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到初十五有哪些講究
發布時間:2025-10-23閱讀(6)
1、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是“雞日”,傳統習俗為開門炮仗、拜年、占歲、飲屠蘇酒、聚財。2、正月初二:正月初二是“狗日”,這一天(北方地區為正月初三)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3、正月初三:正月初三是“豬日”,在這一天里人們習慣不殺豬,如果當日天氣好則當年的豬會長得膘肥體壯,主人家自然喜上眉梢。4、正月初四:正月初四是“羊日”,在這一天里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里羊會養得很好。5、正月初五:正月初五是“牛日”,民間有吃餃子的習俗,寓意著招財進寶。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五日。6、正月初六:正月初六是“馬日”,在這一天要送窮,在中國各地都有自己的送窮辦法,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一年里馬會養得很好。7、正月初七:正月初七是“人日”,傳說女媧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8、正月初八:正月初八是“谷日”,習俗是對寫有谷物名稱的牌位進行膜拜,如果這天天氣晴朗,則這一年稻谷豐收,天陰則年歉。9、正月初九:正月初九是“天日”,傳說此日為玉皇大帝生日,傳統習俗為祭玉皇、道觀齋天等,有些地方要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10、正月初十:正月初十是“石日”,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設祭享祀石頭,恐傷莊稼,也稱石不動、十不動,有些地方這天要向石頭焚香致敬。11、正月十一:正月十一“子婿日”,此日是岳父宴請子婿的日子,初九慶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還剩下很多,娘家不必再破費就利用這些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兒。12、正月十二:正月十二搭燈棚,這一天的中國民俗活動有藏剪刀、收舊鞋、捏老鼠嘴、搭燈棚等。13、正月十三:正月十三是中國傳統農歷節日之一,從正月十三開始上燈,正月十八落燈。14、正月十四:正月十四的民俗活動有喝亮眼湯、試花燈、食糟羹、拜臨水娘娘等。15、正月十五:中國民俗活動有芳花燈、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25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