巴而吃的。”
他把個人間煙火事,生生吃出了藝術(shù)的儀式感。

有人說,千萬不要在晚上看這本書。也有人說一本書讀完,幾乎成為半個美食家。(為什么說是半個?因?yàn)闀锟吹玫絽s吃不著啊!哈哈哈!)
豐子愷的黃酒、唐魯孫的熱切丸子、王世襄的熘鱖魚、汪曾祺的咸鴨蛋、梁實(shí)秋的酸梅湯、張恨水的烤肉、周作人的苦茶、蘇青的紅燒鰻、金性堯的蝦餃、朱自清的白水豆腐……
大師介紹品嘗過的美食,果然與眾不同,你會看到他們所見所感的美食背后的故事。
蔣介石在冬夜的街頭,身裹著一襲大衣,等待著剛出鍋的餛飩;
小市民在溫暖的后廚,帶著一腔溫暖,耐心燉煮著熱騰騰的湯汁。

陽春白雪喝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要配上清淡的茶食;
下里巴人喝茶,少有故意往清茶淡飯中尋其固有之味者。
讀得越多,就越知道,其實(shí)大家們對美食和茶事都有自己獨(dú)到的見解。
蘇青對于吃的保守,只喜歡寧波式,什么是什么,不失其本味;
周作人對點(diǎn)心的拋磚引玉,提出南北點(diǎn)心互通有無的設(shè)想。
《人生苦短,再來一碗》中,大家們對美食的看法各有不同,對美食的品評富有時代氣息,并帶有各自人生經(jīng)歷的烙印。
讀者在閱讀的同時不但能津津有味漲知識,還能通過大師們不經(jīng)意的講解學(xué)幾手做菜的關(guān)鍵信息,甚至還能學(xué)會幾道私房菜,拾回似乎被遺忘卻永遠(yuǎn)難忘的昔日味道。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如果你感到疲憊、孤獨(dú),不妨翻一頁書、品一杯茶、喝一碗粥。
如果這樣還不行,那就來兩份!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01458.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