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最好吃的清蒸魚是什么魚乾隆曾贊不絕口的
發(fā)布時間:2025-10-23閱讀(4)
一座城市除了名勝古跡、傳奇人物、獨特風景讓人記憶深刻以外,美食的味道,也會成為一種文化符號,成為這座城市的記憶,讓食客們留戀。
“三月桃花開江水,白魚出水肥且鮮。”今天我們來講一講已有三千多年歷史的松花江貢品“白魚”。

北方三月的春季,萬物復蘇。松花江冰層開始融化,形成浩浩蕩蕩的冰排順流而下,稱為“開江”。品嘗開江魚,據(jù)記載,自遼代時期,當朝皇帝就有了這種習慣。
白魚是開江魚的上品,身材苗條皮膚白凈,一般活動在水上層,游速極快,特喜歡做水上運動,被吉林人稱之為魚中的游泳健將,也有“浪里白條”一說。
在《永吉縣志》中記載著:“白魚,吉林產(chǎn)者最細,故又稱細鱗白魚,貢品。大者白魚可三二十斤,價值居上等。”

明永樂年間,遼東都造船官劉清率軍在松花江上造船。為了改善官兵的伙食,劉清打撈出白魚,洗凈后就用松花江水蒸熟試吃。這一嘗,果然味道名不虛傳。
經(jīng)過他多次的潛心制作,“清蒸白魚”便成了造船軍營的一道名菜,后來又傳到百姓家的餐桌上,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味道與眾不同的松花江白魚,還曾給幾位皇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682年,康熙皇帝東巡檢閱吉林水師營時,吉林將軍巴海命部下捕撈白魚設宴迎駕,家廚就用時下流傳的方法烹制了“清蒸白魚”。
康熙皇帝品嘗后大加贊賞,還賦詩《松花江網(wǎng)魚最多頒賜從臣》。自此“清蒸白魚”便聞名于全城。

乾隆十五年(1750),乾隆皇帝東巡吉林時也品嘗了“清蒸白魚”,稱它為關東佳味。駐吉林一帶的達官顯貴們馬上就把“清蒸白魚”列為席上佳肴,顯示其身份地位。
1754年,乾隆皇帝再次東巡小白山時,恰巧趕上生日。吉林烏拉的“清蒸白魚”又趁機登上了“萬壽節(jié)”的圣宴,博得皇帝連口稱贊。此后,松花江白魚被列為貢品年年進獻,名噪四方。
一座城市,一定會有幾種美食,代表著這座城市的美食符號。那么在吉林的美食名片上,江城松花江白魚以特色美食,成為這座城市的美食符號,并深受國際友人的贊賞。

其實制作“清蒸白魚”并不難,但選料必須是半斤大小的鮮活白魚。洗凈后,用開水料,再放入涼水激。然后將兩節(jié)蔥段撐開魚腹,放入姜片,使魚平穩(wěn)立住,擺在盤內(nèi)。
澆油形成漁網(wǎng),把白魚裹在網(wǎng)中。添雞清湯或少量豬油,上屜蒸20分鐘。關火后,不要著急馬上打開,要利用鍋內(nèi)余溫再蒸上幾分鐘,方可出鍋。最后,再將蒸好魚的原汁澆回魚盤中,以保持魚的本味。
吉林松花江的白魚,魚肉細膩,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至今,松花江的“清蒸白魚”仍然受到食客們的喜歡,不僅是吉林歷史的傳統(tǒng)名菜,還是吉菜的系列品牌。
吉林日報社出品
策劃:姜忠孝
作者:李俠
編輯:韓玉紅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27603.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