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10-22閱讀(4)
鼓浪嶼一個文藝與美食結合的島嶼,在這里你可以穿街走巷,登高望遠,淋浴海風,傾聽海的聲音,帶上相機做一次文藝小生,走累了閩南特色小吃應有盡有!



鼓浪嶼榮獲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最美五大城區(qū)等榮譽。2017年7月8日,“鼓浪嶼:國際歷史社區(qū)”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項目。


英文名:Kulangsu 原名“圓沙洲”,別名“圓洲仔”,南宋時期為“五龍嶼”,明朝改稱“鼓浪嶼”。代表景點有:日光巖、菽莊花園、皓月園、毓園、鼓浪石、鼓浪嶼鋼琴博物館、鄭成功紀念館、海底世界、天然海濱浴場、海天堂構等。


鴉片戰(zhàn)爭以前,鼓浪嶼曾長期是一座人煙稀少的荒島。最初的房屋也多是十分簡陋的民房。島上的房屋與大陸本土——閩南沿海金三角(廈門、漳州、泉州)的房屋形式沒有差別。


1843~1902年西方建筑的涌現。明末清初直至鴉片戰(zhàn)爭,鼓浪嶼的建筑開始發(fā)生變化。鼓浪嶼建筑的90%都是居住建筑。外國人染指鼓浪嶼,先是租用民房,行使管理教堂、學校、醫(yī)院等權力,至實力發(fā)展才陸續(xù)建造教會學校、教會醫(yī)院、教堂、圣教書局、領事館。當然,最大量建造的還是公館、別墅等居住建筑。大量早期出國謀生的華僑在事業(yè)有成之后也紛紛回到閩南祖籍,興建了很多離宮別館。


美食
福州三坊七巷三坊七巷是南后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簡稱,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是福州老城區(qū)經歷了建國后的拆遷建設后留存下來的歷史街區(qū)之一。是福州的歷史之源、文化之根、文脈昌盛之地。




三坊七巷起于晉,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國都市為數不多的“里坊制度活化石”。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



由于吉庇巷、楊橋巷和光祿坊改建為馬路,現在保存的實際只有二坊五巷。即使如此,在這個歷史悠久的居民區(qū)內,仍然保留著豐富的文物古跡,保存一批名人故居和明清時代的建筑。在這居民區(qū)內,坊巷縱橫,石板鋪地;白墻青瓦,結構嚴謹;房屋精致,匠藝奇巧,集中體現了閩越古城的民居特色,是閩江文化的薈萃之所,被建筑界喻為一座規(guī)模龐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館。


美食
南后街、澳門路的福州傳統(tǒng)小吃店或吉庇巷口的安泰樓品嘗小吃。
三坊七巷特色菜:紅糟醉香雞、雞茸魚唇、太平燕(同利肉燕)、燕皮(燕絲)、木金肉丸(肉丸)、佛跳墻、白炒鮮竹蟶、雞湯氽海蚌、香露河鰻、一品蟹抱蛋、春卷、魚丸(永和魚丸)、芋泥、鍋邊(糊)、破蹄、光餅。

永定土樓,又稱筒子樓。位于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qū),土樓千姿百態(tài),種類繁多,分方樓圓樓兩大體系。永定被稱為一座沒有大門的中國客家土樓博物館。2008年7月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11年8月,獲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稱號。


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神話般的民居建筑奇葩,以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guī)模宏大、結構精巧、功能齊全、內涵豐富而聞名于世,在中國傳統(tǒng)古民居建筑中獨樹一幟,被譽為“東方文明的一顆璀燦明珠”。

特色名菜:芋子包、梅菜扣肉、姜酒土雞(土鴨)湯、筍干燒肉、釀豆腐、撒尿牛丸。
漳州南靖土樓南靖土樓大多數分布在書洋、梅林、奎洋這三個與閩西相鄰的山區(qū)鄉(xiāng)鎮(zhèn),是客家人聚居較多的地區(qū)。以歷史悠久、數量眾多、規(guī)模宏大、造型奇異、風格獨特而聞名于世,被譽為“神話般的山區(qū)建筑”。


五個之最:匯集了現存最高、最大、最小、最奇特、保護最完好的土樓。
六種功能:聚族而居,教化娛樂,安全防衛(wèi),防風抗震,防火防潮,冬暖夏涼。
七大特點:源遠流長,數量眾多,形式多樣,結構奇巧,規(guī)模宏大,功能齊全,內涵豐富。
八種形狀:圓形、方形、橢圓形、弧形、扇形、交椅形、曲尺形、馬蹄形。
最小九米:最小的土樓——翠竹樓直徑只有9米。
十世之久:南靖土樓產生于11世紀以前,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云水謠古鎮(zhèn)那是一個幽古神奇的地方,那是一個可以讓人發(fā)呆的地方,踏入古鎮(zhèn),那幽長的古道、百年老榕樹、神奇的土樓,還有那靈山碧水,無不給人們以寧靜超然的感覺。村落中,溪岸旁,榕樹下,一條條古老的卵石小道交叉穿梭,在靜默中浸透著神秘與蒼茫。



這些古道雖然有的已是坑洼不平,甚至已漸漸被人們所忽略和忘卻,但光滑的石子依然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云水謠人的悲歡離合以及夢想與渴望。曲徑通幽,漫步其上,土樓勝景、田園風光盡收眼底,情趣盎然。


食物的味道為淳樸厚重的土樓風味。有土雞、土鴨、小溪魚、竹筍、野菜、糯米酒、各種深山燉品等純天然無污染的客家風味美食,讓您盡飽口福!
南平武夷山武夷山風景名勝區(qū)具有獨特、稀有、絕妙的自然景觀,屬罕見的自然美地帶,是人類與自然環(huán)境和諧統(tǒng)一的代表。“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構成了奇幻百出的武夷山水之勝。



還有距今約3800年前高插于懸崖峭壁之上的船棺,宋代朱熹創(chuàng)辦的紫陽書院,元代御茶園以及歷代摩崖石刻等名勝古跡。素有“奇秀甲東南”之稱。


武夷山集道、佛、儒教于一身,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山。秦漢以來,為歷代朝廷所推崇,唐朝時被朝廷冊封為天下名山大川。游玩武夷山,隨處可見的是赤壁、奇峰、曲流、幽谷、險壑、洞穴、怪石。景區(qū)以九曲溪為主線,主要有天游峰、玉女峰、大王峰、水簾洞、桃源洞、一線天等游覽區(qū)。


武夷山小吃種類繁多有紫溪粉、熏鵝、瘦肉羹、清明粿、光餅、千層糕、胡麻飯、朱子孝母餅等。
福鼎太姥山太姥山是一處以花崗巖峰林巖洞為特色,融山、海、川、島和人文景觀于一體的風景旅游勝地,位于閩浙邊界的福鼎市境內,是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景區(qū)、國家自然遺產,它雄峙于東海之濱,山海相依、傲岸秀拔,素有“山海大觀”、“海上仙都”之美譽。



太姥山地處亞熱帶,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一年四季皆宜游覽、休養(yǎng),是理想的旅游、度假、避暑之勝地。擁有太姥山岳、九鯉溪瀑、?,幜袓u、晴川海濱四大景區(qū)和瑞云古剎、翠郊古民居兩處獨立景點。


清源山是泉州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5A級景區(qū),是泉州的標志性景點,來泉州必游之地。作為泉州十八景之一的清源山,與九日山、靈山圣墓兩大片區(qū)共同組成清源山風景區(qū),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區(qū)內景點眾多,自古以來,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勝景聞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巖、彌陀巖、千手巖、碧霄巖、虎乳泉、南臺巖、瑞象巖、清源洞、賜恩巖等為勝。




大金湖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屬三明市泰寧縣。以丹霞地貌景觀為主體,同時還有花崗巖地貌景觀和人文景觀等點綴其中。



有“百里湖山 靈冠天下”之美譽的大金湖旅游區(qū),擁有金湖、上清溪、狀元巖、羅漢山、尚書五大景區(qū),集中了泰寧世界地質公園的主要地質景觀。億萬年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塑造了這里神奇靈秀的水上丹霞、深邃幽靜的峽谷曲流、千奇百怪的山峰石柱以及千姿百態(tài)的丹霞洞穴,形成“峽谷大觀園”、“洞穴博物館”等地質極品。


大金湖不僅地貌景觀獨特,而且擁有舉世罕見的“巖穴文化”奇觀。歷史上大金湖曾擁有大小寺廟多達130多座,每一座都蓋在千奇百怪的巖穴里,迄今尚余70多座,其中,最負盛名的甘露寺乃是日本世界文化遺產--奈良東大佛殿的“模版”。


冠豸山風景區(qū)(冠豸山的“豸”字,當地讀音為zhai),位于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境內。景區(qū)平地拔起,不連崗以自高,不托勢而自遠,外直中虛、山清水秀,與武夷山并稱為“北夷南豸山,丹霞雙絕”。由冠豸山、石門湖、竹安寨、旗石寨、九龍湖五個游覽區(qū)組成。



冠豸山風景秀麗,蒼玉峽逶迤而入,一石若懸,流水潺潺,松風亭建在半山巨石之上,游人在此傾聽濤聲,欣賞吐紅杜鵑,分外悅目賞心,走過有驚無險的丹梯云棧,穿過“云矚”塹門,便是高壁峭立、獨開一面的“滴珠巖”。

有乾隆翰林朱陽鐫刻的“上游第一觀”五字,是閩江、九龍江、汀江發(fā)源地之一的佐證。芙蓉坡上下有歷代所建書院十余座,現存修竹書院、五賢書院、東山草堂等。石門湖景區(qū),湖約十里,山環(huán)水繞,乘舟游蕩,有雙乳峰、葫蘆港、童子牽馬、大象飲泉、瘋僧戴帽等景觀。竹安寨,與冠脫豸山體相連,這里集雄、奇、險、絕于一體。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05684.html
下一篇:榴蓮酥烤多長時間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