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民俗>包拯被人毒死是真的嗎?包拯的死因究竟是什么?
發布時間:2025-10-27閱讀(2)
|
說到包拯小編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包拯是中國古代史上很有名的一位偵探,一般一些非常傷腦的案件交給包拯便可以迎刃而解。為此,包拯這樣的人是很容易得罪人的,有很多的人因為被包拯戳穿判刑,所以懷恨在心,想尋找一個機會謀殺掉包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包拯最后也死了,不過,包拯的死確是一個大謎團,有的人說包拯是老死,有的則說包拯得罪人被人毒死。具體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名臣。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進士第。累遷監察御史,曾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歷任三司戶部判官,京東、陜西、河北路轉運使。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準許解鹽通商買賣。改知諫院,多次論劾權貴。 包拯性情嚴峻剛正,憎惡辦事小吏茍雜刻薄,務求忠誠厚道,雖然非常憎恨厭惡,但從來沒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他跟人交往不隨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悅人,平常沒有私人信件,連朋友、親戚都斷絕來往。雖然地位高貴,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飲食跟當百姓時一樣。曾著家訓:"后世子孫仕安者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者,非吾子孫。 ![]() 武賢王自是不甘,想出一條毒計,邀請包拯喝酒,并下毒,包拯感到頭痛欲裂,胸中如烈火在燒,不久中毒而亡。公 孫策 按照包拯生前之計,密不報喪,借助包公之名,下令斬殺了武賢王之子。 事后,包拯死訊才被放出,滿城百姓無不悲傷痛哭。 從以上記載可知,包拯從發病到亡故僅有十三天時間,其間還服用了“上遣使賜良藥”,如此突發性去世,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懷疑和關注,他究竟是病死,還是服藥后被毒死的,似乎成為了千古不解之謎、 包拯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師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后世將他奉為神明崇拜,認為他是文曲星轉世,由于民間傳其黑面形象,亦被稱為“包青天”。 ![]()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www.wS46.com) |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9408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