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01-23閱讀(5)
抬龍王過洮河
朱元璋大戰(zhàn)陳友諒時,遭遇危難。關鍵時刻,投水而死的宋末忠臣謝緒,忽然顯靈,救了朱元璋,擊敗陳友諒。于是,洪武皇帝就把謝緒封為神。
六百年后,謝緒成了甘肅洮河邊上的神靈——金龍爺。每年端午節(jié),臨洮辛店人都要舉行一個規(guī)模盛大儀式,祭祀金龍爺及各路神靈。同時,還要抬金龍爺過洮河。
這就是流傳在甘肅洮河岸邊的獨一無二的端午習俗——抬龍王過洮河。
每年的端午節(jié)前,在外面奔波的臨洮辛店人,都要想辦法回家,他們目的就是參加,端午節(jié)的重大活動:抬龍王過洮河。

臨洮辛店鎮(zhèn),因上世紀二十年代,瑞典考古學家安特生在此發(fā)現(xiàn)辛店文化而聞名世界。其實,早在兩千年,這里就是個非常有名的小鎮(zhèn)。民間相傳,辛店鎮(zhèn)的前身是鎮(zhèn)南的古城巷,故而有“先有古城巷,后有辛店街”的說法。在西漢時期,因辛氏家族在此定居而得名。這里也是天下辛氏的根源,據(jù)說漢代的名臣辛武賢等就出自此鎮(zhèn)。也有人說,辛店系因有辛家人開店而得名。不管怎樣,這都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小鎮(zhèn)。
鎮(zhèn)子緊挨著洮河,每年抬龍王過洮河的活動,不僅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鄉(xiāng)親,而且展現(xiàn)了辛店久遠的歷史文化。
辛店鎮(zhèn)距蘭州并不遠,上了高速公路二三十分鐘就到了。每年的端午節(jié)這天,不僅是辛店人要趕回家中,參加抬龍王過洮河的民俗活動。更有大批的外地人,趕到辛店也觀看這一民俗活動。
端午節(jié)早上,只要下了高速公路,就不怕找不到去辛店的路。路上的行人,會給你一個相同的回答:跟著人流走。人們只有一個目的,去辛店,參加廟會,看抬龍王過洮河。
端午節(jié),抬龍王過洮河的龍王,民間俗稱金龍爺。這是一個非常古老的神靈,傳說中金龍爺最早是軒轅黃帝手下的大將。到了宋元之際,轉(zhuǎn)世為謝緒,隱居在錢塘江邊的金龍山,曾經(jīng)救了朱元璋。后來,騰云駕霧來到洮陽,隱居仙境馬啣寶山。

這自然是個民間傳說了。其實,謝緒是個真實的人物。史書中有記載,宋元之際,他聽到宋室江山不保,便在苕溪投水自盡。元末,朱元璋同陳友諒大戰(zhàn),謝緒顯靈,朱元璋才反敗為勝。故而被封為神。明隆慶間,追謚謝緒為“金龍四大王”。民間傳說,謝緒死后,人們設廟祭祀,很有靈驗。但也有人認為,金龍爺另有其人,辛店的一位老者說,金龍爺名叫薛應龍。具體他是哪里人,為何被這里的人們供奉,就不太清楚了。
或許,這個薛應龍就是明初的開國武臣之一,也或許就是謝的訛傳吧,或許其中還有別的緣故。這就說不清了。
端午節(jié)前和當天,辛店人要舉行規(guī)模盛大祭祀活動。人們先在金龍爺?shù)凝埻鯊R內(nèi),舉行祭祀儀式,把金龍爺請到轎子上。
金龍爺?shù)牡裣癖话卜旁谝粔K木板上,而木板又被人們用兩個碗口粗的椽子綁成了轎子的形狀。金龍爺身披紅色綢緞,四周被人們用枝枝柳條所裝飾。金龍爺似乎是依據(jù)某位活著的人雕刻的,并不像其他地方的神像那樣面目威嚴,反而表現(xiàn)出一種慈眉善目的親和力。

此時,就等著吉時的到來了。時辰到來,人們還要舉行一個規(guī)模盛大儀式,祭祀儀式。
這時,就是師公上場的時候了。師公拿著一把扇鼓,頭戴紙花帽,身披五彩衣在院子里跳了起來。他一邊跳一邊唱,在金龍爺神像前和院子內(nèi)來回蹦跳。最后,他站到了一張桌子上,拿著一枚長五六厘米、外形為六棱柱的法器,口中念念有詞地禱告了一番,便將法器扔到了地上。這時,跪在地上的幾位老人將法器接起來,看上面的字符,以此來確定金龍爺給出的預兆,以及金龍爺渡洮河的方位和時間。
舉行完這些程式后,最為緊張而激烈的儀式就到了:抬龍王過洮河。
早已準備好的小伙子,來到大殿里,將“坐”在轎子上的金龍爺抬起來,向洮河邊進發(fā)。
十幾個身強力壯的小伙子,抬著金龍爺?shù)霓I子,扭著、顛簸著,向洮河邊走去。此時,大街上早已是人山人海,圍觀的人群在街道兩側(cè),排成了長龍。
抬著金龍爺?shù)年犖椋坝虚_道,后有護衛(wèi),一路上不少商鋪都鳴炮迎接,有些三輪車上還拉著從各個地方請來的神像,共同慶祝這一盛會。等到金龍爺在街道上穿行游走后,就要去洮河邊了。
辛店鎮(zhèn)到洮河邊的路并不遠。金龍爺?shù)霓I子,穿行在田間,向洮河邊而去。田地里的麥苗早已是綠油油的了,走在田埂上的村民們排成了長長的隊伍,向洮河邊蜿蜒前行。

金龍爺下河的地方選擇在辛店鎮(zhèn)外的一塊寬闊的河灘上。河岸邊,早已等待著十幾位水性高超的小伙子。他們抬起金龍爺?shù)霓I子,便緩緩下水了。這一段洮河,靠著山邊流淌,河水的流速比較快。小伙子們抬著金龍爺在河水中出沒,展現(xiàn)著他們的水性。金龍爺在水中時沉時浮,在滾滾波浪中,向下游緩緩而去。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抬龍王過洮河的習俗,也就漸漸地進入尾聲了。
這是獨一無二的端午民俗。這個端午習俗,和全國各地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的習俗完全不同,有著非常強的地域特色。
它是明朝初年,江淮移民遷移到西北后,融合了江南水鄉(xiāng)風俗,和西北地域文化特色形成的。洮河龍王就是一代名將常遇春,因而它見證了,明初十萬江南移民,戍守西北的風云往事。

?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202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