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司馬懿死在七次北伐前嗎(魏明帝送來冬衣)
發布時間:2023-11-08閱讀(33)
三國景初二年正月,司馬懿奉魏明帝之命,率大軍北上平定遼東公孫度,是年年底,魏軍大勝遼東。
此時東北地區已經進入酷寒的冬季,衣著單薄的魏軍不堪低溫,將士們的性命危在旦夕。
魏明帝得知后,立刻遣人為前線戰士送來過冬衣物。
然而作為一軍將領的司馬懿卻毫無體恤手下將士之心,寧愿士兵凍死也不愿向下分發衣物。
司馬懿此舉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不過直到11年后世人才回過神來,老謀深算的司馬懿這招的高明之處。
	
司馬懿,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謀略家,年少時期的他,便早早的顯露出了一副成大事者的跡象。
司馬懿自幼博聞強識、飽讀經書,年紀輕輕便受到曹操重用。
只不過,此時的司馬懿打心底里不認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做法,于是多次拒絕了曹操授予的官職。
直到建安十三年,官至丞相的曹操徹底控制漢室朝局,便使用強硬手段將司馬懿召至皇城。
曹操威脅道:“如果你還像以前那樣躺在床上不出仕,便將你逮捕入獄?!?/strong>
	
沒辦法,走投無路的司馬懿只好前往京城任職。
對于老謀深算、睚眥必報的司馬懿來說,或許此時曹操對他的所作所為,已經被其深深記恨了下來,化作了日后推翻曹魏政權的一股動力。
司馬懿本是一個有著遠大志向之人,曹操也逐漸發現了這一點,心里十分忌諱。
于是警示兒子曹丕:“司馬懿不是甘居臣子之人,日后必會干預朝中之事?!?/strong>
八面玲瓏的司馬懿自然察覺出了曹操的提防,對于現在的他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隱忍。
畢竟當時的司馬懿,尚且勢單力薄,對上同樣老謀深算的曹操,他很難占得上風。
	
針對這一情況,司馬懿走了兩步棋。
首先,在曹操面前盡量保持隱忍,盡可能的低調行事。
作為曹操的主簿,司馬懿平日里需要為其管理文書檔案、提供政事軍事上的意見。
不過,據《晉書》記載,司馬懿在任職丞相主簿期間,僅僅向曹操進言過五次,其中還有兩次沒有被采用。
對于司馬懿這位謀臣,曹操的態度十分矛盾。
對方的才華和謀略是他欣賞的,但又不敢對其敞開心扉,完全接受司馬懿的意見。
	
于是就出現了曹操逼迫司馬懿提供意見,結果又不采用的奇怪場面,這充分顯示了當時二人既依存又對立的矛盾關系。
值得一提的是,曹操未采用的那兩條意見,分別是“趁劉備在漢中尚未站穩腳跟,出兵進攻?!?/strong>以及“荊州刺史、南鄉太守不稱職,應當罷免?!?/strong>
由于曹操沒有聽信司馬懿的建議,導致曹魏政權錯失早早滅掉劉蜀政權的好機會,荊州刺史、南鄉太守后來果不其然叛變到了關羽門下。
曹操對此悔不當初。
司馬懿走的另一步棋是“用心”輔佐未來的王儲——曹丕。
	
既然在曹操這里占不到便宜,就把主意打到其子嗣的身上,這便是司馬懿謀劃的后路。
早在魏國建立之前,司馬懿便把寶押在了曹丕身上,一副提前效忠新主的姿態。
在司馬懿的精心策劃下,曹丕很快將其當做了心腹愛臣,父親的警示和叮囑早已被其丟到九霄云外。
不發放冬衣的用意對于曹丕,乃至后來的魏明帝曹叡,司馬懿可謂是“一腔熱忱”“忠心耿耿”。
建安二十四年,司馬懿擢升太子中庶子,成為曹丕身邊最親近之人,輔佐曹丕期間,司馬懿也的確毫無保留,每每參與謀劃都能想出妙招奇策,深受曹丕重用。
	
司馬懿一心為主的表現被眾人看在眼里,以致于連曹操都有些側目。
忠心耿耿似乎成為了司馬懿的人格底色,這一點在他所行之事中處處有所體現,包括平定遼東期間不向士兵發放冬衣。
魏明帝曹叡登基后,兩次派兵討伐遼東,但因為種種原因均無功而返。
景初二年春天,魏明帝召見了在朝中德高望重的司馬懿,命其率領四萬兵馬討伐遼東。
六月,司馬懿大軍抵達遼東。
	
在一開始的兩軍交鋒中,司馬懿憑借神鬼莫測的用兵,接連三次重創遼東公孫淵部精銳,將其逼入襄平城退守。
8月份,魏軍在雨季結束后發起了對襄平的進攻,公孫淵大軍被困一月有余,軍心渙散、糧草不足,城池很快被攻陷。
8月23這天,公孫淵在突圍時被殺掉,遼東叛亂就此被平息。
然而還未等魏軍從勝利的喜悅當中回過神來,一場意想不到的危機便降臨了。
	
由于大軍出發之時中原天氣已經回暖,魏軍并未攜帶過冬衣物,剛剛抵達遼東時已經步入伏天,將士們更不會感到寒冷,但隨著戰事的持續推進,北方的寒冷冬季悄然來臨,這給魏軍帶來了大麻煩。
不少戰士被活活凍死在冰冷的遼東地區,魏軍內部人心惶惶。
魏明帝得知情況后,立刻派人向遼東輸送冬季衣物。
然而正當所有將士以為得救之時,司馬懿的一紙命令,再次將所有將士打入了冰天雪地的酷寒天氣。
	
司馬懿命令后勤部隊不許向將士們發放冬衣,這一命令一經傳出,立刻引來全軍騷動。
明明是魏明帝親自派發的過冬衣物,司馬懿為何寧愿手下將士凍死,也不愿為其發放衣物?
對此,司馬懿給出的理由是:“這些衣物是官家所有,在沒有得到明確旨意前,所有人都沒有權利使用!”
的確,當時魏明帝僅僅是口頭上向遼東將士撥送了這批衣物,并未擬定明確旨意。
但顯然這些衣物就是為了幫助遼東將士御寒而用,司馬懿倘若直接將衣物發放下去,不會引來任何責罰。
	
但他偏偏要“死板”的守著規矩,非要等到皇帝的懿旨下達才肯松口,這在外界看來顯得有些吹毛求疵,但落到魏明帝眼中,這卻是忠君的表現。
司馬懿的計謀再次得逞,只不過當時并沒有人看出他的深謀遠慮。
直到11年后司馬懿問鼎洛陽的那一刻,世人才知道他的計謀是如此高明。
高平陵之變司馬懿的所作所為全都被魏明帝看在眼中,于是在魏明帝駕崩之際,司馬懿順理成章的成為了那個可以托孤之人。
景初三年,年紀輕輕的魏明帝便病入膏肓。
	
正月,司馬懿從遼東班師回朝的路上,正行至河內郡地界便收到朝廷的急令,魏明帝快要不行了。
司馬懿快馬加鞭趕到洛陽后,當即被引入皇宮,奄奄一息的魏明帝拉著他的手,囑托他和大將軍曹爽共同輔佐太子曹芳。
司馬懿表面上“痛哭流涕”,內心卻激動萬分,他知道自己的機會馬上就要來臨了。
此時的太子曹芳年僅8歲,相較于曹操、曹丕、曹叡等人,控制一個孩童顯然要輕松許多。
擋在司馬懿前面的敵人,只剩下了大將軍曹爽一人。
	
但此人胸無謀略、貪圖享樂,根本不是司馬懿的對手,曹魏政權落入司馬家族的手中,已經是時間問題。
在一開始的兩方爭斗中,曹爽尚且知道要防備司馬懿,處處小心謹慎,然而司馬懿一招簡單的裝病,便輕松瞞過了頭腦簡單的曹爽。
眼看司馬懿“重病在床”,曹爽馬上放松了警惕,回過頭繼續沉湎到酒色中去了。
可令他萬萬想不到的是,此時已經垂垂老矣的司馬懿,仍在算計著曹魏的江山。
正始十年,曹爽不顧屬下反對,執意陪同幼帝曹芳前往安平陵掃墓祭奠。
	
此時洛陽城空虛,司馬懿抓準機會,迅速調派大軍入城,輕而易舉控制了整座皇城。
遠在安平陵的曹爽得知后,第一反應竟然不是想辦法舉兵抵抗,反倒是想著怎樣保全自己的榮華富貴。
在司馬懿的勸說和威脅下,早已被嚇破膽的曹爽選擇了交出兵權,甘愿當一個無名無權的富貴子弟,只可惜,向來心狠手辣的司馬懿根本沒有放過曹爽的意思。
在掌控了曹魏大權之后,曹爽三族很快被全部誅殺。
從曹操開始,司馬懿先后輔佐了四代主君,老驥伏櫪的他隱忍大半生之久,終于在70歲這年成功問鼎洛陽城。
	
曹操當年對子嗣的警示話語,終究是一語成讖,
結語司馬懿此人在英雄輩出的三國時代,算不上一個令人喜愛的人物。
不過就才華與智慧來說,又鮮有人能出其右。
他的一些思想主張、行事風格,在當時看來似乎有些不合常理,但站在后來者的角度評斷,往往又能發現他的心思巧妙,不給士兵們發放冬衣就是一個再明顯不過的例子。
只不過這種為了自身利益,不顧將士們感受與死活的做法,注定司馬懿難以得民心,這也為司馬家族的湮滅下場,早早的埋下了伏筆。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63.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