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味精里面對人體有什么有害成分味精超100會致癌
發布時間:2025-10-25閱讀(3)
點擊"中國質量新聞網"↑免費訂閱,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味精里面對人體有什么有害成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味精里面對人體有什么有害成分
點擊"中國質量新聞網"↑免費訂閱
網友甲
有傳聞說味精有毒,其發明國日本已禁止食用味精。
還有人說溫度超過100℃,味精就會產生致癌物質——焦谷氨酸鈉。
網友乙
在我國,味精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然而,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關于味精的各種爭議多了起來。
表急,小編帶你科(zhuang)普(bi)解答。
味精是個什么東西?
味精的主要成分就是谷氨酸鈉,谷氨酸鈉水解為谷氨酸,而谷氨酸有鮮味,這就是味精之所以能提鮮的原因。
德國人里德豪生在蛋白質水解過程中首次分離出谷氨酸鈉。1908年,日本化學家池田菊苗從海帶中提煉出谷氨酸鈉,第二年,鈴木三郎助將其商品化,取名為“味之素”,開始銷售,這就是最原始的味精。
最開始的時候,用面筋作原料,加入鹽酸水解生產味精,20世紀50年代,日本人木下祝郎采用發酵法生產味精。后來,發酵法后來居上,取代了水解法,但是兩種方法生產出的味精成分是一樣的。國外一般用糖、蜜作為原料,我國用糧食作物,比如大米或是玉米來生產味精。市場上銷售的味精的谷氨酸鈉的含量有99%、80%以及60%幾種不同種類。
谷氨酸鈉存在于葡萄、番茄這些水果中,既然葡萄、番茄無害,那么味精也是能吃的吧?至于水解后的谷氨酸也是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生活中很多動植物蛋白質食物中都含有谷氨酸,比如牛奶、雞蛋、豬肉等等。“味精有毒”論不攻自破。
由谷氨酸鈉的分子式可以看出,它是一種并不穩定的狀態,加熱后極易脫水變為另一種穩定的物質——焦谷氨酸鈉。
但首先,溫度并不是人們傳聞的100℃,味精溶解最佳溫度是70℃-90℃;在150℃時,它會脫水,產生結晶;如果到了200℃以上,谷氨酸鈉會發生分子內脫水,這才變為焦谷氨酸。
其次,由于焦谷氨酸沒有鮮味,“谷氨酸鈉轉化為焦谷氨酸鈉會降低鮮味”是正確的,但是焦谷氨酸致癌,這個言論尚無科學證明。
焦谷氨酸鈉別名為L-2-吡咯烷酮-5-羧酸鈉,分子式為C5H8NO4Na·H2O。它也是白色結晶性粉末,極易溶于水,有較弱的刺激性,但沒有過敏反應,使用的時候基本無毒,對人體無害。
從科學層面來看,所謂“味精致癌論”更多是危言聳聽。
從口感的角度來看,添加味精時要注意溫度,70℃-90℃為最宜。炒菜一般在菜肴出鍋前加入,為了防止脫水生成焦谷氨酸鈉,丟失鮮味;而涼拌菜要早放,使之充分溶解。
本期編輯/朱祝何
來源/新華網、科普中國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5796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