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民俗>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卜園是什么意思?
發布時間:2025-10-27閱讀(1)
|
最近小編有看到一則非常有意思的東西,這句話的原話就是“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卜園”了,那么這句話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實從字面的意思可以分辨出來的,但是仔細的辨認的話,你會發現這個說得也非常的有道理的,所以到底是什么意思?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揭秘看看! ![]() 在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明中產生了許多的俗語,這些俗語或冗長晦澀,或言簡意賅,或通俗易懂……但毋庸置疑,他們都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它們的寓意形象而又簡化,但都能反映勞動人民的共同夙愿。在生產條件落后的情況下,這些俗語口耳相傳,一直流傳到今天。 《漢書·路溫鄶傳》對俗語有著這樣的定義: 畫地為獄議不入,刻本為吏期不對。 意思就是說:上古時期,畫地為牢,刻本為吏因為有失真實,不被人接受。闡釋了俗語要貼近生活。 古代俗語: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卜園,這是何道理呢? 意思就是說:哪怕是貧窮致死,也不要耕種老丈人的田地,即使餓死,也不進菜園偷別人蘿卜。 乍一看,好像是寧死不屈、傲骨嶙峋的表現,其實是兩句警醒語。 ![]() 窮死不耕丈人田 農耕文明是人類歷史上第一種文明形態,其載體表現為“男耕女織”,本質上來說就是順應天命。守望田園,辛勤勞作,是古代先民賴以生存的根本保障。 但早期的土地主要還是集中在地主階級的手里,普通百姓只能通過“租種”糊口,如果風調雨順,交租后可以獲得余糧;可一旦遇到災荒年,莊稼顆粒無收,只好賣兒賣女償還租金。(www.ws46.com) 常言道“覆水難收”,嫁出的女兒就如同潑出去水,古時女兒出嫁后與自己家的聯系甚少,再加上古人家業“傳兒不傳女”的觀念,婆家與娘家的關系本來就十分緊張。一旦女兒回娘家,勢必被兄嫂視為惡賊,處處提防。 如果一個人因為貧窮耕種老丈人家的田地,對內會導致家庭矛盾,對外顏面盡失,自找麻煩。 餓死不進蘿卜園 常言道“家財萬貫,不拿蘿卜就飯”。蘿卜性寒,具有降火潤肺的功效,同時蘿卜含水量高,生吃刮油,使人心慌。偶爾吃幾次生蘿卜對身體大有裨益,但如果把生蘿卜當飯吃,則會引起全身浮腫,潰爛,自討苦吃。 ![]() 在古代的災荒年,人們即使生吃樹皮,也不會生吃蘿卜,即使要吃,也會煮熟來吃。 |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93993.html
上一篇:荊軻文武雙全,為何卻要行走江湖?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