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14)
極目新聞記者 徐穎
通訊員 雷靜宜
對話背景:人們越來越習慣電腦手機打字,筆用得越來越少,“提筆就忘”的毛病常常有,漢字的書寫要怎么傳承下去?《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嘉賓張一清教授,回到甲骨文、金文、小篆,解析中國字,出版了新作《漢字精氣神》。正值開學季,極目新聞記者聯系專訪了張一清教授,聽他解析漢字讀寫。

人物檔案:張一清,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研究員、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主要編寫人、央視《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嘉賓,《百家講壇》“解碼漢字”系列主講人,浙江衛視《漢字風云會》嘉賓,一直致力于漢字文化的推廣與普及。
每天抽出十幾分鐘寫寫字,形成肌肉記憶
記者:現在大家都用電腦手機打字,筆用得越來越少,寫字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你覺得漢字的書寫要怎么傳承下去?
張一清:應對這種挑戰的方法自然多種多樣,其中有兩個基本要素或許值得我們思考:一是字跡工整歷來是衡量人的文化水準以及學習態度等的一個標尺,對于加強人的文化素養顯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是根據認知科學等領域的研究,寫字過程其實對于促進人的肌肉記憶效果顯著,有助于書寫者記準、記牢漢字的字形。因此,如果我們每天都能抽出十幾分鐘寫寫字,一來可以提高手寫漢字的美觀程度;二來也可以靜下心來,養成認真做事的態度與習慣;同時還可以幫助自己更準確地記住漢字的字形。
記者:針對成年人“提筆就忘”的情況,你有什么好建議?
張一清:就記牢漢字的字形、打破“提筆忘字”的魔咒而言,除了平時多書寫、多練習之外,還有一個方法是了解漢字字形與字義之間的聯系。比如“蒙”這個字,有些人書寫的時候常常會丟掉“冖”下面的“―”,而如果我們能夠了解到“冖”和下面的“―”合在一起表示“雙重遮蔽”,然后再聯系“蒙眼、蒙蔽”等詞語,或許我們就會理解兩層遮蔽物對于“蒙眼、蒙蔽”這類行為的顯著作用,從而使我們由于記住了“雙重、兩層”這樣的要素,自然而然地在書寫“蒙”的時候就不會再出現丟掉筆畫的現象了。
所以,如果每個人都能關注日常使用的漢字,如我們自己的名字、身邊事物的名稱用字等等,端詳一下這些漢字為什么這么寫,然后通過自己查詢或者請教別人等方式去探求問題的答案,長期積累,必有所得。
容易寫錯的漢字,通常是以下三種情形
記者:你之前在《漢字聽寫大會》中曾預言選手哪些字可能寫錯,結果都被你猜中了。對于學生來說,容易寫錯和認錯的漢字一般有什么特征?
張一清:人們在學習漢字過程中,出現錯別字這樣的現象也在所難免,其原因也是各式各樣的。就以《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為例,參加這項活動的學生都是全國各地層層選拔出來的佼佼者,但是,這些學生在節目現場同樣也會出現寫錯別字的問題。他們出現的這些問題具有很廣泛的代表性,大致可以分為這么幾種類型:一是在日常口語里經常使用,但是書面上反而不常見到的字,比如“嚏、(拾)掇、苫(布)”等;二是筆畫多、結構復雜的字,如“爨、夔”等;三是由于形近而易混易錯的字,例如“頤”的左邊、“蔑”的下邊等;四是意思把握上容易出現偏差的字,比如“仗義執(直)言、再接再厲(勵)”等;五是涉及一些傳統文化現象的字,比如“銓(選)、(發)軔、(周)髀(算經)”等。
漢字最根本的特征是,字形、讀音和意義從古至今一脈傳承
記者:中國漢字相對于其他國家文字來說,最大的獨特性在什么地方?
張一清:漢字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特征是,它的字形結構、讀音和意義,從古至今一脈傳承,雖然中間經歷了數千年的演變,但是都能追溯到它的源流與脈絡。與此同時,從漢字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字形與字義中,往往還能看到歷史和文化的沉淀與烙印。因此,橫豎撇捺組成的方寸天地,乾坤無限,魅力無窮。
一個漢字的不同意思之間往往可以找到演變和關聯的脈絡。比如“楚”這個字,它和“荊”一樣,最初指的都是一種灌木。而我們都知道“負荊請罪”的故事,也知道“荊”是一種可以用來責罰犯錯誤的人以及罪人的用具。這就有助于我們理解,當人遭受擊打處罰的時候,他的身體就會“痛楚”,同時,他的心里也會“酸楚、苦楚”。另一方面,由于灌木的生長具有枝條有序、互不干擾的特性,所以,服飾、裝扮井井有條的人就會被其他人用“衣冠楚楚”來形容。
一些漢字的形體與結構,常常還能反映出古人的處世哲學、人生智慧、價值判斷以及是非觀念等,這就是漢字所折射的中華傳統文化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與信條。比如表示谷物的“禾”,字形所描畫的谷穗下垂的樣子,在古人看來是谷穗在向農作物的根部致意,因此,“禾”就被賦予了不忘本的寓意,而且還產生了“首禾”這樣的說法。
記者:你是怎么確定把漢字文化作為自己的事業的?
張一清:我求學的時候,學的專業就是漢語言文字學,工作之后,所從事的也是相關領域的工作,特別是黨和國家一直在倡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家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和熱情也感染著我,所以我會一直努力領會、感受中華文明的豐富內涵,并把自己的體會和更多的人分享。
記者:你還會繼續參加《漢字聽寫大會》或者類似的節目嗎?
張一清:我會一直關注和熱愛漢字以及漢字所承載的中華文明,也會參與像湖北衛視熱播的《奇妙的漢字》這類弘揚漢字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電視節目。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5819.html
上一篇:你一步我一步造句(用你)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