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15)
一、作者簡介
王選(1937—2006),江蘇無錫人。2002年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被譽為“當代畢昇”“漢字激光照排系統之父”“中國現代漢字印刷革命的奠基人”。
二、理解詞義
1.脫離:離開(某種環境或情況);斷絕(某種聯系)。
2.逸事:世人不大知道的關于某人的事跡(多指不見于正式記載的)。
3.抉擇:挑選;選擇。
4.多多益善:越多越好。
5.陽奉陰違:表面上遵從,暗地里違抗。
6.風口浪尖:比喻社會斗爭極為激烈、尖銳的地方。
7.強詞奪理:本來沒有理,硬說成有理。
8.平易近人:態度謙遜和藹,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淺顯,容易了解。
9.不修邊幅:不注意衣著、容貌的整潔。
三、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①):交代自己當前的人生、思想狀態,并引出演講內容。
第二部分(②—⑦):講述自己第六次的重要抉擇,列舉實例,使人警醒。
第三部分(⑧):表達出了自己的期待和美好的期許。
四、問題歸納
1.開頭用比爾?蓋茨的事例有何作用?
列舉比爾?蓋茨的事例,運用類比手法,說明讓年事已高的自己來領導方正是一件不可設想的事情,表現了作者的高度的責任感。
2.王選把人生的不同階段比作不同的太陽,有什么好處?
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人生的不同階段比作不同時間段的太陽,語言生動、幽默,形象地說明自己年事已高,只能跟大家講一下奮斗過來的體會。同時引出下文所要講述的內容。
3.第②段作用運用什么論證方法證明自己的觀點?有什么作用?
列舉大量世界上扶植年輕人成功的事例,有力地論證了自己的觀點——花大的力量來扶植年輕人是一種歷史的規律,增強了演講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4.第③自然段運用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本題運用舉例論證作用分析法和對比論證作用分析法。運用了舉例論證和對比論證。列舉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可悲和可笑的事情,說明了“馬太效應”的弊端。對比論證進一步否定了一些所謂的“權威”的做法,打消了人們意識中的“權威”的概念,使論述更有說服力,表現出了作者的謙遜及對科學負責的態度。
5.第④段中作者用“狗皮膏藥”作比,是否妥當?
用“狗皮膏藥”來比喻自己過去的經歷和體會,把講述這些內容比作“賣狗皮膏藥”,進一步突出了作者的自謙的科學態度。同時幽默的語言,增強了演講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發了聽眾的興趣。
6.從第④段自然段中,可以看出王選是個怎樣的人?
他是一個有自知之明,能正確對待名利,幽默有趣,認真負責的人。
7.第⑤段中,作者舉年輕人成功創業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作者列舉世界上一些年輕人創業成功的例子,強調了國家的重大項目,863計劃,學術帶頭人等,更需要年輕人,彰顯了具有創新精神的年輕人在科學、創業領域的重要性。事例增強了演講內容的真實性和說服力。
8.第⑥段中,作者舉出當今社會哪些弊端?
作者指出了現今社會存在的一些弊端,倡導良好的學術氛圍,希望能打破論資排輩的風氣。他以真誠、幽默的口吻針砭時弊,其良苦用心令人肅然起敬。
9.第⑦段中作者運用一組排比句,有什么作用?
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在對比中精練地論述了名人和凡人的差別,諷刺了社會上對名人過度推崇的現象。讀來有趣,卻令人深思。
10.最后一段有何作用?
本題運用結尾句(段)作用分析法。最后強調在集體中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性。引起聽眾的思考,升華了演講的主題。
11.文章在結構上有什么特點?
條理清楚,層次分明。課文通過“引出話題——論述話題——結束話題”的結構形式來構建全篇。先通過作者當前的人生、思想狀態引出重要抉擇的話題,然后講述了作者第六次抉擇,詳細寫出扶植年輕人的必要,提醒大家不要迷信權威,并積極踐行自己的抉擇,最后以一個公式結束話題,表達了作者美好的期待。
五、課文主題
本文講述了王選一生八次抉擇中的第六次抉擇,具體寫了他花大的力量來扶植年輕人,讓年輕人逐步取代他的作用,表現了王選尊重科技發展規律、不迷信權威、不計較個人名利、認真負責的精神。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393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