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活人墓怎么回事活人墓被熱炒這些問題應該被冷靜思考
發布時間:2025-10-22閱讀(4)
清明節前,在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不少人已經開始按照當地的風俗祭掃踏青,緬懷故人。記者在當地走訪發現,沿公路延伸的山間林地里,不少墓碑豪華、氣派,但碑上沒有刻字,當地村民說,這些是“活人墓”。“活人墓”指的是人還在世,就已經提前準備好了墓地。

墓地航拍圖
一座“活人墓”售價幾萬到十幾萬不等
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坪子上村一處路旁的山坡上,工人正在鑿刻石碑。環顧四周,這面山坡上至少有一兩百座墓穴。
記者:“修墓,買一塊地,加上比較好一點的石材,十來萬?”
工人:“好的石材看你做哪種,有十多萬的,有五六萬的,買地可能要一萬多塊錢。”
記者:“地跟誰買?”
工人:“村里跟地主啊,你想買,我可以叫他過來看看。”
在工人的指引下,記者見到了修墓的王老板。
記者:“你們這片山,像這樣的墓,整了多少個了?”
王老板:“多啊,整了兩百多家了。老百姓家幾弟兄(子女),每個弟兄萬把、兩萬塊錢能修好。”
不需要任何證明,也不需要是本村戶籍,交了錢、簽個協議就能定塊地。

墓地報價費用截圖
記者:“你也是村里面的人?”
王老板:“我和村里面是掛鉤的。”
記者:“村里協助辦手續?”
王老板:“手續沒有。你私下買誰家的地,他就跟你寫個協議。村里面給你打個收據、蓋個公章。”
記者:“收據上寫什么呢?”
王老板:“就這個墓地給你嘛!比如你買這塊墓地,村里面收取墓地的費用,打張收條。”
修墓的人說,哪怕是“活人墓”,也能買得到,這里有不少就是提前建好的:
記者:“比如說人還沒走,我們想先修一個。”
工人:“可以,都可以。我們在前面有些全部都是‘活人墓’。”
“活人墓”現象不止一處
坪子上村的墓地規模不是最大的。都香高速往西銀壺社區平寨村的山上,還有更多的墓穴,七八個當地的農村婦女正在背運泥土,他們在當地被稱為“馬幫”。

背運泥土的“馬幫”
誰家有翻土需要,可以給“馬幫”直接打電話,也可以聯系當地一位蔡姓村民。蔡老板經營著這里的墓地生意,他說,“山上有3000多個墓穴。”幾乎每一個都有十多平方,石塊砌成圍墻,兩側擺放著石獅子。一些墓碑上碑文還未刻全,墳包中的土不是太多,有經驗的人看一眼就知道,這些是“活人墓”。
在平寨村購買墓地,同樣不需要任何國家明文要求的證明或身份。經營墓地的蔡老板給記者提供了一份今年2月份簽的修建墳墓協議,上面寫著:所用土地為村民家中土地,工程由他承包。

墓地交易協議
蔡老板:“要簽合同、寫協議、雙方按手印簽字。簽完合同,把訂金付完,估計兩個月就可以完成。”
記者:“這個地就是你們私人的?村里怎么管?”
蔡老板:“私人的,這是我的地,我已經買過來了。你只要跟我訂就行了。不要找村里,你喜歡哪塊地,你就跟我買。”
蔡老板說,具體要多大面積,修到什么程度,都可以商量。一百平方米的墓穴連地帶修,二十八萬包干,用時兩個月。當記者表示擔心賣家中途反悔時。蔡老板稱,不會的,自己就是管理人員,都談妥了。村里面委托書都有。
可查公開報道顯示,2020年六枝特區農村居民收入絕對額為11565元。記者在新寨村遇到一位50多歲的老鄉,問起要花十幾萬買墓地,他說不接受“節約殯葬”,一定要修得“漂漂亮亮”,不然“人家看到笑你”。
“活人墓”違反多項規定
這些在村民自有土地上經營墓地生意的老板,知道國家的殯葬改革政策嗎?
王老板:“不可能辦證的,除非是正規的公墓。本來就不允許你修大墓。”
蔡老板:“政策是不允許是修大墓,但政府也是睜只眼閉只眼。我跟你簽個協議,蓋上我的私章,鄉里面認可、村里面認可。”

修建中的墓地
《民政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殯葬改革促進殯葬事業科學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規定:除可向夫妻健在一方、高齡老人、危重病人預售(租)確保自用外,公墓經營者必須嚴格憑死亡證明或火化證明出售(租)墓穴或骨灰存放格位,不得出售(租)超面積、豪華墓穴,不得炒買炒賣墓穴或骨灰存放格位。
近些年來,國家一直在積極推進殯葬改革。從《殯葬管理條例》、到《公墓管理暫行辦法》,再到《民政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殯葬改革促進殯葬事業科學發展的指導意見》,一系列法律法規都強調了一個重要方針:“積極地、有步驟地實行火葬,改革土葬,節約殯葬用地,革除喪葬陋俗。”
新修訂的《貴州省殯葬管理條例》3月27日起正式施行,明確“禁止在公墓、農村公益性墓地以外建墓立碑。”違反相關條例的,由民政部門會同住房城鄉建設、自然資源、林業、市場監管等部門依法予以取締,責令恢復原狀,沒收違法所得,并可處以違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罰款。
“活人墓”熱銷的背后
哪些問題值得思考?
殯葬研究專家鮑元說,從調研情況來說,在過去十年中,貴州省殯葬改革總體發展迅速,但基層地區確實仍存在不少問題:
群眾治喪負擔重;
火化后再用棺材下葬;
亂埋亂葬現象嚴重。
這樣的話,火葬之后再用棺材、再去做大墓埋葬,推行殯葬改革節約木材、節約土地、保護環境的初衷和意義,都不存在了。
央廣網評
修建豪華墓、“活人墓”,侵占土地,破壞生態環境,不僅與國家的殯葬改革政策相悖,也導致人們攀比,浪費錢財,加重經濟負擔。近年來,國家一直在積極推進殯葬改革,各地政府不斷整治墓葬亂象,法律法規也有明確規定,但偷建豪華墓、“活人墓”的情況遠不止貴州一地,可謂久治不絕。尤其是在部分偏遠的鄉鎮、農村地區,監管部門直言“管不過來”,落后的“厚葬”觀念仍然盛行,非法墓葬亂象已經成為久治不愈的“頑疾”。
要從根本上整治亂建墓地亂象,須深挖根源,綜合施策,標本兼治。一方面,必須高舉法治之劍,加強執法監管,對違規轉讓土地、侵占耕地建墓的行為絕不姑息,斬斷非法墓地經濟的利益鏈條。另一方面,持續推進移風易俗,開展厚養薄葬、文明治喪教育,讓民眾擺脫“厚葬”的陳舊觀念,根除修建“活人墓”的思想土壤。與此同時,堅持疏堵結合,加大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力度,提供更貼心方便的人性化喪葬服務,讓“活人墓”徹底喪失“活力”,不再復活與蔓延。
來源: 央廣網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02473.html
上一篇:南方下飯的家常菜江南美食細巧精致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