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民俗>鳳雛與臥龍齊名,為什么龐統卻輕易就死了?
發布時間:2025-10-27閱讀(0)
|
諸葛亮的能力世人皆知,同時期與他齊名的另外一個人,鳳雛龐統,雖然才能可以說與諸葛亮不相上下,也曾經一同效力于劉備,為他出過一些計謀,但是最終還是早早的就死去了。那么,這樣一個才能在當時與諸葛亮相媲美的人,究竟是為什么,竟會死得這么早呢?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與臥龍諸葛亮齊名于天下。時人稱“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由此可知在當時的天下人心目中,龐統的能力絲毫不亞于諸葛亮。可當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被后世廣泛傳頌的時候,人們甚至已經忘記了早早死在落鳳坡(史實是死在雒縣)的龐統?為什么齊名的兩個人會有這樣差別?為什么身負盛名龐統會這么輕易死在攻取西川的道路上?有人說龐統運氣不好中了埋伏!可楠哥不僅要問,作為比肩諸葛亮的蜀漢頂級謀士,為何這點危機都看不出來?為何如此輕易的就中了敵人的埋伏?而且一敗就丟掉了性命,他是否只是徒有虛名?來源: www.ws46.com 關于龐統的能力其實不論在《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都有記載:第一,獻連環計,使曹操戰船用鐵索連環,促使周郎火燒赤壁。第二,耒陽縣理事。用半天時間內處理耒陽縣百余天的公務,民皆叩首拜伏。令前來問罪的張飛驚嘆不已。第三,議取西蜀。早早看出荊州的潛在危險和益州的戰略重要性,勸說劉備圖謀西川,使固執的劉備“恍然大悟”,最終邁出具有決定性的一步。第四,獻上中下三計。在西川攻略戰的危急關頭,能分析形勢想出三條計策,讓君主來決斷。既迎合了劉備的想法,又發揮了自己的謀略。
可以說龐統在如此短暫的一生能有這么多的閃光點這足以證明他有著過人的謀略和戰術才能,陳壽稱龐統雅好人流,經學思謀,于時荊、楚謂之高俊。司馬徽大贊龐統為南州士之冠冕。魯肅則言龐統非百里之才。那為什么評價如此之高的頂級謀士會輕易中計而亡呢?僅僅是因為運氣不好?不!在楠哥看來并非如此。龐統之死有著更深刻的原因: 1.對手實力不弱。西川的劉璋雖然沒有曹操強大,但據險而守,手下也有張任黃權等一批文臣武將。劉備進取西川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而這張任更是智勇雙全,屢次勸說劉璋要小心提防劉備。更設計欲在宴會上除掉劉備以絕后患。演義中張任更是將龐統射死在落鳳坡。使劉備集團遭受巨大損失。 2.性格與長相。龐統由于長相丑陋曾處處遭人輕視,劉備孫權都曾因為他的長相而冷落他。外界的不公讓他形成較強的自尊心和自傲的性格,渴望向世人證明自己的能力和價值。這點從耒陽縣事件就能看出來,后來劉備在知道他的能力后對他委以重任。龐統感恩之余或許認為自己寸功未立難以服眾。所以在攻取西川這個大好機會面前他急于表現自己。盲目分兵。
3.太過大意龐統胸懷天下志向遠大,他想做的是劉備的張良,幫助劉備統一天下。小小西川他未必放在眼里。所以在整個西川攻略戰中無法避免會顯得有些大意。因此低估了張任這個名不見經傳的西蜀將領,以至于最后落得慘死的下場。 4.與諸葛亮的明爭暗斗。龐統的死其實和諸葛亮不無關系。臥龍鳳雛齊名天下。他跟隨劉備后又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可以說兩人自始至終都伴隨著競爭關系,諸葛亮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后被請出山,他早已證明自己的價值。而龐統則是碰了一鼻子灰才得到劉備重用,這樣的對比無形中給剛進入蜀漢集團的龐統很大的壓力。在龐統進攻雒縣前夕,諸葛亮曾修書一封勸誡龐統謹慎進軍。龐統以為諸葛亮妒其獨占功勞而不予理會。正是因為這樣的斗爭心理才讓龐統無法冷靜客觀的分析戰局。
龐統的死可以說是蜀漢的巨大損失,它讓本就人才匱乏的蜀漢雪上加霜。諸葛亮因此不得不入川馳援劉備,關羽沒有了諸葛亮的幫助和制衡變得更加自大,為日后荊州的丟失留下禍根。可以說龐統的死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已經注定了蜀漢政權日后的敗亡。 |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95721.html
上一篇:古代的三位白袍將軍分別是誰?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