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23閱讀(3)

農村臘肉
一說到臘肉,首先浮現在大家腦海里的畫面一定是又黑又丑,看起來臟兮兮的,表面還發霉,還帶著一股子濃濃的煙火味。很多外地人乃至國外的朋友來到我們昭通農村,看到農民家里掛著的黑乎乎的臘肉都很疑惑,為什么我們那么鐘愛臘肉,在他們看來,臘肉讓人無法下咽。可是在我們看來,這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寶貝手藝,這東西已經融進了我們的血液和靈魂之中,不可丟,也戒不掉。若要追溯歷史就到兩千多年以前了,總之,臘肉有著它不可替代的位置,它是年味,是過年農村人必吃的一道具有特殊意義的食物。

老臘肉
臘肉意味著團圓,因為留在農村的老人每年就養一頭豬,或者更多,就為了子女過年回家能吃上一口他們辛苦喂養的豬肉。這肉里裝滿了整整一年里父母的想念和期待;臘肉充滿著是年味,有臘肉才有年味,在農村,每到臘月,家家戶戶都會宰殺活豬,左鄰右舍互相幫忙,氣氛熱鬧場面壯觀,哪家殺了豬都會請全村的人來吃頓豬肉,然后大家風風火火背著背簍上山砍松枝回來熏臘肉,正月里整個村子都炊煙裊裊,肉香四溢。大家放鞭炮,燒紙錢,放煙花,耍花山,唱山歌,真的熱鬧極了。以前吃豬肉是富貴的象征,現在吃臘肉是習慣,也是對傳統美食的熱愛,更是一種鄉戀,吃了一輩子也吃不膩。很多家鄉走出去的年輕人在回城時后備箱都裝滿了臘肉,遠在他鄉的人更是經常讓父母或者朋友郵寄出去。

近幾年受非洲豬瘟的影響,不僅豬肉價格上漲,連小豬仔都貴得買不起,所以臘肉就變得無比珍貴。
可是老農們無論如何都愿意舍錢總要去買上一頭,有人說,農村人豬圈里沒有豬,過年還像個樣子嗎?明年沒有臘肉吃了怎么過?
可見,臘肉已經在老農心中根深蒂固了。
一般在宰殺了豬之后,都會留下年間要吃的鮮肉,剩下的部分全部用來熏臘肉,我最喜歡的就是三鮮肉,也就是五花肉,還有豬腳和臘排骨,肥瘦相間,香而不膩。
腌制臘肉也是特別細心和講究,連簡單的腌制都要花一周左右時間,新鮮的豬宰殺后切割成塊,馬上就要用鹽腌制起來,放在大盆中,用木棍搭起來,將豬肉放在木棍上,晾干血水,使鹽充分進入肉中,之后揉搓上花椒粉,十三香,再放置7天,最后才用松枝慢火進行煙熏,熏肉禁明火,要完全是松煙,還要不停翻面換著熏,全程要人時刻守著,很是費時,也很費力,要等豬肉熏干得大概7到10天左右。最后在豬肉上切個洞,穿根繩子掛在通風的房梁上。這樣過了一個月后才可以吃,放置半年更香,甚至農村還有保存一年到兩年的老臘肉,完全可以生吃下酒。今天的臘肉是半年的,看上去又黑又丑,但是味道棒極了。只要將臘肉用明火把外面燒一下,特別是豬皮,燒軟之后放在沸水中浸泡10分鐘,將黑色的外表清洗干凈,就可以隨心所欲進行烹飪了。臘肉一定要帶豬皮才好吃,如果嫌麻煩扔掉了挺可惜的。

臘肉怎么做才好吃呢?
臘肉的吃法有很多種,煎、炸、炒、煮、蒸、火鍋都可以。
我最喜歡的是清蒸三線肉,臘五花肉清洗干凈后,放在清水中煮15分鐘,過一遍水是去除多余的灰塵和鹽,喜歡吃淡一點的可以再煮第二遍,之后切成薄片,擺盤放蒸鍋蒸10分鐘,蒸好后淋少許鮮醬油就可以吃了,肥瘦有度,柔軟清香,這是最大程度保留了臘肉味道的做法。

清蒸臘五花肉
其次是青椒炒臘肉。臘肉清洗干凈后,切片裝盤備用,準備適量青椒切好后裝盤,老姜切片,蒜頭切片,花椒適量,豬油適量。
炒臘肉之前的必做步驟,清水煮15分鐘。
炒臘肉一定要用豬油,豬油不僅營養豐富,用來炒臘肉有增香的作用。油溫7成熱,放入花椒、老姜和蒜片爆香,之后撈出,鍋底油中放入臘肉爆炒至出油,微干,表面微黃即可下入青椒翻炒3秒,關火后,加入少許味精和醬油就可以了。

最后是臘排骨火鍋,將臘排骨清洗干凈后,焯水10分鐘,再進行1至2小時的慢燉,燉出奶色就可以了,無需加入過多調料,切2個番茄,幾段蒜苗或者大蔥,再做個胡辣子蘸水,準備好喜歡的火鍋食材就可以吃得盡興了。

一般我們吃臘肉都會配上一鍋菜豆花,豆漿中加入大頭青菜煮熟,用石膏點一下就可以了,特別美味。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30786.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