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西葫蘆炒著吃怎么有苦味又甜又軟的炒西葫蘆里
發布時間:2025-10-25閱讀(4)
西葫蘆是夏季比較受歡迎的一種蔬菜,又甜又軟的西葫蘆很適合做糊塌子吃,把西葫蘆擦成絲,打兩個雞蛋,再加入少量的食鹽和雞精、胡椒粉攪拌成糊狀后,就可以烙糊塌子了,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西葫蘆炒著吃怎么有苦味?以下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西葫蘆炒著吃怎么有苦味
西葫蘆是夏季比較受歡迎的一種蔬菜,又甜又軟的西葫蘆很適合做糊塌子吃,把西葫蘆擦成絲,打兩個雞蛋,再加入少量的食鹽和雞精、胡椒粉。攪拌成糊狀后,就可以烙糊塌子了。
西葫蘆含水量很高接近95%,固體部分只占5%,所以是一種熱量很低的蔬菜,每百克西葫蘆熱量僅有16大卡。跟西紅柿、冬瓜接近,比較適合夏季減肥期間來吃。
可是最近有一種觀點,說實驗發現炒西葫蘆里存在一種名為丙烯酰胺的致癌物,而且含量跟油炸薯片接近。讓很多人就算再喜歡吃西葫蘆也不敢吃了,這是真的嗎?
那么今天爆炸營養課堂的營養師,就跟大家聊聊:又甜又軟的炒西葫蘆里,存在致癌物?夏季炒菜,烹飪方法很關鍵。
我們先來看看西葫蘆的營養成分,西葫蘆營養均衡,含水量高熱量低,每百克含0.8克膳食纖維和0.7克蛋白質。
在維生素方面和礦物質方面,含有維生素C、胡蘿卜素、鉀、鈣、磷等營養素。尤其是鈣含量在蔬菜里屬于比較高的,每百克西葫蘆含22毫克鈣元素,西葫蘆口感軟爛容易咀嚼,很適合牙齒不好的老年人吃一些補鈣。
那么實驗發現的致癌物丙烯酰胺,來自于哪里呢?
其實西葫蘆比較無辜,任何經過食用油高溫炒制的食物,不管是蔬菜、肉類還是薯條薯片,都會產生丙烯酰胺這種致癌物。它廣泛存在于各種油炸、燒烤、烘焙食品當中。
丙烯酰胺是一種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二類致癌物,但接觸到這種致癌物并不意味著就會一定得癌癥。癌癥的發生跟遺傳、環境、身體狀況都有長期關系,現在并沒有丙烯酰胺攝入量和致癌風險之間的關系數據。
當然,為了避免受到這種致癌物的影響,在烹飪方法上要盡量少用高溫油炸這種習慣。尤其是像西葫蘆、冬瓜這些含水量高的蔬菜,可以采用清蒸或水煮做湯的烹飪選擇。
西葫蘆也是擦絲之后,和黑芝麻、花生碎、食用醬油一起直接涼拌著吃。夏季偶爾吃一些,補水開胃的效果也很好。
各位朋友,您喜歡吃西葫蘆嗎?您還知道哪些西葫蘆的健康吃法嗎?不妨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生活經驗。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5863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