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如何做干竹筍片竹筍干片怎么做
發布時間:2025-10-25閱讀(4)

制作方法如下:
⑴剝殼、洗滌:用刀將竹筍的筍殼從兩側劃破,剝去筍殼,割去不能食用的老筍節,再縱向切成2-4瓣,然后洗滌干凈。⑵造型:將洗凈的竹筍橫向切成3毫米厚的薄片,再縱切成1.5-2厘米長的小段。⑶蒸煮:將切好的筍片蒸煮1.5小時后出籠。煮筍時要注意火候,太熟筍色發紅,不熟筍色發黑霉變。⑷晾曬:出籠后的筍干,攤放在竹席上曝曬,曬至手握松散時,即成筍干,一般每100公斤無殼鮮筍可出筍干15-16公斤。
請你參考:
chinabambo/News_show.Asp?recid=1497
富有特色的筍干制作
白筍干
建甌白筍干生產由來已久。主要分布在南雅、迪口、吉陽、房道、玉山、小橋等鄉鎮,據《建甌文史資料》載:抗日戰爭爆發前產白筍干最年份全縣產量可達10萬擔左右,(即扎成“毛把”、“須把”,兩把為一擔,每把重50-60斤,平均每擔約110市斤)。習慣上把南雅、小橋一帶所產稱“外山筍”,吉陽、房道、玉山產的秒“內山筍”。白筍干依據其外形、內質分別稱“秀胡”、“秀尖”、“秀片”、“黃標”等品名。扎把后的白筍干多運上海、天津、福州等城市銷往國內外。小橋鎮的百丈村是白筍干制作最多的竹鄉,現將其制作工序列后:
一挖:“清明”至“谷雨”時,視竹林泥土厚薄,泥厚山筍出泥皮五寸至一尺,泥薄山筍出泥皮一尺至尺五,就要及時挖掘,筍短才能肉厚。
二剝:用柴刀向筍彎背的一側將殼削開,刀尾向兩邊撬開筍殼,剝掉筍殼,留下嫩依,砍斷筍尾。
三修:挑回筍廠后用利刀削去筍蔸的筍釘(紅小釘小削)將筍蔸修成龍番口,不留葫蘆仔,修時要保持筍身清潔,不得粘污。
四煠:將修好的筍裝入筍鍋木皇內,灌滿清水,熱火煠一、二個小時,鍋木皇里水滾泡,筍尾軟綿為熟,即可起鍋。未煠筍時鍋里不得留過夜水,否則次日污染筍色。
五漂:將熟筍擺入清水池內,放活水入池自然沖流(活水沖洗筍色明快),清除洗滌污水雜物,保持筍色潔白,當天將筍不斷放上筍榨。
六榨:筍洗滌干凈后,必須用鐵針從尾到蔸(大筍兩頭打),打通筍節,不讓含水。再順筍伏勢擺入榨盤,擺一層,榨一層,大約要榨半個月上下。
七洗:“立存”邊要再次把榨里的筍搬到清水池中,用自然流水沖洗蕩滌,必須把一切污混雜物洗凈(洗得越干凈、筍色越潔白)。
八壓:洗凈扣復又按筍伏勢擺入榨盤,一次絞壓到原來高度的線上,然后每隔五六天絞篾繩一次,不斷排除污水,防止生蟲。促進筍色透明黃澄。
九烤:“夏至”邊把榨壓的筍搬出,裝排到烤筍焙內,厚底薄面,下層橫(倒)擺,中層直(豎)擺,上層交錯擺。用木炭熱火烤,大約半個小時翻動加炭一次,四出炭火后,要全部豎擺,重點烤筍蔸,然后視筍干否,依次取出。如靠太陽曝干的,千萬不可被雨水打,否則烏霉花斑。
十整:依塊(只)剪齊蔸尾,修整人揀,分別列出秀胡、秀尖、秀片、黃標、鳳尾、間(粗)筍。五六十年代一般只叫正牌、副牌、甲尖、乙尖、退把(不合格者),分別扎捆,以便運外銷售。
附:制作白筍干的廠房及設備
在竹鄉制作白筍干完整的筍廠主要設施由筍倉(筍榨),清水池、煮筍鍋及木架廠房組成。一般筍廠一次建成可使用10年以上。在建筍廠過程中要注意:(1)選址:選擇在交通相對方便,水資源較豐富,地勢較平坦,便于建廠的竹林山腳下。(2)建廠:根據竹山面積大小和春筍產量多少決定建筍廠的規模。竹山面積大,春筍產量高,筍廠規模相應擴大,反之則小。廠房建設主要用于防雨水,便于居住生活和做筍生產操作。(3)筍倉:筍倉又稱筍榨,是筍廠的重要組成部分。筍倉的大小和數量決定了筍廠的加工能力。大的筍廠可以有幾個較大的筍倉組成,一個較大的筍倉可制作加工1千斤筍干以上,約轉化鮮筍2萬斤;而小的筍倉制作筍干容量可小到幾百斤。筍倉由堅硬不變型的厚木料制成,包括榨架與榨圈兩大部分,榨架由榨柱、榨梁、榨橋、榨梯、榨擔、馬腿和墊木等組成;榨圈正方形或長方形,大小規模不一,但內徑大小必須一致,上層加蓋壓板,壓板上還應放30-60厘米長的粗木塊數根,以承受榨的壓力。(4)水池:水池是筍廠的組成部分,一般水池建設采用挖坑為池的方法,既筒便又經濟。水池的作用主要用于漂洗煮后的白筍。因此要引入自然流水。(5)煮筍鍋:傳統的著筍鍋比家庭生活用鍋更大,鍋上加立木木皇用于煮筍可增加容量,縮短時間,但煮筍速度仍然很慢。目前和改進的大鐵桶蒸鍋可大大提高容量,縮短煮筍時間,大鐵桶由2個300斤裝食用油桶改制組合而成。將大鐵桶直接安裝在筍廠的土灶上即可。
烏筍干
烏筍干有三個品種,做法稍有不同,但都用木柴燒焙而成。
1、煙筍膊:“立夏”邊,筍出泥皮不超兩尺高,即從泥皮挖起來(不挖入泥下深入),剝殼削釘,滿鍋水煮熟,切成兩半,榨干,用柴燒明火烤干(有的地方這是除白筍干外的第二大宗品種)。
2、牛角筍:“清明”邊,筍出泥皮兩尺內,挖起剝殼削釘,滿鍋水煮熟,擺放棚架涼冷,剝去筍衣裳,用筍針從尾到蔸打通筍節,全筍裝上焙床架(擺法與白筍干相同),用生柴燒明火烤干(生柴火筍色明)。烤干的筍脯為牛角狀,俗稱牛角筍。
3、烏筍衣絲:筍煮熟后剝下的筍衣放入竹籃內,用腳踩蹉碎,然后裝在焙籠里,用生柴燒明火烤干成煙絲狀。
玉蘭片
玉蘭片又分冬玉半和春玉蘭兩種:
1、冬玉蘭:“冬至”至“驚蟄”時,選泥縫里黃鼻筍,挖起剝殼,滿鍋水煮熟,直紋切成三五分厚片,裝入焙籠,用木炭文火依次烤干。(注:若與香菇混合焙烤的,吸入了香菇之味,稱為“進貢筍”)。
2、春玉蘭:“春分”至“清明”時,選剛出泥皮筍,挖起剝殼,滿鍋水煮熟,直紋切成圣告形,小榨輕壓去污水,裝入焙籠,用木炭文火依次烤干。
家方筍
所謂家方筍,即多為筍鄉的筍農主婦加工制造,供佐餐待客之用,別具鄉味,制作講究,過去極少出售,近年有所改變。
1、筍脯仔:“春分”后選黃泥厚山泥里黃鼻筍,挖起剝殼,砍掉筍尾,用利刀斜削成一分厚的薄片,煮近熟,烤干。再拌米湯煮滾,烤干。復又拌米湯煮滾,烤干。最后用飯甑蒸透,曬干。
2、筍魚其:“春分”后選黃泥厚山泥里黃鼻筍,挖起剝殼,用刀切成二三分寬的薄片,加食鹽煮近熟,烤干。再拌米湯煮滾,曬干。復又拌米湯煮滾,曬干。最后用飯甑蒸透,曬干。
咸菜筍
農村咸菜筍多分筍鄉的農婦加工制造,供佐餐待客之用。改革開放后,增強了商品意識,已有部份上市。
1、筍篼絲:選“清明”前白筍篼,創成青絲,烀半熟,焙干。
2、浸筍篼:選“清明”前白筍篼,切成小片,烀熟曬干。用純酒(或加濃筍湯)浸泡,或混豆腐鹵浸泡。
3、筍咸仔:選“谷雨”前短筍,切成大片,加鹽煮熟,晾干。
4、酉奄白筍:選白筍篼切成青片,涼去水分,摻鹽加酒槽,用手搓軟,去水后塞入罐中,密封倒放。
5、酉奄菜筍:選白筍篼切成大片,滾水湯軟,涼去水分,摻鹽加酒槽,混合芥菜塞入罐中,密封倒放。
6、煮咸筍:選矮肥白筍,劃兩刀,煮近熟剝筍衣,再加鹽復煮干,涼干,塞入甕內,密封倒放。
7、酉存筍魚其:選厚泥山白筍,切成大片,煮熟,曬半干,復拌米湯煮滾,再又用飯甑蒸透,曬干,塞入罐內,密封倒放。
8、筍脯仔:選白筍篼,橫絞切片,煮近熟,曬干,復拌米湯煮滾,曬干。
9、豆仔筍:選白筍嫩筍篼創成青絲,烀熟曬干,再拌入烀熟曬干的豆鼓一起浸酒(或蒸熟)。
10、筍糍:選白筍衣,用飯甑蒸熟,拌入米粉、山粉、酒糟,春成團,搓成餅,曬干。
11、酉存白筍:選嫩白筍,煮熟(或加少許鹽),掰成兩半,涼去水分,塞入罐內,密封倒放。
以上均剝殼削釘后的筍坯為原料。
凡是要配米黃酒者,欲其霉爛者,應用生酒,欲其鮮脆者,應用熟酒。
------------------------------------------------------------------------------------------------------
baidu/s?tn=baidu&ct=0&ie=gb2312&bs=%B8%C9%CB%F1%B5%C4%D6%C6%D7%F7&sr=&z=&cl=3&f=8&wd=%CB%F1%B8%C9%B5%C4%D6%C6%D7%F7
切片,鍋里加水放筍煮熟,晾曬.
煮熟,烘干
1、筍干紅燒魚,把筍干泡發切成丁狀魚紅燒,最后做澆頭的時候把筍干放入調料,做成澆頭澆在魚在身上,這道菜具有魚的鮮味,也有筍的鮮味。
2、筍干炒臘肉。把筍干泡發,切成片狀,臘肉切成片,加適量的青椒片,大火炒制加入適量的醬油蠔油趁熱起鍋,這道菜滿滿的臘味。
3、筍干牛蛙湯,新鮮牛蛙宰殺洗凈切成塊,鍋里放少許的油把牛蛙倒入煸炒放適量的水放入泡好的筍干,煮30分鐘即可,放適量的鹽起鍋。即可食用這道菜湯色鮮美,牛蛙筍干鮮嫩可口。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62667.html
下一篇:洗發水720ml可以托運嗎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