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8)
皇后,在中國史籍中常簡稱為后,是皇帝正配的稱號。皇后在禮儀上與皇帝平等,出同車、入同座。皇后擁有自己的官署(如漢朝的皇后三卿),負責管理后宮,理論上皇帝的所有嬪御、后宮的宮女、女官等,都是她的臣屬。由于皇后的特殊地位,在歷史上有很多皇后能夠參與皇帝的朝政,為以后的江山社稷埋下禍根。
一、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則天
武則天(624年-705年),又稱武媚娘,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承認的女皇帝與太上皇。據史書記載,由于唐高宗患風眩病,無力聽政,660年11月武氏開始臨朝,史載「自此內輔國政數十年,威勢與帝無異」。一時尊號為天后,與唐高宗天皇李治并稱「二圣」。當時武氏總攬大權,故眾人稱高宗、武氏為唐室的兩個皇帝。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病逝,臨終遺詔:太子李顯于柩前即位,軍國大事有不能裁決者,由武氏決定。四天以后,李顯即位,是為唐中宗。武后被尊為皇太后。之后武后掌管李唐的社稷,翦除唐宗室。

690年九月,武后改唐為周。在神都則天門登基即位,改元天授,加尊號圣神皇帝,以睿宗為皇嗣,賜姓武氏,立皇太子為皇太孫。立武氏祖宗七廟于神都洛陽,追尊周文王廟號曰始祖,謚號文皇帝。立武承嗣為魏王,武三思為梁王,其余武氏多人為王及長公主。
武后曾將蕭淑妃與王皇后幽禁起來,下令將她們各杖擊一百,斬斷手腳、反綁在背后,丟到大酒甕里,并且說「令二嫗骨醉」,使她們不久后逝世。后來武后經常看見到王皇后與蕭淑妃披頭散發、鮮血淋漓,樣子非常恐怖。據《新唐書?后妃傳》記載,蕭淑妃被杖擊時,大罵:「武氏狐媚,翻覆至此!我后為貓,使武氏為鼠,吾當扼其喉以報。」武后為此相當害怕,命令皇宮不準養貓。
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病篤,臥床不起。宰相張柬之、崔玄暐與大臣敬暉、桓彥范、袁恕己等,交結禁軍統領李多祚,佯稱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謀反,于是發動兵變,率禁軍五百余人,沖入宮中,殺死二張兄弟,隨即包圍武則天寢宮,要求武則天退位,史稱「神龍政變」。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則天崩逝于洛陽上陽宮仙居殿內,享壽八十一歲。武則天臨終前下遺詔去帝號,稱「則天大圣皇后」。景龍元年(707年),太子李重俊發動景龍之變,殺死武三思、武崇訓。
相傳武則天死后被浸在一大釀甕中,里面裝滿了酒,腥臭難近。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二、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呂后
呂雉(?-前180年),字娥姁,漢高祖劉邦皇后。通稱呂后。山東單父(今單縣)人,為漢高祖劉邦任亭長時所娶元配妻子。呂雉一直追隨劉邦征戰,直到劉邦以漢王身份即皇帝位后,尊為皇后。
漢惠帝即位,尊為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惠帝死后,雖為少帝祖母但也是中國歷史上首位在世的皇祖母,但不稱太皇太后,仍以皇太后身份臨朝稱制,掌控朝政達八年。在這期間呂太后極力打壓其他劉姓諸侯王,還制造了「人彘事件」。后又廢前少帝劉恭,把其幽禁殺害。
呂后又追封已故的兩個哥哥,大哥呂侯為悼武王,呂釋之為趙昭王,以此作封立諸呂為王的開端。高后元年(前187年),封侄呂臺為呂王,呂產為梁王,呂祿為趙王,侄孫呂通為燕王,追尊父呂文為呂宣王,封女兒魯元公主的兒子張偃為魯王,將呂祿的女兒嫁給劉章,封劉章為朱虛侯,封呂釋之的兒子呂種為沛侯,封外甥呂平扶柳侯。
高后八年(前180年),呂太后崩逝。齊王劉襄發難于外,周勃、陳平響應于內,劉氏諸王遂群起而殺諸呂,呂氏一族男女無少長皆被斬。而在呂后死后,她的墳墓曾經被赤眉軍挖掘,其尸體遭到侮辱。
三、宋光宗趙惇的皇后李鳳娘
李鳳娘 ,本籍安陽(今河南安陽),父親李道,官慶遠軍節度使。相傳李鳳娘十七歲時,曾有道士皇甫坦來看她的面相,皇甫坦驚訝地說:「此女面相大貴,當母儀天下。」而不敢受拜,后來她的美貌為宋高宗所知,高宗即命其過繼的皇孫趙惇聘李鳳娘為妃。
李鳳娘被描述為工于心計、刁蠻善妒,在做恭王妃期間,尚能安分守己。直到恭王趙惇被立為太子后,李鳳娘開始顯露出她驕橫蠻悍的個性。她不斷在高宗、孝宗、太子趙惇(光宗)三宮之間搬弄是非,甚至使父子反目。

李鳳娘的妒忌是出了名的,一次光宗見給他端水的宮女,雙手生得白嫩,隨口說了一聲:「好!」這件事引起了李鳳娘嫉恨。次日李后給光宗送來了一盒點心,揭開蓋子一看,里面裝的就是那位宮女的兩只手,使光宗極其驚恐。黃氏姿色美麗,溫婉賢慧,光宗對黃氏寵愛有加,即位后便立為貴妃;結果李鳳娘藉光宗離宮祭祀之時派人將其殺害,當時黃貴妃已有身孕。光宗聽到黃貴妃暴亡后,驚駭傷心,哭泣無節,后來李鳳娘和光宗祭祀黃貴妃時,雨電噼啪,光宗因此得病。
李鳳娘死后,宮人到中宮為其取禮服,管理鑰匙的人拒不開中宮殿門,結果禮服沒有取到,宮人們只得用席子包裹尸體。抬回中宮治喪,但半路上不知什么原因,尸體一度因故丟下,結果尸體在驕陽的曝曬下發出陣陣刺鼻惡臭。治喪時,宮人們只得置鮑魚,燃起數十餅蓮香,掩蓋難聞的氣味。
四、晉惠帝的皇后賈南風
賈南風(257年-300年),平陽郡襄陵縣(今山西襄汾縣)人。西晉開國元勛賈充的三女(其后妻郭槐的長女),西晉晉惠帝的皇后,又稱惠賈皇后、賈后,史書形容她外貌「黑、丑」。賈妃亦曾殺人,看見其他妃嬪有孕,竟以戟打她們的腹部,令她們流產。
因晉惠帝弱智無能而得以專權,先后殺害太傅楊駿,矯詔廢楊太后為庶人,第二年就將楊太后活活餓死。又稱司馬遹謀反,最終廢掉了他的太子地位,還把他三個年幼的兒子囚禁在金墉城,又殺司馬遹生母謝玖和司馬虨生母蔣俊。
次年(300年),因太子被廢,很多人都十分憤怒,賈皇后非常害怕,于是命太醫令程據帶毒藥,矯詔命黃門孫慮前去毒殺司馬遹,但司馬遹不肯服食,孫慮最終以藥杵將司馬遹殺害。趙王司馬倫抓住時機,假造詔書,以謀害太子的罪名要廢掉賈皇后,入宮后即殺掉賈謐,又派齊王司馬冏收捕賈皇后并押她到金墉城,又廢她為庶人,不久即以金屑酒毒殺賈南風,死時四十五歲。賈南風在皇后位置十年,其專權是引發八王之亂并最終導致西晉滅亡的導火索之一。
據清朝大臣兼外交官薛福成在他的《庸庵筆記》記載:山東一老儒游地獄,曾經見到晉之賈后在地獄中受毒蛇、猛獸、惡鳥等各種懲罰,一千多年了仍然不能逃脫。
五、清文宗咸豐的皇后慈禧
慈禧太后亦稱那拉太后、西宮太后或西太后,滿洲鑲藍旗人,為清文宗咸豐皇帝之后宮嬪妃(懿貴妃)和清穆宗同治皇帝的生母。

慈禧太后于十七歲時獲選進宮,成為咸豐皇帝的嬪妃,并于1856年生下皇子載淳(即同治皇帝)。1861年,咸豐皇帝逝世后,同治帝即位。因同治帝年幼,慈禧太后垂簾聽政。1875年,同治帝早逝,慈禧太后擁立其胞妹之子載湉繼承大統,是為光緒皇帝,并繼續聽政。
光緒臨朝親政后,五十三歲的慈禧,表面退居頤和園頤養天年,實則權勢依舊,裁決政事,一如既往。她一方面處處限制光緒的權利,國家重要大事都要秉承她的懿旨去辦理,一方面又通過自己的侄女隆裕皇后及親信太監李連英等人,暗中監視光緒的行蹤。并規定:光緒每隔一日,必須親往頤和園向她匯報政務,聽候訓示。以致光緒經常披著星星來,頭頂月亮去,飽受奔波,遇有重大事情,更得隨時請示,名為皇帝,實為傀儡。
變法運動失敗后,光緒本人亦被軟禁在中南海瀛臺,度過了十年沒有人身自由的囚徒生活。慈禧又將光緒摯愛的珍妃囚禁在鐘粹宮后北三所,并且給她立下了一條規矩,今后不 許覲見皇上。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倉惶出逃。相傳臨行前還不忘處置珍妃,令太監崔玉貴把珍妃推到寧壽宮外的井中害死。
當光緒得知珍妃的死訊后,精神徹底崩潰,舊病復發,日趨沉重,再也無法康復。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崩逝。在慈禧死之前一日,光緒帝在中南海瀛臺駕崩(2008年考證為砒霜毒亡)。
在慈禧死后才二十年,也就是1928年6月,軍閥孫殿英藉演習之名,率其部下對慈禧的菩陀峪定東陵和乾隆帝的裕陵進行大規模盜掘。盜墓者將定東陵內的珍寶洗劫一空,甚至連慈禧口中所含的一粒大如雞蛋的夜明珠都被挖走,此案即是轟動全國的東陵事件(即清東陵盜寶案)。寓居天津之清遜帝溥儀只得派人將挖出之慈禧遺骨重新斂葬。
據《世載堂雜憶》披露一名據稱是盜陵連長的人回憶:「當時將棺蓋揭開,見霞光滿棺,兵士每人執一大電筒,光為之奪,眾皆駭異。俯視棺中,西太后面貌如生,手指長白毛寸余……珠寶堆積棺中無算,大者由官長取去,小者由各兵士陰納衣袋中。于是司令長官下令,卸去龍袍,將貼身珠寶搜索一空。」
據一位親歷者寶熙寫下的《于役東陵日記》描述:「……慈禧的遺體倒伏在殘破棺蓋上。長發散而不亂,扎辮子的紅頭繩猶在。當翻轉她的尸身,發現遍體長滿白毛,口角處有殘破痕。」
人們常說「人生如夢」,人在迷中造下的業債,終究是要還的,這是天理。看看歷史上風光一時的皇后,再看看她們的結局,誰又能逃脫呢?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