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宿州智慧教室黑板(大涼山引入智慧教室)
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15)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何琳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鑫昕)不用走出大山,也能看到成都的老師們是怎么上課的;現在講雞兔同籠數學題,再也不用粉筆畫那么多雞兔了,一個動畫就能形象清楚地講明白;以前上課要吃許多粉筆灰,如今老師一鍵發布,就可以在終端板上互動答題……在近日舉行的一場教學研討會上,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拉達鄉中心校的老師們分享了他們最新的工作體會。
這些全新的體驗,始于當地中小學啟用“智慧教室”之后。
2020年9月,吉利控股集團下設的吉利人才發展協同委員會響應“教育脫貧攻堅”號召,出臺《助力涼山州教育脫貧攻堅實施方案》,支持大涼山地區的教育走向“科技 智能 信息化”,其中建設“智慧教室”被列為工作的重點。
“智慧教室”基于互聯網技術,為課堂提供多樣化的教學設備,可同時顯示兩個或多個屏幕內容,既可以展示教學知識、學生的作業與問題,又可以展示互聯網上實時的圖文與信息。“智慧教室”還引入智慧云平臺,老師們可以獲得海量的線上教學資源,增強課堂教學互動,激發師生教與學的興趣與積極性。
當年10月,布拖縣首間“智慧教室”在布拖縣民族小學落成。碩大的觸摸屏、不用粉筆的交互式白板、錄播一體設備、終端平板電腦……科技感十足的全新教室讓彝族女孩阿木約布“更喜歡上學了”,會發聲、能顯示的“黑板”讓她找到了上課的樂趣。

截至2021年8月,吉利學院在吉利人才發展協同委員會的支持下,已在布拖縣建成9間智慧教室。拉達鄉中心校校長龍海軍說,“智慧教室”給孩子們帶來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有了智慧教室,孩子們經常早早地坐在教室里等老師上課。
“智慧教室”的引入,也讓大涼山老師的教學理念和思維受到了沖擊并發生轉變。拉達鄉中心校老師李敏說,基于“智慧教室”的教學方式創新讓工作多年的她瞬間心動。
而吸引美撒鄉中心校老師羅峰的,則是“智慧教室”的情景教學,因為的交互式軟件可以模擬生活中交通、火災、健康衛生等現實場景。“以后給孩子們上課再也不用粉筆畫或者一個勁地說,一鍵投屏就能實現場景虛擬再現,開放的課堂增加了我與孩子們的互動。”
吉利人才發展協同委員會承諾,未來將為布拖的33所小學、24個村小教學點建設“智慧教室”,實現縣域所有小學的“智慧教室”全覆蓋,并依托吉利學院研發的 “智慧云大數據平臺”打通學校與學校之間的信息壁壘,用互聯網架起大涼山與外界優質學校教育互通的橋梁。
除了“智慧教室”,吉利人才發展協同委員會還聚焦山區教師隊伍現代化教學能力的提升與可持續性發展,采用“引進來”“走出去”等方式開展個性化精準師資培訓,遴選骨干教師到成都等地優質小學和吉利學院開展示范觀摩、實地考察、模擬實訓、研討等多維培訓。
吉利學院執行校長兼扶貧工作小組組長闕海寶說,吉利學院正在籌劃為涼山布拖縣、昭覺縣的小學教師設置專項教育激勵基金,計劃每年獎勵100位小學教師,鼓勵其積極投身大涼山教育事業,提高現代化教育教學水平。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575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