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科技>多地出現極端高溫與干旱,和氣候變暖有關嗎
發布時間:2025-10-27閱讀(1)
|
但想想整個地球的大小,這僅僅1攝氏度意味著巨大能量保留的增加。這實際上是一個天文數字,增加1攝氏度意味著僅大氣層就多包含大約5×10^21焦耳的能量。如果我們還考慮到幾米深的海洋與大氣達到熱平衡,這個能量保留值可能就會翻倍。如果我們對這個巨大的數字沒有概念,那么再舉個例子, 這比整個世界已知石油儲量中包含的所有能量都還要多。
地球上保留的能量增加必須有一個去處,這造成了許多災難的發生。更多的水從地球表面蒸發,導致世界某些地區出現嚴重的干旱,而另一些地區則出現更嚴重的降雨。此外,它還增加了臺風包含的能量,對沿海地區造成更大的破壞。溫暖的環境也造成了兩極海冰的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 什么是氣候為了討論氣候,我們應該就氣候的含義達成一致。僅僅因為今年夏天比去年夏天更熱,并不意味著氣候正在變暖。談論氣候與天氣之間的區別在于持續時間:當我們談論天氣變化時,可能是幾分鐘、幾小時、幾天甚至幾個月,短期天氣并沒有告訴我們關于地球氣候總體趨勢的信息;氣候用是幾十年來衡量的,通常是30多年,它描述了在特定地方很長一段時間內的總體趨勢。
當我們談論全球氣溫上升時,它只是就平均而言。有些地區變暖的程度會較低,有些地區會變暖很多,甚至有一些地區也可能會變冷。例如,南部非洲的部分地區升溫約2攝氏度,北極升溫約4攝氏度,而格陵蘭島的南端似乎正在降溫。由于不同的地理環境,全球的溫度趨勢并不統一。但是,當科學家計算整體平均溫度以及幾十年來的趨勢,他們得出的結論是氣候確實在改變。
人類導致氣候變暖的證據最令人信服的證據是對大氣中碳同位素的研究。化石燃料來自古老的植物,其中碳12與碳13的比例比空氣更高。隨著化石燃料的燃燒,大氣碳12與碳13的比例預計會上升,而這正是我們在數據中看到的。另一方面,火山噴發會增加大氣中的碳13而不是碳12。實際上火山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只有我們的百分之一,所以它不應該為目前的氣候變暖負責。
還有些人覺得,變暖是不是地球的自然氣候周期?根據冰芯證據,我們知道在上一個冰河時代結束時,地球以平均每100 年約0.06攝氏度的速度變暖。但我們今天看到的至少是這個增幅的10倍。當僅使用氣候變化的自然原因進行模擬時,他們預測20世紀溫度不會發生變化,甚至會出現輕微的降溫。但當我們加入人造源排放造成的非自然影響時,它與我們現在觀察到的結果更為接近。如果我們將自然效應與非自然效應結合起來,模擬幾乎完全符合測量數據。
更高的整體溫度導致更極端的天氣,這是如何發生的?當我們說極端天氣造成破壞時,它意味著它會賦予能量。在物理學中,我們可以簡單地將功寫為動能的變化,也就是說需要能量才能造成任何類型的天氣破壞。例如,風作用于地球并引起風暴或龍卷風就需要能量,這種能量從哪里來,簡短的回答是太陽。 就像熱氣球一樣熱空氣會上升,隨著來自陸地的熱空氣上升形成云,來自海洋的冷空氣會進來填補空隙,于是就形成了風。因為熱空氣密度低,我們得到一個低壓區,而海上的冷空氣具有較高的壓力。空氣從高壓流向低壓,這會產生風,如果壓差非常大,風可能會更強。為了完成循環,在大氣中上升的熱空氣最終被推到海中,在那里它再次冷卻下來并繼續完成循環。
隨著全球變暖,太陽加熱地球更多,導致海洋和陸地之間的壓力差更大,因此風可能更猛烈,循環會更加迅速。由于水循環包含在其中,并且全球變暖導致更多水的蒸發,使空氣包含更多的水,因此那些多雨的地區會遭遇更多的降水量,從而導致洪水的發生。而那些降雨不多的地區,由于氣溫上升蒸發了更多的地表水,導致了干旱的發生。 |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9134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