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10)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試卷A卷
一、積累與運用。(26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3分)
A.池沼(zhǎo)詰問(jié) 追溯(sù) 蟾蜍(chánchú)
B.洨河(jiāo) 丘壑(hè) 跋涉(bá)綏靖(suíjìng)
C.傴身(yǔ) 孕育(yùn) 遒勁(qiú)蹣跚(pánshān)
D.綺麗(qǐ) 殷紅(yān) 藩籬(fān)軒榭(xuānxiè)
2.下列各組詞語中書寫有誤的一項是()(3分)
A.阻遏 鮮腴 無動于衷 張皇失措
B.惶急 瑣屑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
C.緬甸 推祟 銷聲匿跡 巧妙絕倫
D.鏤空 繁衍 相安無事 自出心裁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3分)
A.由于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銳不可當(形容來勢兇猛,不可阻擋),敵人節節敗退。
B.不宜籠統地提問,不能籠統地答復,藝術形式處理中,往往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開始相差得很小,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強調不能有一點兒差錯)。
C.全在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設計者和匠師的腦中有關于山水風景的高明構思),才能使游覽者攀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
(1)請將漫畫中顧客的語言修改成正面勸導的方式,讓營業員易于接受。(2分)
(2)如果你是一位小記者,針對這一幕所反映的問題,讓你對營業員進行采訪,請你寫出一段簡短的開場白,以使他認識到不注意食品衛生的危害性。(2分)
5.閱讀下面的材料,寫出一個從材料的主要角度探究出的道理。(4分)
有兩只螞蟻想翻越一段墻,尋找墻那頭的食物。一只螞蟻來到墻腳就毫不猶豫地向上爬去,可是每當它爬到大半時,就會由于勞累、疲倦而跌落下來。可是它不氣餒,一次次跌下來,又迅速地調整一下自己,重新開始向上爬去。另一只螞蟻觀察了一下,決定繞過墻去。很快地,這只螞蟻繞過墻來到食物前,開始享受起來;而另一只螞蟻還在不停地跌落下去又重新開始……
第二部分
(6~21題 49分)
一、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小題。(6分)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6.對這首古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這首詩前兩句寫興感之由,后兩句議論感慨。
B.“前朝”指的是三國時期。
C.這里“二喬”的命運形象地代表了東吳的命運。
D.這首詩熱情地歌頌了“周郎”在赤壁之戰中的豐功偉績。
7.這首詩的作者是 ________ 。詩中加著重號的詞“將”的含義是 _____ 。詩中“東風”指的是_______ 。(3分)
二、閱讀《后漢書·羊續傳》節選,完成下列小題。(14分)
羊續,字興祖,太山平陽人也。續以忠臣子孫拜郎中,去官后,辟大將軍竇武府……賊既清平,乃班宣政令,候民病利,百姓歡服。時,權豪之家多尚奢麗,續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車馬羸敗。府丞嘗獻其生魚,續受而懸于庭;丞后又進之,續乃出前所懸者以杜其意。續妻后與子秘俱往郡舍,續閉門不內,妻自將秘行,其資藏惟有布衾、敝袛裯,鹽、麥數斛而已。續謂秘曰:“吾自奉若此,何以資爾母乎?”使與母俱歸。
8.解釋下列句中加黑詞的意思。(4分)
①賊既清平:
②續深疾之:
③常敝衣薄食:
④使與母俱歸:
9.用“/”標出下面句子的兩處朗讀停頓。(2分)
其 資 藏 惟 有 布 衾 敝 袛 裯
1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每小題2分,共4分)
(1)何以資爾母乎?(2分)
(2)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2分)
11.結合選文內容,用自己的話說說羊續是個什么樣的人。(4分)
三、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9分)
科學素質是決定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重要因素,是人們過上美好生活的前提,更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基礎。在科技日新月異、迅猛發展的今天,科技深刻地影響著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公民科學素質已經成為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先進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成為影響社會穩定、國計民生和生活品質的直接因素。提高我國公民的科學素質,在當前是一個緊迫任務。
2011年,日本發生的9.0級強地震引發核泄漏事故,在我國公眾中掀起了一場搶購食鹽風波,這場風波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無獨有偶,2007年廣東和海南等地“吃了得香蕉黃葉病的香蕉會得癌癥”的謠言滿天飛,致使香蕉價格不正常地大幅下跌,蕉農損失慘重。這里面的原因比較復雜,但公民科學素質不高顯然是一個重要因素,這凸顯出提高公民科學素質的緊迫性。
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學技術知識,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講求科學思維,崇尚科學精神,并具有一定的應用它們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公民科學素質是可以測量的,國際上的通行做法是通過公民科學素質調查獲得在“了解科學知識、理解科學方法、理解科技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三方面都達標的公民比例。2010年我國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的比例為3.27%,預計2015年將超過5%。但是,這個水平僅相當于發達國家20世紀80年代末的水平。據中國科普研究所預測,到2020年我國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的比例應超過10%,才能有效支撐創新型科技人力資源的產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可見,提高公民科學素質,時間緊迫,任務艱巨,意義重大。
12.請給選文擬一個恰當的標題。(3分)
13.選文第二段運用了兩個事例,刪去一個好不好?請說出理由。(3分)
14.從選文來看,公民應具備的基本科學素質有哪些?(3分)
四、根據你對文學名著的閱讀,回答下面的題目。(6分)
15.《紅星照耀中國》又名《_________》,作為美國記者,斯諾在華采訪的主要地點是________,他探求了______發生的背景、發生的原因。他判斷由于中國共產黨的宣傳和行動,使窮人和受壓迫者對國家、社會與個人有了必須行動起來的新的信念。(3分)
16.名著閱讀。(3分)
七月時節,當我們這里的昆蟲,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經枯萎的花上,跑來跑去尋找飲料時,蟬則依然很舒服,不覺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個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錐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飲之不竭的圓桶。它坐在樹的枝頭,不停地唱歌,只要鉆通柔滑的樹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進桶孔,它就可飲個飽了。
此語段選自法國作家_____的《昆蟲記》,這本書被譽為“_____________”,全書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社會人生,滲透著作者對人類的思考,充滿了對____的關愛之情和對自然萬物的贊美之情。
大地的馨香
朱宜堯
①我仿佛看到了那片綠海,微風拂過,搖曳著沙沙聲響,陽光溫暖,伴著書香。
②父親說,讀書和種地是一碼事兒。那時,我的腦袋搖成了撥浪鼓。
③春寒料峭的二月,春風猶如一把剪刀,一夜間裁剪出了千樹萬樹繁花開的氣勢,藏在樹干里的嫩芽,偷偷地窺視著即將郁郁蔥蔥的春天。溫柔的陽光夾雜在春風里,走到哪里,哪里一片勃勃生機。
④春天是播種的季節。空曠的田野,勞作的人們撒糞、育肥、播種,趁著春天的到來,把希望悄悄地植入大地。
⑤早晨,剛剛起床,昨夜還睡在身旁的父親沒了蹤影。父親年事已高,已經過了退休的年齡,還是一刻也不閑地從事著農事,近乎于樂此不疲。每天看著紅彤彤的太陽從東方升起,又眼望日頭在晚霞中隱沒,父親特喜愛這種“春風花草香”的農田生活。身子雖有勞累,卻神采奕奕。我知道,父親有自己的規劃,勞作等同于健身,既不能太累,又得出點小汗,身子微微受熱,即可。所以我不擔心父親。
⑥中午父親回來,肩膀上搭著一塊泛黃的毛巾,看上去氣色紅潤,好像剛剛晨練結束。我早已備好了父親最愛的龍井茶。父親坐在我身旁,望著長勢大好的玉米,臉上掛著粲然的微笑,喝一小口龍井,動作不急不緩地擦拭著額上細密的汗珠。
⑦父親七十有三了,寸發雪白,好像一根也不缺,板板正正齊刷刷的樣子,那古銅色的皮膚,經過陽光的沐浴,顯得十分的硬朗與矍鑠。
⑧我在初中讀書時,不論學習有多緊張,父親總是“不管不顧”,甚至“不近人情”地叫我一同下地。即便是我手掌扎滿了黃豆莢的刺兒,癢脹得鉆心,也得照樣勞作。春寒料峭也罷,烈日炎炎也好,我成了父親的小跟班。那時的我,睡不醒,又極不情愿。
⑨勞作中,我經常回想,讀書和種地怎么會是一碼事呢?
⑩如今,我卻能體諒到父親的良苦用心,也會有一些好的事物與父親分享了,父親卻一改他年輕時的做法,他起早做農事,從來不叫我,這倒讓我有些愧疚。
?過了不惑之年,明曉了父親所言。一年之際在于春,諺語說谷雨種大田,春天是播種的季節,萬物皆如此。要抓住播種的最好時機,才更有利于一年的好收成;青春是用來讀書的大好時光,要不辭辛苦讀萬卷書,要不負青春不負我,要有“雙鬢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之恒心。一旦錯過了,就不再來過。
?我和父親一同勞作,讓年少并無多少體力的我去體會勞作的艱辛與不易,感悟生命的本真,讓我更加珍惜青春讀書的好時光,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感恩父親,他不僅以種地的方式養育了我,還讓我在最平常的勞作中,體會到了生命的美好。
?父親就是養育我的“大地”,那里有“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的喜樂福景;又有“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的詩情畫意;更有“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的殷切希望、諄諄教誨和良苦用心。
?春天來了,陽光明媚而溫暖,微風拂過的綠海,搖曳著沙沙聲響,我似乎嗅到了大地的馨香,仿佛看到了寸發雪白的老父親。(選自《新青年》2017年第4期,有刪減)
17.通讀全文,說說標題“大地的馨香”有何含義?(2分)
18.請從修辭的角度品味第③段中畫線句的表達效果。(3分)
19.“這倒讓我有些愧疚。”我為什么會心生愧疚?(3分)
20.文中的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3分)
21.“父親說,讀書和種地是一碼事兒。”對此,你的觀點是什么?請聯系學習實際,談談自己的看法。(3分)
第三部分
(22題 50分)
22.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50分)
鮮嫩可口是美食的味道,清新和諧是自然的味道,絮叨愛撫是媽媽的味道,睿智哲思是佳作的味道,酸甜苦辣是生活的味道,厚重滄桑是歷史的味道……只要你細細咀嚼,用心感悟,人間真味盡在其中。
請以“味道”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
①書寫工整,保持卷面整潔。
②表達真情實感,不得套寫或抄襲。
③除詩歌、戲劇外,體裁不限,內容不少于600字。



▍聲明:內容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565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