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7)
新學期開學在即,部分小學一年級語文老師拿到了經過瘦身的新教材(詳見本報6月25日焦點版報道)后發現,除刪除了原教材最后一單元的五篇課文以及對部分字詞作了微調外,《畫》《草》《登鸛雀樓》《尋隱者不遇》等8首古詩也不見了蹤影記者從教材編寫組了解到,這并不意味著古詩退出了一年級孩子的課堂,一套由著名語文特級教師過傳忠誦讀的《小學語文古詩誦讀(試驗本)》音像資料已經由上海教育音像出版社出版,并列入“2014年秋季上海市小學教學用書目錄”,供學校選用,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一年級古詩朗讀技巧?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一年級古詩朗讀技巧
新學期開學在即,部分小學一年級語文老師拿到了經過瘦身的新教材(詳見本報6月25日焦點版報道)后發現,除刪除了原教材最后一單元的五篇課文以及對部分字詞作了微調外,《畫》《草》《登鸛雀樓》《尋隱者不遇》等8首古詩也不見了蹤影。記者從教材編寫組了解到,這并不意味著古詩退出了一年級孩子的課堂,一套由著名語文特級教師過傳忠誦讀的《小學語文古詩誦讀(試驗本)》音像資料已經由上海教育音像出版社出版,并列入“2014年秋季上海市小學教學用書目錄”,供學校選用。
相關負責人解釋,古詩不以書面形式出現在課本中,并不意味著削弱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和傳承,而是為了減輕給孩子們帶來的不必要的認讀和記憶負擔。過去,在古詩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一些“超標”現象,有的老師會在誦讀帶的基礎上,讓孩子默寫全文、背誦相關文學常識、了解古文字詞含義,無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學業負擔。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專業誦讀培訓,一些老師在帶讀古詩時容易出現“快板式”朗讀,使古詩失去了原有的韻味。
記者了解到,《小學語文古詩誦讀(試驗本)》中,過傳忠老師不僅將誦讀古詩,還將采用對話形式,教授朗誦技巧。孩子們可以在課堂上聽聽讀讀,也可以回家自行學習。這名負責人強調,用誦讀形式進行古詩教學,是為了讓孩子通過大量的熏陶,感受中國文字的音韻美。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630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