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瘦金體與行楷哪個好看(瘦金體的筆畫特征解析)
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14)

1、側鋒為主、中側結合的用筆
瘦金本以筆畫瘦細為特征。如何寫出既纖細又挺勁的筆畫?唯有用側鋒。側鋒用筆的突出特點是搖筆、捻管、裹毫。搖筆在瘦金體中得到了很好的運用,寫鉤、捺、撇都用搖筆。
捻管是側鋒控毫的主要方法。裹毫能寫出細挺勁利的筆畫。
搖筆、捻管、裹毫都是相一致的用筆,并行不悖。
瘦金體是以側鋒為主、中側結合的寫法。側鋒用筆與中鋒用筆結合使用,能寫出豐富多變的筆畫。瘦金體以其多樣的用筆方式,發展了楷書的書寫技法,使筆毫的運用發揮到極致。

2、筆畫剛硬,亦方亦圓
筆畫剛硬是瘦金體的鮮明特征。瘦金體的長豎、長橫、長撇多是堅挺細長的一筆。
因為是用側鋒裹毫寫就,瘦金體的筆畫雖細卻非常結實,富有彈性和力度感。
起筆露鋒,似快刃切入,正是書寫瘦細筆畫的需要。
輕落重收,橫收帶鉤、豎收帶點,也是因為瘦細筆畫所需要的處理方式,是對瘦細筆畫的加固處理。
如果沒有這一鉤一點,細挺的筆畫似乎真的會彈回去。
除了中豎,其他的長畫多呈弧形延伸,這一方面避免了筆畫的單調平庸,另一方面也是力度與彈性的展現。

與長豎、長橫、長撇瘦細剛硬的筆畫相反,瘦金體的短豎、短櫻花則粗壯圓潤,用中鋒寫成。瘦金體的短畫采取豐腴凝重的寫法,與細筆相互襯托,達到了用筆的整體勻整。
瘦金體的鉤和捺又是極具夸張的寫法,與細筆構成了強烈的反差對比,十分醒目,這是剛硬筆畫在轉折時的體現。

瘦金體的筆畫在起筆、收筆和轉折處棱角分明,有方筆的特征,但在筆畫之間又顧盼牽繞,弧形穿插,使整個字達到了“方圓肥瘦適中……方而有圓筆,圓而有方意,瘦而不枯,肥而不濁”的特點。
瘦金體以其筆畫瘦勁、頓挫有致、剛柔相濟、方圓結合為特征,開創了新的審美意趣。筆畫既有力度又有速度,達到了寫字的最佳狀態。

3、筆畫開張,飄逸舒展瘦金體以結體疏朗、內收外放為特征。位于中宮的筆畫收攏得比較緊密,而外圍的筆畫向四周輻射。內收的效果是重心穩定,使字站立得很穩。
外放的效果是字體舒展,撇、捺、鉤都伸得很長,甚至會使人感到這些筆畫都能從紙上飄動起來,字的動感非常強烈。

瘦金體對書法藝術的貢獻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開辟了一種新的審美取向。瘦硬疏朗、筆力遒勁是瘦金體的顯著風格。瘦金體明顯地加強了筆畫的力度,筆力體現在筆畫瘦細挺拔,也體現在筆畫疏朗展開等方面。
宋徽宗書寫時明顯地加快了運筆的速度,以草書的速度寫楷書,能寫出斬釘截鐵的鐮刀鉤。筆速提高的結果是筆勢的加強,寫出來的筆畫非常有氣勢,沒有纖弱之感。
徽宗又把剛與柔的美結合在一起展現出現,以畫作書,清代陳邦彥說瘦金體如“幽蘭叢竹”,其細長的筆畫似修長的蘭葉,點似蘭花瓣。

二是豐富了書寫技法。寫出瘦細而挺拔的筆畫,需要一定的書寫技巧。宋徽宗運用側鋒和搖筆,使瘦金體筆畫更加多姿多彩,發展了楷書的書寫技法。
側鋒和搖筆通常都是書法家盡量回避的用筆。
徽宗能在一個筆畫之中靈活巧妙地變換著用筆方式,這在其他書法家的作品中很難捕捉到。
附:瘦金體九個基本點畫入門練習一、長橫

▲寫瘦金體的長橫筆鋒要先切入紙,右行,微微抬筆,右下頓筆,回鋒。
二、走之旁

▲瘦金體的走之是一波三折,極具曲線美,宛如躺著的美人,圓圈處輕微向上翹起,收尾較緩。
三、寶蓋頭

▲剛開始學瘦金體總是寫不好寶蓋頭,寶蓋頭中間不知道怎么處理,后來練了很多遍柳葉橫才好些,中間細粗細!
四、三點水

▲三點水第二點稍微靠左點兒,最后一提要干脆!
五、羊字頭

▲這個我也不知道是什么頭了,勉強叫羊字頭吧,兩點相呼應,很干脆,這個偏旁的字有羊、谷等。
六、豎

▲豎很像鶴的腿,寫豎要干脆,中鋒切入紙面后順勢下行,力度慢慢變小,左側抬筆,右下行,回鋒!
七、耳朵旁

▲耳朵旁的是個組合體,那個“3”和走之相似,耳朵旁的位置正些,要注意“3”和豎的連接。
八、捺

▲瘦金體的捺一定要注意收尾的處理,緩收,不要寫太快,收尾下部比較平,所以也叫平捺。
九、撇

▲瘦金體的長撇很干脆,像一把利劍,可斷金玉!
瘦金體是宋徽宗趙佶所創的一種字體,是書法史上極具個性的一種書體,因其與晉楷唐楷等傳統書體區別較大,個性極為強烈,故可稱作是書法史上的一個獨創,代表作有《楷書千字文》《秾芳詩》等。

宋徽宗趙佶
瘦金體運筆靈動快捷,筆跡瘦勁,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見風姿綽約處。因其筆畫相對瘦硬,故筆法外露,可明顯見到運轉提頓等運筆痕跡,是一種風格相當獨特的字體。

《秾芳詩》部分
常用漢字有3500個左右,學書法臨帖要全部練完的話,所花費的時間太長,所以為大家介紹一下字體的結構法則,這樣在寫字時能有法可依,提高練字的效率。
1、頭點高正頭點一般是一個字的引首點劃,此筆畫表現了一個字的精神氣勢。
要點:該點應位于該字的中心正上,應當高挑,距離字的主體應該有一定距離。

頭點下面有中心豎筆,應考慮將兩筆互相對齊,以保證字上下重心的重合。

一字之中,上下部分都有中心豎筆,應當上下對齊。

多個豎畫排列,并沒有點、撇、捺筆畫的穿插,間距要大體相等。

一個字里有多個橫平行排列,并沒有點、撇、捺筆畫的穿插,橫畫的間距要大體相等。

大多數漢字的結構都呈現上收縮、下開張的趨勢,因此無論結構如何,字的基本形態應該保持上緊下松(上方緊湊、下部開張)。

大多數漢字的結構,在呈現上緊下松的同時,還呈現左緊右松。

一個字內同時存在長撇長捺,長撇長捺應當開張,且開張程度大體相當,以保持字的平衡。但是在左右結構的字中,應當考慮到偏旁的互讓。

每個字都有一個中心,這個中心一般是字重心所在,因此重心兩側筆畫重量、開張程度、筆畫距離應當對稱。

主筆是字的支撐所在。因此主筆不但要寫好,而且要突出、夸張、合適。

硬筆字字型較小,也應當保持字的中宮收緊。因此字的整體形態要內收,中宮部位點畫緊湊。

一個字內有兩個以上相似筆畫,而且相距比較近,應當保證類似筆畫進行不同處理,以避免雷同。

包圍結構的字外圍一定要能夠覆蓋內部結構,防止字的氣息外流,而且同時要注意間隙和圍堵關系。不能堵死外圍結構。
全包圍結構:

半包圍結構:

組合結構的字要注意筆畫的穿插,保證呼應關系,以避免結構獨立。
左右結構:

上下結構:

結構復雜的字要注意,平行結構中的筆畫要參差錯落:有高有矮。
左中右結構:

上中下結構: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581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